脂肪酶催化合成L-抗坏血酸脂肪酸酯的研究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am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L-抗坏血酸脂肪酸酯具有脂溶性抗氧化剂和乳化剂的特性,在食品、医药及妆品行业中具有广泛的用途。酶法合成相比化学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产物安全性高等优点,是一条更为绿色环保的合成路线。然而,经济型底物、酶催化剂的稳定性和生产工艺成为酶法合成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本文以棕榈油为酰基供体,对非水相中酶法合成L-抗坏血酸脂肪酸酯进行了研究,探索了连续反应工艺,有利于酶法合成技术的工业化。因此,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指导意义。首先,对酶法合成的反应体系进行了考察,确定了以纯有机相作为反应介质。通过对酶促反应各因素的研究,发现溶剂种类和体系水活度(aq)是影响酶促反应的关键因素,溶剂用分子筛充分除水和在反应初始往体系加入适量分子筛,可以有效控制水活度,提高产量。确定了叔戊醇体系中的最适反应条件:20 mL叔戊醇,0.352 gL-抗坏血酸和4.535 g棕榈油,14.2%(w/w,酶/L-抗坏血酸)的酶Novo435,反应初始加入50g/L的4A级分子筛,温度55℃,摇床200 r/min,反应24 h后产物浓度为22g/L。利用响应面实验对影响反应的显著因素进行了优化,得出了最优化条件:酶量为90.32 mg,底物摩尔比9.11,温度55.2℃,理论上最大转化率可达74.31%。然后,采用最优化条件对酶法合成的补料间歇反应工艺进行了研究,确定了补料时间、补料量和补料次数,有效提高了底物、酶的利用效率和单位产量。探索研究了酶的预处理对酶催化效率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将酶利用叔丁醇和底物浸泡预处理,可以显著提高酶促反应速率。在此基础上,并结合酶重复利用过程中稳定性较差的现象,寻求了一种酶再生方法:利用叔丁醇和棕榈油对酶进行再生,重复使用五批次,酶相对活性仍可以保持为初始的85%,比未再生组提高了1.07倍。该方法提高了酶催化稳定性,降低了催化剂成本。最后,设计了一条酶促合成L-抗坏血酸脂肪酸酯的连续反应工艺。该工艺中利用乙醇(95%)萃取的方法,将产物和剩余底物棕榈油分离,打破产物积累对反应平衡的限制,然后补加一定量的底物,并重复利用叔戊醇和再生后的酶进行连续催化反应。连续反应五批次(120h)后,产物浓度保持稳定,总转化率保持在65%,与补料间歇工艺相比产量提高了1.36倍。该工艺实现了底物、酶和溶剂的连续使用,降低了生产成本,生产效率提高显著,对酶法合成的工业化应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大型内燃机汽缸套用稀土铜铬合金铸铁的化学成分选择,论述了合金元素在铸铁中的作用,提出了保证合金性能的熔炼工艺措施,并证明在采取合理工艺措施的前提下,可得到
随着计算机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虚拟样机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并且由于其在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减少设计成本、改进产品设计质量进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等方面表现的突出优势,
如果将“四个不为”专项治理活动看作治病,那么查摆问题就是诊断病情、分析病因。只有深入查摆、找准“病症”、辨明“病因”,才能明确从什么地方入手、用什么措施整改、朝什么
报纸
本文采用活性分散黄GR与活性分散蓝R在数控超临界C02染色装置中,对羊毛散纤维、绞纱进行染色,研究了染色时间、温度、压力、染料用量对染色效果的影响。在染色过程中,随着染
电子病案 (electronicmsdicalrecord ,EMR)的理论与实践已引起了我国医学界的广泛重视与认同。我院试行EMR以来 ,体会到了EMR带来的快速、方便和时效 ,同时也给病案管理工作者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怎样在传统的
本课例选取了对中国经济、政治以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产生重大影响的铁路为研究素材,采取网络虚拟课堂与实体课堂相结合的方式探讨中国铁路的今世与前生。课例包括课程目标
会议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为小微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渠道。然而当前互联网金融在服务小微企业中面临政策与法律风险、融资服务范围有限、信用体系不健全、资金和信息安全风险
在梳理国内图像元数据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归纳出可用于描述和著录图像的元数据标准主要有三类:专门的图像元数据标准,文化资源相关的元数据标准,通用元数据标准。从敦煌壁画、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织物风格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使用科学仪器测定织物的物理特性,通过数据来描述纺织品的风格;如今很多精纺呢绒厂生产的面料在湿
本试验以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prenanti Tchang)作为试验材料,参考国标对三个重量等级的齐口裂腹鱼鱼肉的常规指标进行测定,使用试剂盒测定血清中常规指标,通过GC-MS、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