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渗透减排透水铺装对径流的控制研究

被引量 : 27次 | 上传用户:wangeryan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不透水硬化地面比例越来越大,导致城市降雨后雨水难以快速排放,产生内涝积水。透水性铺装因此应运而生,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不透水硬化地表带来的问题,能够在维持城市水循环的基础上,削减洪峰,削减径流量,加大雨水渗透量,净化雨水污染物,有效防止城市内涝,缓解河道及城市水处理厂的污染负荷。本研究基于当前透水铺装的容量小,内部渗透速度与排放速度较慢的弱点,研发了两种新型的透水性铺装技术--具有导渗导排管的透水混凝土铺装和塑料网格砂基透水砖铺装,并对此两种技术进行了水文特性及其规律研究、污染物控制研究。(1)试验研究了两种创新型透水性铺装技术水文特性,并与普通道路及传统透水混凝土道路进行水文对比。结果表明,常规透水混凝土铺装道路与具有导排导渗管的透水混凝土道路产流量曲线趋势基本相同,但具有导排导渗管的透水混凝土最大产流量出现时间晚于常规透水混凝土道路30min左右。最大产流量分析中,塑料网格砂基透水砖产流量增加较快,最大产流量可达到0.85L/min,透水混凝土道路最大产流量为0.45L/min。故在削减洪峰流量方面,塑料网格砂基透水砖较弱于常规透水混凝土道路。(2)试验研究了两种创新型透水性铺装技术与普通道路及传统透水混凝土道路对于SS、COD、TN、TP、NO3-N、NH4-N、Cu的去除及削减效果。结果表明,两种创新型透水性铺装技术对各典型污染物均有良好的去除效果。道路入渗雨水经过各结构层后,不同透水性铺装技术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塑料网格砂基透水砖>具有导渗导排管的透水混凝土铺装技术>传统透水混凝土铺装技术>传统道路。(3)对创新型透水性铺装技术进行了除污机理研究,对其中结构材料进行了吸附试验,研究表明:在污染物初始溶液浓度为20mg/L时,不同结构材料对COD的吸附差异性较大,水泥的吸附效果最佳,吸附量达0.255mg/g;不同结构材料对Cu吸附效果较好,吸附量平均达到0.276mg/g;对TP的吸附中,四种结构材料的吸附量均在0.172mg/g以上;氮的去除中,水泥对总氮的去除效果最佳,吸附量可达0.239mg/g。总体来说,具有导渗导排管的透水混凝土铺装道路在径流控制方面具有决定性的优势,导渗导排管能促进雨水快速入渗并排放不易使地表形成径流,如当重现期为1年时,其相对传统透水混凝土道路延迟产流时刻43min,延迟峰现时刻30min。塑料网格砂基透水砖能快速使雨水入渗并方便施工,如当重现期为1年时,其相对普通道路延迟产流时刻45min,延迟峰现时刻20min。两种创新型透水性铺装技术在污染物去除试验中,均具有良好的效果。本研究对两种创新型透水性铺装技术的后期应用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以大观园中主要人物之一贾宝玉所居住的怡红院室外环境为背景,综合分析贾宝玉的典型性格与其所居住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从而得出怡红院典型场景中的主要构成元素,最终总
随着社会的发展,宠物不只是一件民法上的一般物,在一定条件下属于人格物,在宠物身上记载了主人深厚的感情。宠物一旦因侵权行为死亡,对主人造成很大的精神痛苦。但是法律上没
稠油污水回用锅炉处理中,除硅过程对于锅炉的安全运行非常重要,而除硅剂的选择则是拿硅过程重要的环节之一.本文研究了温度、反应时间、介质pH及除硅剂的加量等对稠油污水中Si02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日渐推进,餐饮行业得到迅速发展,与此同时餐饮业油烟对大气的污染也日渐严重。本文分析探讨了餐饮业油烟对于大气环境的影响及餐饮业废
【正】 前世界书局发行的朱生豪译《莎士比亚戏剧全集》三辑版问世,是在生豪去世近两年之后的1946年秋天。他从1935—1944年,用了十年时间完成此集。这正是国难深重的十年,又
综述了食用油中主要的风险因子的来源及限量规定的研究现状,以期对食用油中的风险因子的控制和脱除提供理论知识。
本文通过阐述图书馆精神文化的内涵及作用。分析总结出了当前高校图书馆精神文化的现状,从而进一步提出了如何进行高校图书馆精神文化建设的构想。
以新世纪我国课程改革为例,我们发现,许多描画教育改革的蓝图从理论上看十分高明,但实践效果总是不佳,问题在于支配改革的两种主要思维方式存在相互僭越的现象,一是教育改革中理论
目的制备碳纳米管复合水性丙烯酸涂层,探索分析碳纳米管含量对涂层力学和防腐性能的影响规律。方法采用高速球磨方式制备3%,1%,0.5%三种含量(以质量分数计)的碳纳米管复合涂
<正>《世界残疾报告》按2010年全球人口数量估计,全球超过10亿人或15%的人口带有某种形式的残疾而生存。由于自身残疾的影响和外界环境的障碍,残障人士在社会中处于不利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