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卫星数据流的动态虚拟仿真技术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41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仿真技术和卫星系统的快速发展,卫星模拟仿真系统逐渐成为新型卫星开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其模型开发效率与可复用能力直接影响着型号仿真试验的整体进度。已有的卫星仿真模型往往与特定型号需求、仿真平台接口绑定,导致卫星仿真模型的通用性和可复用性较差,面对不同的型号仿真任务需要重复建模开发。本文针对提高卫星仿真模型的通用性和可复用性,展开基于卫星数据流的动态虚拟技术仿真研究,以提高模型开发效率,满足卫星系统不断发展的应用需求。本文为改善现有卫星仿真模型通用性和可复用性程度低、开发效率低等现状。在对相关研究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面向数据流的通用模型设计、仿真模型的组态化以及基于RPC(Remote Process Call,远程过程调用)的故障注入等技术,设计并实现了卫星数据流仿真模型。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为星上单机建立通用仿真模型,将星上单机模型抽象为参数库、打包封装、触发逻辑三个模块,可通过接口调用的方式实现不同的卫星单机仿真模型。2)采用组态化建模的思想,在卫星数据流通用仿真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抽象仿真模型,将模型设计参数与模型算法进行分离,可通过载入相应的配置文件动态的构建不同的目标系统仿真平台。3)基于RPC技术,将故障注入的触发和实现分离,将注入的实现内嵌在通用仿真模型中,改善故障仿真模型会随着型号仿真模型绑定的现状,并通过分解故障模型为数据交互模型的组合,提高了故障注入模型的可扩展性。通过采用卫星通用仿真模型的组态化设计方法,结合基于RPC的故障注入机制,快速搭建某型号卫星的仿真测试平台,有效缩短了卫星仿真模型的开发周期,提高了开发效率。并在该仿真平台上进行了在轨运行、故障注入等试验,检验了所搭建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其他文献
铁基非晶合金具有特殊的内部原子结构以及良好的软磁性能,因而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同时铁基非晶合金在多个领域得到应用。铁基非晶合金经快速冷凝得到,处于亚稳态,当外界条件改变时,其内部结构会发生变化。本文主要研究深冷和磁脉冲预处理对铁基非晶合金的影响。本文采用Fe80Si9B11非晶合金为实验材料,对其采用深冷以及不同的磁脉冲处理,随后进行晶化退火处理,使其发生部分晶化。运用XRD、DSC以及V
第四代核反应堆对于燃料组件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最关键的是高温强度和抗辐照肿胀性能。快堆能否成功顺利的运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快堆燃料组件中的包壳管。包壳管必须承受堆内苛刻的工作条件并且保持燃料元件的完整性。当前诸多反应堆包壳管材料是奥氏体不锈钢(如316L、15-15Ti),奥氏体不锈钢具有良好的高温蠕变、抗疲劳性能和低温韧性,但是其抗辐照肿胀性能较差。经过调研,通过优化晶粒尺寸和晶界
光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目前光信息反馈应用中最为广泛的电子器件就是光电探测器。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突破传统的光电探测器材料瓶颈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手段,而近年来碳材料的研究前所未有的炙热,也取得了很大突破和进展。然而,现有的光电探测材料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比如性能调控方式有限、资源稀缺等。本文采用Hummers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并进一步用水热反应分别制备了氢溴酸,盐酸,氢氟酸功能化氧化石墨烯。用
近年来,数据采集技术日益走向精细化和多样化,人类获取到越来越多维度较高的单视角及多视角数据。这些高维数据在提供对事物或现象更完整描述的同时,也容易引起“维数灾难”
空间插值是通过已知空间数据预测未知空间数据的方法,是空间统计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空间插值的核心是基于空间相关关系,拟合空间权重,传统空间插值方法一般基于欧式空间距
聚乳酸作为一种可循环降解材料,可以解决塑料制品造成的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但是,聚乳酸本身韧性差、耐热性差以及结晶速率低等缺陷限制了它的广泛使用。通过共聚、共混以及纳米复合来调控材料的结构,是改善其性能的有效手段。在此过程中,形成的聚乳酸多相体系的结构为开展共混物的结晶行为、相结构及界面结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对象。因此,本论文对聚乳酸及脂肪族聚碳酸酯改性的聚乳酸与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结晶结构、
[目 的]了解戒毒警察职业倦怠、心理弹性及生存质量的现状,找出戒毒警察中职业倦怠、心理弹性及生存质量三者的关系,为未来提高戒毒警察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 法]本研究采用
外部人反向刺破公司面纱是通过一系列判例逐步确立的。我国《公司法》规定了正向刺破,没有明确规定外部人反向刺破,存在法律缺失。虽然最高人民法院曾发布第15号指导案例徐工
食物过敏反应是指食物中的某些成分(多为蛋白质)进入了体内,被体内的免疫系统识别为入侵有害物,引发机体免疫,对人体造成的一系列复杂反应。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食物过敏原主要来源于水稻、小麦、大豆、花生和玉米等农作物。然而,这些主要农作物中的过敏原还远远没有被充分鉴定识别,其分子特征、致敏原理也还不清楚。本研究中,我们试图在蛋白质组水平上鉴定水稻、小麦、大豆和玉米潜在过敏原并且描述分析它们在基因组、转录组和
文档作为信息交换的载体,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多种文档格式标准也应运而生。由于各个标准制定的出发点不同,它们之间的差异带来了很多文档互操作的问题。为使文档信息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