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弱视双眼整合不平衡度的空间频率特性研究

来源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vages88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评估了成人弱视患者双眼间不平衡程度与空间频率的关系,并探究导致双眼不平衡的可能机制。
  方法:
  本课题招募10名成人弱视患者(23.3±4岁;均值±标准差)和10名年龄匹配(Z=-0.115,P=0.909)的正常受试者(23±4.5岁)参加本研究。我们运用“双眼方位整合范式”来量化受试者眼间不平衡程度与空间频率(0.5-4c/d)的关系。在双眼方位整合范式中,受试者双眼前分别呈现相对水平子午线向相反方位倾斜(+7.1°和-7.1°)的正弦波光栅,受试者被要求报告其双眼融合后感知到的光栅刺激倾斜的方向。通过固定非优势眼(弱视眼)前刺激对比度,改变优势眼(非弱视眼)前的刺激对比度(δד弱视眼前刺激对比度值”,0<δ<1),我们测量了受试者优势眼(非弱视眼)在双眼方位整合中占优的概率。通过模型拟合,我们得到受试者在双眼整合中的优势眼和非优势眼相当时的眼间对比度比值,定义其为“双眼平衡点”。我们通过将双眼平衡点转换为对数刻度下的绝对值(即|lgBP|),来量化受试者在双眼方位整合中的眼间不平衡程度。|lgBP|越靠近0代表受试者在双眼方位信息加工中双眼的效力越接近平衡;越大于0则越不平衡。
  结果:
  1.在实验一中,我们探究了当固定弱视眼眼前刺激对比度值为100%时,弱视受试者双眼不平衡程度与空间频率范围(0.5-4c/d)间的关系,所有20位受试者完成了测量。空间频率对受试者眼间不平衡程度(即|lgBP|值)的影响显著:F(1.44,26.01)=51.6,P<0.001,η2g=0.40;该效应在正常对照中不明显;弱视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双眼不平衡度存在显著组间差异(F(1,18)=66.97,P<0.001,η2g=0.74),且组别与空间频率有明显的交互作用(F(1.44,26.01)=38.12,P<0.001,η2g=0.33)。对每名受试者的“|lgBP|vs.空间频率”曲线进行直线拟合后,我们发现,两组受试者的斜率具有显著性差异(t(9.94)=-6.82,P<0.001,d=3.05)。
  2.在实验二中,我们根据弱视眼在不同空间频率下的对比度阈值来调节弱视眼眼前刺激的对比度值,使得弱视眼眼前刺激的可辨识度在不同空间频率下是匹配的。在此条件下,我们测量了5位弱视受试者在不同空间频率(0.5-4c/d)的眼间不平衡程度。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当匹配不同空间频率下弱视眼眼前刺激的可辨识度时,空间频率对患者眼间不平衡度的影响仍显著(F(1.27,∞)=45.68,P<0.001);实验一和实验二条件下测得的双眼不平衡度存在显著差异(F(1,∞)=19.10,P<0.001),但显著相关(r=0.939,P<0.001);空间频率和实验条件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2.05,∞)=2.80,P=0.060)。
  一个有趣的问题是,弱视患者在不同空间频率下的眼间不平衡程度是否与其在不同空间频率下的眼间对比度阈值比率有关。为回答这一问题,我们对完成实验二测试的5名受试者进行了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这5名受试者在实验一中不同空间频率下测得的双眼平衡点与其眼间对比度阈值比率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r=-0.64,P=0.002。
  为进一步阐明双眼方位整合中弱视患者的眼间不平衡与眼间对比度阈值差异之间的关系,我们将实验一和实验二两种测试条件下所得的双眼平衡点依据受试者双眼的对比度阈值进行归一化,得到归一化的双眼平衡点(Normalized BP)。我们发现,实验一和实验二两种条件下的空间频率对归一化的双眼平衡点的影响不显著,(F(2.35,∞)=1.75,P=0.16),空间频率与实验条件的交互作用也不显著(F(2.06,∞)=1.71,P=0.18)。此外,两种实验条件下不同空间频率下的归一化的双眼平衡点与1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s>0.063,r’s>0.06)。
  讨论与结论:
  在实验一中,我们发现,在较广泛的空间频率范围内,弱视眼在双眼整合中的权重比对侧眼小得多;这一现象在高频时更加明显,表现出明显的空间频率依赖性。在实验二中,通过测量每个空间频率下弱视患者的单眼对比度阈值,我们将弱视眼眼前刺激的可辨识度在不同空间频率下进行匹配。我们仍然发现了与实验一结果类似的空间频率特性,即患者在高空间频率下具有更明显的眼间不平衡。这表明,弱视患者弱视眼信号的衰减(弱视眼在中、高频率段的对比敏感度损伤)不能完全解释患者双眼不平衡度的空间频率依赖性。我们的结果还表明,弱视患者眼间对比度阈值的差异可能与其在双眼整合中的双眼不平衡有关。本研究提示:弱视患者单眼信号衰减(弱视眼在中、高频率段的对比敏感度损伤)和异常双眼相互作用(眼间抑制)可能共同介导了患者双眼不平衡度的空间频率特性。重新平衡弱视患者双眼之间的对比度阈值可能是恢复其双眼功能的前提。我们目前正在开展相关研究。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es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最常见的神经微血管性并发症之一。目前临床还没有一种治疗方式能完全减轻糖尿病所引起的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进展或逆转视网膜损伤。丹参(鼠尾草科),是一种传统的中草药,其干根几十年来一直用于治疗心脏、血管和造血系统疾病。DR发病机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就是氧化应激所诱导的视网膜神经
学位
研究背景:  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是一种进行性眼部遗传病,其主要特征是色素上皮以及光感受器功能逐渐退化,目前尚未出现有效的治疗方法。这一病变的遗传形式主要有三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以及X连锁遗传。其中,X连锁遗传(X-linked retinitis pigmentosa,XLRP)虽发病率低,但症状最严重,易致盲。现已知在XLRP中最常
目的:  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是一种遗传性的视网膜退行性病变,以视杆细胞以及视锥细胞的原发性病变为特征,目前已经发现的致病基因有65个。虽然有越来越多的致病基因被发现,但是视网膜色素变性确切的致病机制尚不明确。并且来自一个家庭的兄弟姐妹,携带相同致病基因的不同患者的疾病进程往往也存在着较大差异,造成这种异质性和个体差异的原因仍不清楚。虽然多种多样的动物模
目的:  应用正切曲率半径法推算学龄期儿童全方位角膜前表面各区间Q值,通过分析6-11岁、12-17岁年龄段不同屈光度学龄期儿童角膜前表面颞上、鼻上、颞下、鼻下四个区间Q值,探讨其非球面特性及分析非球面特性与年龄组、屈光度、性别、眼别、眼压、眼轴、前房深度相关性,为学龄期儿童Q值引导的个性化RGP甚至OK镜的验配、进一步建立并完善学龄期儿童基于Q值的全角膜前表面数字模型等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
目的:角膜疾病是仅次于白内障的全球第二大致盲性眼病。角膜移植是恢复视功能最常见的手术方式。全世界需要通过角膜移植进行视力恢复的患者超过1000万。虽然角膜具有免疫豁免特性,移植成功率显著高于其他器官和组织,但移植排斥反应仍然是人类同种异体角膜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他克莫司(FK506)是一种免疫抑制剂,广泛用于抑制器官移植后的排斥反应。但是FK506分子量大、高疏水性和容易异构化等特性导致其作为常规
目的:  眼底的新生血管性疾病已经成为全球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最新研究表明,COX-2在视网膜血管发育和病理性血管生成过程中具有促进血管生成的作用,而COX-2是PGE2和PGF2α的合成酶,因此COX-2发挥其对新生血管作用可能由二者介导。PGF2α已被证明在女性生殖系统及多种类型肿瘤的血管生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推测COX-2通过诱导合成前列腺素F2α调控视网膜新生血管的生成。因此,本课题将
目的: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复杂,其中小胶质细胞介导慢性炎症反应在其进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1,FGF1)具有广泛的促分裂效应以及卓越的代谢调控作用,研究发现非促分裂FGF1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并在外周发挥卓越的抗炎作用。本文旨在研究非促分裂FGF
目的:  近视在近些年发病率日益增高,是临床常见的屈光不正,其发病机制复杂,但目前尚未明确。多巴胺(Dopamine,DA)是视网膜上重要的神经递质,与近视密切相关。多巴胺D2受体部分激动剂阿立哌唑(Aripiprazole,APZ)对多巴胺D2受体亲和力较强,完全激动剂缺乏时,表现出功能性激动作用,完全激动剂充足时,表现出功能性拮抗作用。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阿立哌唑能够抑制小鼠形觉剥夺性近视(F
学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