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女人”的狂欢之旅——解读《远大前程》和《奥德利夫人的秘密》

来源 :内蒙古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hub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查尔斯·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批评现实主义最杰出的代表,他以第一人称视角创作的教育小说《远大前程》(1860)是其晚期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玛丽·伊丽莎白·布雷登是维多利亚时期英国著名的通俗小说家,她的成名之作《奥德利夫人的秘密》(1862)一经问世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并成为当时最畅销的小说之一。本论文以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为依托,通过比较的视角对比研究这两部作品中的“疯女人”形象,以探讨男性作家和女性作家在女性形象塑造方面的创作视角和意图的相似与不同之处。  本论文首先追溯了维多利亚时期女性艰难的生存境遇和写作困境,而男性不仅在社会和家庭中拥有绝对的优势,甚至在写作领域中也占有绝对的霸权地位。女性卑微的经济地位决定了她们低下的家庭地位,索然无味的家庭生活和受到限制的写作活动是“疯女人”形象在维多利亚时期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次,本论文以狂欢化理论中的加冕和脱冕、狂欢化的笑和狂欢节的火的意象为依据,深入解读了《远大前程》和《奥德利夫人的秘密》中两个“疯女人”的狂欢之旅,分析了郝薇香小姐和露西·格雷厄姆的“疯癫”成因,着重凸显了两个“疯女人”在受到男权社会迫害和威胁的状况下而采取疯狂报复和冷静应对男性权威的狂欢化精神;最后,本论文运用狂欢化理论解读了“疯女人”形象塑造的表征,深入揭示了“疯女人”形象塑造的原因和意义。在文学文本中,“疯女人”形象的塑造是女性在男权社会中渴望话语权的体现,也是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一种生存策略及对男权至上传统的异化反抗,并彰显出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所体现的追求自由和平等的对话精神,以及对官方世界一切阶级、等级和制度的颠覆精神。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运用狂欢化理论对《远大前程》和《奥德利夫人的秘密》中两个“疯女人”形象进行对比研究。一方面,“疯女人”能够通过“别样”的眼光看待世界,在“疯癫”的面具后自由地表达自我和揭示现实;另一方面,“疯女人”形象的塑造也是两位小说家对构建平等、和谐的两性关系的呼吁,同时也寄予着人类对于建立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的希冀。从疯癫和狂欢走向文明是必然的,但这个过程需要两性的共同努力,而他们对彼此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接纳与尊重才是走向共同繁荣的必经之路。
其他文献
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现代的科学技术发展如此迅速,要想搞好科技领域和经济领域的研究,就必需精通外语。学习任何语言都需要大量阅读,学习英语也同样如此。英语阅
学位
阅读是中国英语学习者学习英语和丰富视野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常规的英语阅读教学以灌输式为主,学习者常常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限制了学习者批判性思维的有效培养。因此,研究如
位于祁连山脚下的临泽县倪家营乡倪家营村是一个人口不足千人、耕地面积2700多亩的小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收入水平低,增收难度大。1992年,蒋立明担任了倪家营村党支
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中国国家领导人在救灾现场发表了一句句鼓舞人心的讲话,激励受灾群众以及全体中国人民众志成城与灾难作顽强斗争。这些话语为何能够引起中国人内心强大的
学位
自从1971年美国Electronic News 杂志的编辑Don Hoefler 在文章中首次使用了“硅谷”(Silicon Valley)这个词以来,“谷”的概念讯速蔓延,不但日本有硅谷,印度有硅谷,而且还出
礼貌是人类行为的准绳,制约着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尤其在人类的交际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教师与学生之问的交际也同样受到礼貌策略的影响。而要探究课堂环境中师生交流互动的
语码转换指在同一情景中交替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属于双语或多语的研究范畴,是社会语言学的传统话题。论文以韩礼德的前景化理论为基础,从功能文体学的角度对书面语码转换
当今,更显明朗的知识经济、信息化特征,进一步突出了“学习化”的社会特质。未来的文盲不再是没有知识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终身学习已经成为每一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事
学位
任务型教学法自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就成为在研究语言功能和交际语言教学方面最有益、最受欢迎的教学方法之一。然而,诞生于西方文化背景下的任务型教学法强调语言输出,它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