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加之全球气候变化的综合作用,中国一些城市面临水灾害频繁、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水生态破坏、水文化消失的复合水问题,城市治理亟需治水新法。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2月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作为城市治理领域的新理念,七年来海绵城市完成了“议题提出-政策规划-政策试点-全面推广”的全过程,已成为中国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路径,这一过程为研究我国的政策试点以及政策的创新与扩散提供了一个典型案例。基于政策过程的理论视角,本研究共提出三个基本问题:在中国的政策语境中,海绵城市的政策创新有何独特之处?政策试点作为中国渐进式改革的主要工作方法之一,如何理解试点与政策创新及扩散的关系,它在创新扩散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是什么?基于对政策试点作用机制的分析,海绵城市政策扩散的基本路径与规律有哪些?针对三个基本问题本研究综合运用基于扎根理论的内容分析法、基于实地考察的访谈调研法等研究方法对海绵城市的政策过程进行了实证分析与探讨,具体而言,主要进行了以下安排:首先,鉴于已有学者对海绵城市、政策试点、政策创新与扩散的理论研究,深度挖掘了已有理论中政策试点与政策创新扩散之间的内在关联,并结合海绵城市的政策实践,构建了海绵城市“创新-试点-扩散”的分析框架。该框架认为海绵城市的政策创新与扩散经历了四个阶段,即“萌芽期-理念扩散”“试验期-局部扩散”“示范期-全局扩散”“常态期-持续发展”。在多元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海绵城市的政策窗口开启并实现了政策创新,进而通过政策试点的作用机制完成了创新落地、试验优化与示范推广,形成了基于试点的扩散路径与规律。其次,本研究将政策窗口的开启作为海绵城市政策创新与扩散的逻辑起点,解读了海绵城市的政策窗口如何开启。在借鉴约翰·金登多源流模型的基础上,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天时地利人和”的决策思想,基于本土化的政策背景构建了中国政策之窗开启的“三才模型”,以“天时-问题流”“地利-政策流”和“人和-政治流”三个维度解读了促进海绵城市政策窗口开启的影响因子。进而梳理了包括理念创新、技术创新、政策创新、制度创新在内的海绵城市的创新体系,为全文做出背景铺垫。再次,探讨了试点在海绵城市政策创新与扩散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一方面,政策试点在创新落地中具有“局部试验-创新风控”与“均衡选点-创新适配”的重要作用,试点对于创新既是一种风控机制,也是一种适配机制。另一方面,试点在实践过程中,首先通过试点政策对中央方案做出了“优化”;并进一步“消化”形成基于试点情况的差异化方案;再通过在局部范围内的“试验”,帮助地方和中央发现偏差、有效反馈并及时修正;最后试点经验形成“示范”后完成对全国的示范推广。试点在政策创新扩散中具有“优化-消化-试验-示范”的作用机制。最后,基于政策试点的作用机制,海绵城市共形成了三种政策扩散的路径:一是中央倡导下自上而下的垂直扩散;二是“吸纳-辐射”作用下的纵向互动扩散;三是“学习-模仿”过程中的横向流动扩散。在这三种政策扩散的路径下,总体上形成了倡导型、推广型、自主型三种扩散模式。海绵城市通过政策试点已经实现了在全国范围内的政策扩散,并逐步进入了创新常态化的阶段,创新从“新”成为“常”,理念、技术、政策、制度已经普及,海绵城市政策已经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并完成了初期目标。未来海绵城市将与其他政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在治理城市内涝和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