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初期英法欧洲联合政策比较研究(1945-1950年)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wei10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战后初期,欧洲国家衰落、两极冷战格局形成,使欧洲联合思想与实践以史无前例的规模发展起来,形成一种颇有声势的社会运动。二战结束不久,以英法为代表的西欧国家率先走上了欧洲联合的道路。由于英法两国在战后欧洲政治、经济格局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英法的战后联合政策及其实践在欧洲具有相当大的普遍性。  然而,战后欧洲联合实践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尽管西欧各国在欧洲联合问题上具有共同的利益基础,但这并不能抵消其相互间的利益冲突。西欧各国鉴于战后欧洲特殊的冷战环境,以及各国之间巨大的国家利益差异,它们在西欧联合的目标、政策以及实践道路上都大相径庭。英法两国尽管在欧洲联合政策与实践的许多方面都具有非常多的共同点,但是却从欧洲联合进程的开始就表现出较大的政策区别和利益差异,这突出地反映在英、法两国各自欧洲联合政策出发点以及政策途径方面的差异,尤其是其同西欧大陆国家在如何处理欧洲联合与民族国家关系上的区别。  战后初期,根据其各自国家利益与政治、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英国艾德礼工党内阁与法国第四共和国政府都提出了各自的欧洲联合政策。在酝酿欧洲联合实践之初,英国的欧洲联合政策是积极的。英国外交大臣欧内斯特·贝文制定了领导欧洲联合进程的“贝文计划”,力图使英国成为美苏控制之外的“第三种力量”,建立一个由英国领导的、包括所有西欧国家在内的政治、经济以及军事联盟。与此不同,战后初期法国由于实力大减,政治影响力弱,在处理战后欧洲国际事务中缺乏主动权,在对许多重大国际问题的决策上始终受制于美英两国,处于相对被动状态。  因此,法国战后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争取更大的外交空间,获得足够的力量以及与之匹配的国际地位。表现在其外交政策与实践中较多地追随并附和美英两国。然而,随着40年代末50年代初国际战略局势的转变,特别是随着1947年美国积极介入欧洲事务以后,法国很快扭转了其外交政策方向,在欧洲事务的国际安排中与英国分道扬镳,最终提出了独具特色、且颇有远见的欧洲联合政策——“莫内计划”,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为“舒曼计划”。法国由于其在欧洲联合问题上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舒曼计划”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西欧大多数国家联合与发展的迫切需要,并且得到了远在大西洋彼岸美国的首肯和积极支持,因此得以在与英国的“欧洲联合”道路之争中逐步占据优势,渐次排斥了英国成为西欧国家联盟盟主的可能性,成为引领战后欧洲经济联合运动的旗手。相反,欧洲一体化启动后,英国却徘徊于一体化运动之外,直到70年代初始融入欧洲联合进程!  这一时期英法两国“欧洲联合”政策的内容不尽相同,其最大的差别在于,法国抓住了欧洲联合的核心矛盾,通过让渡部分国家主权的方式,将自身完全融入欧洲联合的大环境中,实施某种超国家主义模式的欧洲联合,而且使这一联合实践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美国在欧洲推行冷战政策的战略需要,这成为法国的欧洲联合政策最终成功的重要基础。相反,由于英国没能真正解决战后欧洲联合的政治与经济需要,而从自身国家利益考虑,抱紧国家主权不放,不能顺应历史潮流,最终使其欧洲联盟政策无疾而终。尽管如此,可以肯定的是,英国的欧洲联合政策及其实践并非毫无意义,相反,正是由于英国这种特殊的、以自己为轴心的政府间联合努力,从另一个方面加速了欧洲时局的扭转,使得欧洲联合这一主题下争论许久的政府间合作模式式微,从而造就了通过超国家模式实现欧洲联合所需要的契机,在客观上推动了“莫内计划”的尽早出台。就此而言,在早期欧洲联合进程中采取主动的英国功不可没!贝文计划的破产以及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出台,初步确定了欧洲联合的方向和模式。  文章大体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战后欧洲各国所面临的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西欧国家为维护本国的主权利益并且保持国际话语权提出了欧洲联合的历史任务并且重点强调了欧洲联合的核心矛盾或实现联合的必要因素——法德问题。第二部分具体介绍了英法欧洲联合实践历程。将战后初期(1945-1950年间)以英法为代表的欧洲联合与实践运动大体分为三个阶段阐述。第一阶段是英法两国欧洲联合设想的提出时期;第二阶段为1945-1947年英法两国相对独立自主的欧洲联合实践活动,英国欧洲联合政策占据上风时期;第三阶段大致是从1947-1950年在美国的干预下的英法欧洲联合政策均纳入了美国全球冷战战略的轨道,开始了“政府间主义”与“超国家主义”欧洲联合道路之争,直至结出“欧洲煤钢联营共同体”的硕果时期。第三部分本文采用对比的方式拟从英法欧洲联合政策与实践出于对国家利益的不同考虑、对国家主权让渡与否的不同思路,以及所反映的不同国家联合特点和作用等因素对两国西欧联合政策成败得失进行分析,力求从各个方面考察的两国不同欧洲联合道路的结局与成因,阐明两者本质的同一性。第四部分重点对英国欧洲联合政策的积极意义加以说明。指出,英国领导的西欧联盟虽然没有成功,但是并不是没有任何意义,相反,它对欧洲一体化的尽早启动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其他文献
The wireless capsule endoscope,as a small electronic device,has conquered some limitations of traditional wired diagnosing tools,such as the uncomfortableness o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中共在内战中取得全国范围的军事胜利,得到地域广大、人口众多的“新区”农村。如何把自身的权力注入乡村社会,整合和控制广大的新占领区域,成为中共政权建立
本文主要考察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韩国现代化的源起与进程,以及朴正熙在从中所起的作用。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章是朴正熙现代化思想和“汉江奇迹”的前提,主要论述了韩国光
香港新界的土地问题有两重含义:广义的新界土地问题是指中英两国政府之间由香港新界地区的领土主权问题所引发的一系列外交冲突;狭义的新界土地问题是指上百年来新界地区原住
摘 要:聚丙烯的生产工艺中一个重要工艺就是气相法,本文主要是分析气相法聚丙烯的生产工艺,包括Innovene 工艺、Horizone 工艺、Unipol 工艺、Novolen 工艺、Sumitomo 工艺、Spherizone 工艺,并对国内的生产现状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气相法;聚丙烯;工艺  1、不同气相法聚丙烯的生产工艺分析  1.1 Innovene 工艺  Innovene 工艺又名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从部落制变化和拓跋君权强化的角度,考察前后大约300余年间,拓跋部在盛乐和平城地域出现的诸统治集团的形成、发展过程。北魏初,由盛乐迁都平城,政治中心也
朝鲜战争后,美国和中国由直接的军事对抗状态过渡到了非战争状态。在整个50年代,中美关系的主要特征是对立与敌视,但即便是在最紧张的台湾海峡危机时刻,双方也没有发展到兵戎相见
明清之际,以耶稣会士为首的西洋传教士来到中国,采取了适应中国情形的传教策略:以学术为敲门砖,赢得士人好感;以向化之民姿态,博取统治者信任;以不急于暴露来华目的为手段,稳打稳
采用暴露实验方法,研究了海水中Cu在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内脏、肌肉、鳃组织内吸收、积累和排放规律,海水中总有机碳(TOC)浓度、配体种类对铜吸收的影响及其与海水
从一九九九年以来,“西部大开发”的口号已响彻全国乃至世界,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耳熟能详的名词,也成为史学界的热门话题之一,但迄今为止,现代意义上的西部开发思想究竟始于何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