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分离与产纤维素酶的特性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cky_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如何利用M6和M12两种真菌高效降解玉米皮等纤维素类废弃物进行了研究,并对纤维素酶的提取方法做了尝试研究。研究得到的结论将有利于纤维素降解微生物的筛选和纤维素酶的生产,并且发现了林木溃疡病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能够发酵生产纤维素酶的可能性。首先,从自然界中采集的牛粪、污水、污土、腐烂的秸秆、嗜木白蚁和腐烂的苹果等样品中,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为唯一碳源,筛选得到两株对纤维素具有明显降解效果的真菌M6和M12,对菌种进行富集和保藏后观察其菌落形态和显微镜下孢子形态,并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18SrDNA进行了鉴定,结果为:M6,Aspergillus.fumigatus(烟曲霉中的一种),M12,Botryosphaeria dothidea(林木溃疡病菌中的一种)。其次,利用Plackett-Burman中心因子设计法,结合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分析方法,对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对温度、pH值和底物浓度对纤维素酶产率的影响作了分析,得到了适合M6和M12生长和产酶的最佳培养条件,并对两种菌混合培养与单独培养在产酶效率上进行了比较,以及对真菌利用不同底物产酶的效率进行了比较。最后,对M6和M12发酵后得到的纤维素酶进行了提取方法上的尝试研究,得到不同的发酵液,最适合纤维素酶盐析的硫酸铵的饱和浓度。研究的相关方法和结果将有利于进一步扩大纤维素降解微生物的筛选范围,并对提高纤维素酶的生产效率及将来用于处理纤维素废弃物的污染及开发生物质类新能源带来帮助。
其他文献
本论文选取神府、兖州、淮南和贵州,四种具有代表性的煤作为考察对象,研究了不同煤中矿物质在高温弱还原气氛下的演化规律及矿物质演化对高温煤气化反应的影响,并提出利用配煤消
颗粒流体系统广泛存在于化工、能源和冶金等领域,是过程工程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动态多尺度结构作为颗粒流体系统的典型特征,是造成相关系统工业放大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对
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因具有引人注目的拓扑结构及其在荧光、磁性和催化活性等方面的潜在的应用价值,成为当前配位化学中最活跃的研究课题之一。在大量的有机配体中,有机芳香羧酸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主要是由黄曲霉与寄生曲霉产生的一种毒性极强的次级代谢产物,其中黄曲霉毒素B1(AFB1)是所有黄曲霉毒素中毒性最强的,可以诱发癌症,其分子稳定性高,很难被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