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树疏林空间格局形成过程模拟研究

来源 :辽宁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4525466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科尔沁沙地为研究区域,榆树疏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智能体思想,以NetLogo为平台,以内蒙古乌兰敖都试验站的野外观测数据作为模型准确性验证的依据,实现榆树空间格局形成过程以及其动态变化的模拟,探究榆树空间格局形成过程中风力、植被盖度、土壤含水量、竞争等影响条件对榆树疏林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风力驱动是影响种子扩散的重要影响因素,种子扩散数量在各个方向上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单峰分布的规律,在距离种子源3-4个距离单位处达到峰值,占种子总数量的21.2%。在不同方向上种子扩散的距离和种子数量相差均不明显。(2)植被盖度是影响种子分布的重要因素,野外调查的块金值、偏基台值、基台值和块金值/基台值分别为127.93±118.18,241.05±216.30,368.97±334.41和30.26%±10.70%,模型模拟的块金值、偏基台值、基台值和块金值/基台值分别为37.97,36.49,74.45和50.99%,模型模拟地统计学参数大部分落入野外调查对应的地统计学参数范围(平均值±标准误差)内,模型输出榆树种子的平均密度为74.97粒/平方米。(3)榆树由种子发育成幼苗阶段主要受土壤含水量、种子萌发率等因素的影响,模型模拟结果显示,在以上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榆树幼苗的平均密度仅达到1.77株/平方米,块金值/基台值为41.10%,榆树幼苗呈现聚集分布模式。(4)竞争是影响科尔沁沙地榆树生长的关键因素,是榆树密度减少或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考虑竞争因素对榆树疏林的影响,模型输出结果显示榆树平均密度仅达到119.2株/公顷,且榆树分布格局呈现出随机分布的模式。本研究为榆树疏林的天然更新和恢复提供重要参考和建议,为植被空间格局的动态变化研究提供重要思路。
其他文献
在大规模移动视觉搜索中,视觉描述子的紧凑性是影响检索效率的重要因素。Fisher Vector(FV)描述子是一种区分性非常强的聚合描述子,在视觉搜索应用中检索效果出色。然而对于移动或嵌入式设备有限的计算资源来说,图像全局描述子的紧凑性显得尤为重要,而FV描述子的维度太高,限制了其在移动或嵌入式设备上的应用。哈希是解决图像全局描述子紧凑性描述的有效手段之一,然而哈希在量化到低维度的二值码有较大的精
C–C键的位点和化学选择性裂解/活化以及官能团化一直是最具挑战性的研究方向之一。含过渡金属的中间体的β-C裂解为碳碳键的活化提供了潜在的有效方法。但是,由于反应中存在
随着高分子材料产品在电子、光学和医学等行业的广泛应用与需求。这些产品通常需要精度为微米和亚微米级的高分子零件,如何实现快速、可靠、可复现、高质量的制造是目前实现
为顺应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新要求,满足复杂经济背景下日益增加的信息需求,2016年12月财政部印发了新审计报告准则,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第1504号审计准则,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关键审计事项,并采取分步骤实施方案。因此本文基于会计师事务所视角,从不同角度分析关键审计事项的具体经济后果。本文选取2016年——2018年披露关键审计事项的所有A股上市公司数据,通过文本分析法和Python方法得出关键审计事项的
机器人技术,尤其是移动机器人技术,已经开始在工业制造、军事、物流和室内服务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移动机器人的关键技术中,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和多传感器信息的融合至关重要,是移动机器人实现精确自主导航的基础。本文以Turtlebot2移动机器人为平台,配置了里程计和二维激光雷达等感知设备。首先对系统的运动模型和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在努力使机器变得更加人性化,因此,本文研究如何让机器智能地生成有说服力的自然语言描述的问题,该描述既要传达产品信息,又要提供与用户需求相关的解释。这个问题可能会受益于当前大量关于端到端深度神经网络的研究工作。然而,深度神经网络的成功归功于海量训练数据的支撑,我们无法获取大规模的具有说服力的文本描述,因此,缺乏标记数据和主观判断对训练这样一个模型提出了严峻挑战。针对以上
国防工业、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半导体和微电子工业等领域发展迅速,超精密加工零件的数量和质量需求都急剧增长,尤其是对零件表面面形精度和粗糙度的要求与日俱增。相应地,
作为人脸识别、表情分析、人脸3D重构等重要任务的基础,人脸特征点定位课题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其中级联姿态回归算法在受控条件(例如,光照良好、无遮
在机器人领域中,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是机器人研究领域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在研究国内外SLAM算法的基础上,对SLAM算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对算法中所存在的不足作出了一定改进,提高了机器人定位和地图构建的估计精度及执行效率。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阐述了SLAM问题的基本模型并对
益贫式增长问题的核心在于研究增长及分配的减贫机制,同时促使贫困群体参与增长过程并共享发展成果,其最终的立足点是减贫政策。本文从益贫式增长的内涵和测度方法出发,从全国和省域层面对2005-2016年城镇益贫式增长的现状及时空分异特征进行综合测评。从理论层面上探究了收入分配政策(初次分配、再分配)、区位政策、经济增长、地方投入产出和人力资源禀赋对益贫式增长影响的分析框架,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