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分布时滞微分方程正解的存在性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kubk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滞微分方程可以用来描述许多自然现象,在物理、生物、生态等诸多领域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因而对时滞微分方程进行研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分为三章,主要讨论时滞微分方程 (?)(t)+integral from 0 to b(t) (R(t,θ)x(t-θ)dθ)=0 (1)及中立型微分方程 d/dt[y(t)+integral from a to b (P(t,θ)y(t-θ)dθ)]+integral from c to d (Q(t,θ)y(t-θ)dθ)=0 (2)正解的存在性问题。 第二章中,主要运用微分方程的广义特征方程,建立了微分不等式和微分方程正解的比较定理,进而研究了方程(1)正解的存在性,得到了主要定理2.3.1。如下: 定理2.3.1 设0<b(t)≤t,t-1=(?){t-b(t)},R(t,θ)∈C([t0,T)×[0.b(t)],R),t0≤t<T,R+(t,θ)=max{0,R(t,θ)},g(t)=(?){max{t0,t-θ}},t0≤t<T,若integral from g(t) to t integral from 0 to b(s) (R+(t,θ)dθds)≤(1/e),t0≤T,则对(?)φ∈Φ,方程(1)有过(t0,φ)的正解。 在文献[1]中讨论过方程(1)的两种特殊形式,即方程 (?)(t)+sum from i=1 to n (Pi(t)x(t-Υi)=0 (3)和方程 (?)(t)+integral from 0 to t (K(t,s)x(s)ds=0 (4)正解的存在性问题,得到以下几个非振动结果。 定理A 设Pi∈C([t0,T),R),Τi∈C([t0,T),R+),若sum from i=1 to n integral from g(t) to t (Pi+(s)ds)≤(1/e,t0≤t<T,其中g(t)=(?){(?){t0,t-Τ不}},则对(?)φ∈Φ,方程(3)过(t0,φ)的解x(φ)(t)>0。其中Φ={φ∈C([t-1,t0],R+)|φ(t0)>0且φ(t)≤φ(t0),t-1≤t≤t0)}。 定理B 设K∈C(R+,R+),且存在T>0,使得在[0,T]上K≠0。若对某个λ>0有
其他文献
门限自回归模型在时间序列分析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当建立或应用这种模型时,了解条件异方差的存在性是很重要的。本文分两节对门限自回归模型中自回归条件异方差的广义谱密度检验进行了讨论。在第一节中,我们介绍了广义谱密度检验。广义谱密度检验可以反映出时间序列的所有两两相依性,包括具有零自相关的那些序列。广义谱密度和它的导数还可以被用来检验序列相依的各个方面,例如鞅差,条件同方差性,条件对称性,和条件等峰度性等
设有限群S作用在有限群G上,记C=CG(S)为S在G中的不动点子群。特征标对应理论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何时存在一个典范双射 *:IrrS(G)→Irr(C),x(?)x*。 在互素条件下,即假定(|S|,|G|)=1时,Glauberman在1968年证明了当算子群S为可解群时存在上述典范双射,现在称其为Glauberman对应。剩下的是S不可解情形,此时由Feit-Thompson关于奇数阶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广义自回归模型,接下来给出了相关的主要结论。重点是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是主要结论的证明和应用。本文给出的主要结论是将广义自回归模型的设计矩阵 Pn=sum from k=1 to n (XkX′k), X′k=(X(k),…,X(k-p+1))分解成对角矩阵,对角元分别为平稳的,振荡的和爆炸的自回归子模型,即存在一个非奇异的实矩阵R,使得 RPnR′=(1+o(1))
本试验对日本龟蜡蚧(Ceroplastes japonicus Green)、角蜡蚧(Ceroplastes ceriferus Fabricus)、白蜡绵粉蚧(Phenacoccus fraxinus Tang)、瘤大球坚蚧(Eulecanium gigantea Shinji)和朝鲜球蚧(Didesmococcus koreanus Borchsenius)等5种蚧虫基因组DNA的提取和微卫星
一个图若包含Hamilton圈,则称这个图是Hamilton图。众所周知,一个极大平图是3连通图。判定一个3连通平面图是否是一个Hamilton图,这个问题是NP完备问题。然而,Chvatal和Wigderson也分别证明了判定一个极大平图是否是Hamilton图,这个问题仍是NP完备问题。因此对极大平图的Hamilton性进行研究是有重要意义的。Whitney证明了没有分离三角形的极大平图是Ha
本文研究分为两部分。主要研究的内容为中华稻蝗抗菌肽分离的初步研究。昆虫的免疫系统没有像高等动物所具有的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系统,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发展出了一套独特的免疫系统。自Boman H.G.领导的研究小组从惜古比天蚕(Hyalophora cecropia)的蛹中诱导分离得到第一个昆虫抗菌肽——天蚕素(cecropin)后,昆虫的免疫研究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对昆虫抗菌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
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简称RAPD)是二十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DNA分子多态检测技术,它建立在PCR技术基础上,以一系列不同随机排列的碱基序列—单链寡核苷酸为引物—对所研究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该技术能够在没有任何遗传背景的情况下,对物种基因组进行DNA多态性分析。它不但能通过众多的引物检测大量的基因位点,且具有高效、快速、样品用量少和对材料要求不高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动植物的
设N为有限群G的正规子群,θ为N的G-不变的不可约复特征标。借助射影表示以及上同调理论等技术,对每个特征标三元组(G,N,θ)均定义了一个上同调元素ω(θ)∈H2(G/N,C*)以描述θ的可扩张性障碍,即θ可扩张为G的特征标当且仅当ω(θ)=1。 本文重点探讨了障碍映射ω:IrrG(N)→H2(G/N,C*)的若干乘法性质,我们证明了只要θθ′∈IrrG(N),就有ω(θθ′)=ω(θ)ω(
特征标的诱导,限制和扩张为特征标的三大基本技术。如何在有限群的不可约特征标与其子群的不可约特征标之间按特征标的诱导关系建立一个一一对应,将对研究大群与子群的特征标理论之间的相互关系提供十分有用的技术。 设S为有限群G的一个次正规子群,η为S的任意一个不可约复特征标,则称(S,η,)为G的一个次正规特征标对。本论文重点考察了在何种条件下可以在(S,η)的稳定子群IG(S,η)和G之间按特征标的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ARCH模型的提出背景和发展过程,着重探讨了ARCH过程的相依性问题。在第一章和第二章两部分分别简单介绍了ARCH模型的提出背景和发展过程,国内外研究简况,以及ARCH模型的若干基本性质。本文的重点内容是第三章。在这一部分,我们将讨论ARCH(1)序列的各种相依性,以及与此相关的性质。我们研究了ARCH(1)序列各种意义下的正相依性和尾部相依性,以及ARCH(1)平方序列的最大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