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我国出台了创新型国家战略、“中国制造2025”、建设“双一流”高校等战略举措。不管是何种战略举措,其核心在于创新型人才,而大学生作为未来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国家、高校以及大学生自身来说都有着重大意义。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存在体系不完善、课程内容实践性不强等问题。基于此,本研究希望通过提出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共同体这一想法,从大学生自身出发,达到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本质目的,并为构建更加完善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以及改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内容带来一点思考。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调查问卷、访谈和案例研究等方法,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定义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共同体,分析了其构建的必要性,总结了其构建和发展的要素并构建了模型,讨论了信息技术在其中的支持性作用,通过案例分析提出了促进其发展和信息技术支持的策略。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本研究的背景及意义,通过文献综述分析了国内外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大学生创业团队、实践共同体的研究现状,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共同体概念的提出提供了依据和理论借鉴。第二部分具体阐述了创新能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共同体的相关理论,总结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共同体可以有效保障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第三部分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共同体构建的三个要素和发展的三个要素,阐述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其产生的影响,并构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共同体模型。第四部分为案例研究,对不同阶段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共同体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通过数据分析了各要素的有效性与相关性,通过案例总结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共同体发展的有效做法。第五部分为策略提出,从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共同体的构建和发展以及信息技术如何支持其发展两个方面提出相关策略建议。第六部分为总结反思,根据调查的数据修正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共同体模型,总结了研究结论和存在的问题,明确了后续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