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形式的美学研究——基于西方视觉艺术的视觉形式考察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2009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视觉形式是视觉艺术的基本存在方式。本文以德语国家的视觉形式理论为出发点,重点从知觉方式的变化(触觉方式、视觉方式等)、视觉形式的静态结构(表层和深层结构分析)、视觉形式的动态结构(视觉形式的生成转换关系、视觉形式的形成和风格转换与人的关系)、文化-历史(世界感、生命感)等维度对视觉形式进行考察,力图对其做出比较全面的把握。
  全文按逻辑关系分为如下五个部分:
  第一章:“视觉形式的理论来源及其与文化历史的关系”。对德语国家视觉形式理论进行了阐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表现主义等现代艺术的相继出现,形式问题被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在这一历史条件下,视觉形式理论在德语国家的艺术评论家和艺术史家费德勒、希尔德勃兰特、李格尔、沃尔夫林、沃林格尔以及艺术心理学家李普斯、费歇尔等人的研究中建立起来。德语国家的视觉形式理论一方面是纯形式的研究,即抛开文化、种族、时代、宗教等外在因素,采用一种现象学方法,从知觉方式变化的角度展开对形式的探讨;但另一方面,这种视觉形式理论最终的指向则是寻求视觉形式与人的精神结构的对应关系,用形式来展现对世界和生命的体认。对德语国家的视觉形式理论的探讨为本文下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
  第二章:“视觉形式的本质探究”。视觉形式来源于形式,因此,本章从“形式”的概念入手,对其内涵和外延作了梳理。将形式的意义归纳为八项,它们各自对应于确定的范畴,但有时并不排除交叉的可能。由此提出,在何种意义上使用“形式”这一概念是研究中必须厘清的问题。之后则转入视觉形式的研究。本章将视觉形式分为表层形式和深层形式两个大的部分,前者为点、线、面、肌理、阴影、材质等物质媒介;后者则为空间关系、空间中力的凝结、距离、方向等内容,深层形式最终将结晶为视觉艺术中的形式美法则,如比例、对比、韵律等。对视觉形式表层形式和深层形式的语汇和语法的探讨是本章的重点所在。
  第三章:“西方视觉艺术中视觉形式的分期及其风格的转换”。“分期”即将漫长的艺术史按照一定逻辑原则分为不同的阶段。本章提出以视觉形式和风格的变化进行分期,由此将历史上的视觉艺术分为四个阶段,用“无机”和“有机”的概念加以概括。“无机”和“有机”原指自然界的两种状态,“无机界”指的是无生命的自然领域,“有机界”则指有生命的自然领域。而在本文中,“无机”和“有机”概念特指视觉形式的表现形态和风格特征。艺术史中视觉艺术的形式分别表现为:原始时期的“无机形式”(几何形)、古典时期的“有机形式”(植物、动物等装饰),现代艺术时期的“无机形式”(几何形),后现代艺术时期的“无形式”(多种形式并存)。通过对四个时期艺术形式的分析,从中展现出人的精神和世界观的变化。
  此外,本章的第二部分分析了风格转变的内外要素。英国艺术心理学家贡布里希提出,对风格变化的考察应从两个角度进行,即共时性研究和历时性研究,前者基于风格的外部结构因素的探讨,即艺术作品身处的时代、宗族、文化都对风格的形成和转换起到了综合的作用,也就是说,风格的变化是各种要素整体作用的结果。后者则是基于李格尔的艺术意志的研究,指出,风格的变化是艺术内驱力的结果,是艺术发展的必然的逻辑规律。本文研究后指出,事实上,视觉形式和艺术风格的变化是人的视觉范式发生变化的结果。范式的转换就是一种信念的转换。正如科学活动领域里的每一个重大的突破几乎都是范式的转换一样。新的艺术风格的转变本质上也是一种思维模式和解释范式的变化,是一种视觉范式的转变,其结果是艺术新形式、新风格的出现。同时指出,研究视觉形式和艺术风格变化的合理方式是将艺术变化的内外因素结合,强调任何一种都将对视觉艺术的研究产生不利的影响。
  第四章:“视觉形式的接受”。本章分为两个部分,即“视觉艺术形式的发生与接受原理”以及“视觉艺术形式接受阈限的扩容”。本章借用心理学、生理学和艺术发生学和哲学的有关知识提出,视觉形式的产生是人与对象共同作用的结果。人脑中存在着一种先验的图式,加上后天的实践,最终形成了人的本有的形式,而同时,对象的形式是一种客观存在。视觉形式的形成并非对象一己之力,没有人的视觉能力和心理能力,所谓的“视觉形式”无法形成。
  同时提出,美的产生事实上是人脑的格式塔和对象格式塔相互融合的结果。对视觉形式的接受必须具备两方面的条件:其一,客观条件。美的事物之所以美,是因为对象客观上存在着比例、和谐等特征,这是人接受某一对象的前提。历史上所沉淀出的美的法则就是视觉形式的客观标准;其二、主观条件。也可以称为人的主观形式,这种主观形式受到历史、文化、个性、修养的影响,所以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性。但是文中同时指出,对视觉形式美的认识和接受可以通过训练、熏陶而提高。文中提出了视觉形式训练的方法和可行途径。
  第五章:“视觉形式的应用”。本章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视觉形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视觉传达设计”进行实证性的分析和考察。从信息论、传播学和美学角度对Ⅵ-视觉设计的由来、形式美感的构成、传播方式、对观者的心理影响等内容进行了分析和阐释,为人们进一步认识视觉形式提供了感性的途径。
  在对视觉形式的研究中,本文力图有以下几方面的突破:其一,在研究方法上,利用现象学、结构语言学等方法,不是单纯从认识论角度,即从主体对对象的认识角度去把握“视觉形式”这一概念,而是将其放在“人——审美对象”的关系即现象学和结构语言学的视域中去考察,也就是说,视觉形式并非孤立的单位,而是一种系统和结构。这种系统和结构并不仅仅体现在视觉形式这一本体概念上(深层视觉形式表现为表层形式的各要素在空间中的结构关系和力的关系),同时反映在视觉形式与人的关系上(人对视觉形式的建构作用、视觉形式的形成与人的心理结构的关系等)。文中将转换、生成的概念引入到视觉形式的研究之中。这些视角将对视觉形式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尝试和方法论上的突破。此外,将德语国家的视觉形式研究方法纳入到本文的研究中,从知觉变化、世界观的角度阐释视觉形式的变化和发展。其二、在视觉艺术形式的“分期”上,以视觉形式的变化作为内在逻辑线索,将西方艺术史分为四个时期。这一“分期”将视觉形式纳入到历史文化的整体之中,在整个艺术史的发展变化中分析视觉形式的表现特征。同时,将视觉风格变化的根本原因归结为“视觉范式”的转换。从而修正了视觉风格变化的“外部因素”说和“内部因素”说所产生的偏颇。将视觉形式的考察放入“人——对象”相互作用、动态发展的轨迹中进行。三、在视觉形式的接受研究中,从一般的接受概念出发,延伸至视觉形式的接受,将视觉形式的接受阐释为主体格式塔和对象格式塔相互对照、相互融合的过程,并将这一过程利用艺术心理学、接受美学、解释学和认识论、心理学的相关理论进行较为深入的探究。同时提出了视觉形式的阈限扩容的途径,这一研究为艺术创造、艺术欣赏、美育等相关学科提供了理论的指导和方法的借鉴。四、在视觉形式的应用上,用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方法,用具体的案例将视觉形式的一般性(概念)研究与个别性(个案)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期更好地将视觉形式理论应用到艺术设计、艺术创造中去,为美学的应用研究提供鲜活的素材和有益的尝试。
其他文献
孟子是先秦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其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他在孔子思想的基础上,为儒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突破。经权思想是中国哲学传统思想的一项重要内容,孟子对经权思想也有着深刻的理解。  孟子所处的战国时代,其“礼崩乐坏”的程度较孔子时代更为严重,同时杨朱墨翟之言充斥天下,所以他肩负着更为重要的责任。一方面,孟子继承孔子思想,以恢复周礼为己任;另一方面,孟子拒斥杨朱墨
学位
存思術是道教齋法和內煉思想的根基,六朝上清派則直接以存思術為主體建構起龐大的求仙道法體系。上清存思道法的內涵、結構及相應的思想觀念是六朝道教合理化過程的直接反映。本論文以《上清大洞真經》為中心,在梳理辨析基本文獻的基礎上,進行跨學科、跨領域的綜合性研究,嘗試解答這些意義重大而為以往研究忽略或誤解的問題。  論文分為導言和正文兩部份,正文部份共設六章。  導言部份主要論述存思術的定義、性質、發展歷史
学位
中国女性的解放经历了复杂的过程:五四新文化前,女性扮演着男性先觉提倡的生利者和国民母的角色,辛亥革命中女性产生了女子国民意识,开始走出传统男权制压迫的藩篱,在女性主义发展史上既有进步意义,又有一定的局限性。五四至三十年代中国出走的“娜拉”,很快迷失了自我,五四女作家的“娜拉”言说停留在自在阶段。三十年代,畸形的现代都市里的部分女性物质生活方面走出传统,但徒有外在形式而未脱离第二性的从属地位;民族救
学位
空间与历史唯物主义之间的关系问题实际上是在马克思主义“空间转向”之后,在元理论层面上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所遭遇到的“致命性危机”。这是由晚年列斐伏尔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空间化解释以来,大多数空间理论学者都持有的这样一种立场,即历史唯物主义与空间不兼容,如列斐伏尔对作为历史唯物主义逻辑起点的物质生产被根本性地置换为“空间生产”,哈维提出的由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过时面必须升级到“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甚至索亚
当前,大科学装置开始以集群的形式发挥作用,以此为科技支撑平台构建的大型综合性科研基地和高技术园区在促进学科交叉、促进新兴和边缘学科的发展以及突破重大新技术方面发挥出前所未有的积极作用,直接促进了大批原始创新成果和核心关键技术的产生。  本研究主要在分析和总结大科学装置概念的基础上,从集群和集群化的视角,界定了大科学装置的定义,总结了大科学装置的集群的成因与作用,特别是大科学装置集群的背景、内涵、功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产品技术和功能的同质化水平越来越高,通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生产成本等传统做法来竞争的空间已经越来越狭窄,而今服务创新已成为企业进行市场竞争的重要武器,也是目前国内外企业广泛关注的一个热点。国外学者目前普遍重视服务与一般产品的内涵和功能差异等深入研究,关注基础理论剖析结合实证分析检验来研究服务创新模式;国内学者更多是在引进和借鉴国外研究的基础上开展相关研究,内容涉及到服务理念
学位
科技副职是指中科院各单位根据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选派优秀的科技和管理骨干,到地方政府或企事业单位全时担任副职的人员。自1985年,中科院首开选派科技副职的先河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科院的科技副职工作日趋完善,科技副职在推动中国科学院的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角色理论是用角色概念来研究人的社会行为的理论,科技副职在挂职的过程中,总是不时地扮演着各种不同的角色。科技副职在角
学位
医疗是一种基于知识的技能性实践活动。作为这种实践活动主体的医生,其职业胜任能力,是医疗实践满足社会功能的基本保障。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医学模式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即从长期以来占据主导地位的生物医学模式开始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医学模式的转变使得医生的社会角色日渐多元化,职业环境更加繁琐复杂,工作过程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增多。这对医生的职业胜任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继而对医生职业胜任能力的测评方法
学位
在整个西方哲学史上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论有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他的思想对马克思哲学的影响更是不可估量的。以黑格尔为代表的传统思辨哲学范式完结时,费尔巴哈通过感性本体观给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庞大的理性体系上打了一个缺口。他通过对思辨哲学与宗教神学的批判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人本学唯物论思想。从费尔巴哈把哲学的研究从传统的天上拉到了人间。他对传统哲学与宗教神学的批判是通过对感性本体观和主体性的原则的方式来达到
学位
在中国传统的学术体系中,史学是一门重要的知识类型。然而,任何一门知识都有自身的规定以及发生的契机,也可以说,“什么是史学”和“史学何时发生”其实是一个问题。本文选择“叙事”作为分析《史记·周本纪》之切入角度,来审视史学自身之规定。  《周本纪》是《史记》诸“本纪”中最重要的一篇。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其一,司马迁编纂《周本纪》在史料选择上相对灵活,相较之下此前的历史编纂在史料上相对受限;其二,司马迁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