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综合体发展与社会评价研究

来源 :上海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uayu04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命题下,城市综合体因为推动城市生活向多元、高效、融合的方向发展,从而成为当代城市中一种典型的空间范式,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迅猛发展起来。
  目前,城市综合体己经受到建筑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门学科的关注和深入研究,但是社会学对城市综合体的研究还比较薄弱。本研究采用城市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以中国城市综合体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其发展和社会评价两方面的内容。研究成果能够推动城市综合体的社会学理论研究,与姊妹学科共同拓展对城市的认识;理论指导实践,推动中国城市综合体的可持续发展,发挥其最大的综合效益。
  中国城市综合体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2003年后进入高速发展期。基于信息技术推动的全球化背景,城市综合体成为参与全球城市网络体系竞争的策略,因而呈现出巨构化和城市群规模化的特征。本研究根据数据资料分析,未来中国城市综合体建设总量将在一定阶段保持持续增长,并进入建设增长与内涵式发展并行的阶段。城市综合体集聚了所在城市大量社会优势资源和稀缺资源,因而会对外部城市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其影响力呈现出积极和消极双重性。而中国城市综合本身也存在重传统地产轻新型产业、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重国际化轻本土性等发展局限。因此,本研究基于空间社会学理论,考察城市综合体等空间生产的三维属性,总结出中国城市综合体空间生产是权力逻辑、资本逻辑和生活逻辑共同结果;是三种逻辑的失衡使得中国城市综合体对城市造成了消极影响,同时也造成其自身的发展局限。进而,本研究提出应开展社会评价,来促进城市综合体空间生产逻辑的协同。
  中国城市综合体在经济评价和环境评价方面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理论、方法和实践经验。相较之下,社会评价的研究则比较薄弱。本研究发现当下城市综合体社会评价的局限性,指出必须构建具备引领性、协同性、差异性、实操性和能贯彻于全生命周期的中国城市综合体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来引导中国城市综合体的健康发展。
  论文以《新城市议程》为原则,归纳中国城市综合体新时代的社会目标;通过问卷调查和文献查阅,收集各类建设项目社会评价指标和新型发展模式社会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建立指标来源集,以城市综合体适用性为原则进行指标筛选和指标分层,通过德尔菲法对指标体系进行3轮修正,最后获得一致确认的城市综合体社会评价指标体系。该城市综合体社会评价指标体系为三层结构,依次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以城市综合体社会评价为目标层;以社会适应性、区域经济效益、社会发展效益、社会文化效益、社会生态效益为准则层;社会适应性准则层包括3项指标(与国家地方政策方针相符性,与区域社会发展适应性,制度、技术、管理、人才等支持与保障),区域经济效益准则层包括5项指标(提供就业机会,土地增值,区域财政收入、产业结构优化、相关产业发展),社会发展效益准则层包括8项指标(促进贫困人口就业,发展工程基础设施,发展服务基础设施,发展城市公共空间,居民项目满意度,社会参与与利益相关方支持度,城市治安,城市综合防灾能力),社会文化效益准则层包括6项指标(城市景观,发展城市文化娱乐,当地人文传承与文化多元、民族风俗与宗教影响,创新发展,培训教育与人才吸引),社会生态效益包括3项指标(自然资源节约,综合利用效益,采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健康方式),指标层共计25项指标。
  研究最后选取中国整体开发规模最大的城市综合体——苏州中心为案例,使用城市综合体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对其进行后评价研究,通过专家打分和李克特量表显示,其对城市社会发展呈“较显著的积极影响”。
  研究进一步通过深度访谈法和资料整理获得苏州中心项目开发运营八大策略(整体开发、空间体系、交通统筹、景观联动、低碳节能、业态整合、文化艺术和智慧治理)。通过研究八大策略与各社会评价指标的关联性发现,苏州中心对城市社会“较显著的积极影响”一方面得益于政府、企业和利益相关方的整体协同;另一方面得益于策略创新。但是苏州中心也存在“重建设、轻运营”的短板,导致苏州中心在“产业结构优化”“促进贫困人口就业”“培训教育与人才吸引”“引导健康生活方式”等方面有待加强。
  随着人类对城市认知的不断深入,城市发展观会不断转型升级,城市综合体将是一个伴随城市历史的永恒课题。处于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综合体都会有所不同,其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设置和权重将会始终处于动态中。期待本研究能够为城市综合体的良性发展提供支持,为城市发挥更大价值,让城市生活变得更美好。
其他文献
为了加快贫困地区扶贫开发进程、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我国于1996年开始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由中央确定协作的东部省市,地区扶贫协作的具体内容和方式由协作双方商定。随着我国区域发展和战略布局,东西部扶贫协作关系的不断调整,多层级互动,在协作机制上逐渐实现全覆盖,由最初的省市之间的帮扶发展到村村结对,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工作。
  本文以贵州省开展村级对口帮扶的深度贫困村G村为案例,运用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构建了“影响因素-手段-过程-目标”层次的可行能力分析框架,分析了该村贫困人口的可行能力以
中国是特殊的人情社会,人情作为一种社会道德规范,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目前,许多研究都注重对人情功能的探讨,对人情差异的关注并不多,有关代际人情差异的研究更是稀缺。在现有的代际人情差异研究中,多为宏观层次的描述性研究,微观层次的阐释性研究较少。总的来讲,现有研究指出:一是获致性的次级关系逐渐占据人们的关系网络,人们的社会关系变得更加理性、正式和科层化;二是大部分学者都试图建立宏观的乡村社会结构,在此之中谈论人情差异;三是农村子辈建立了功利性的个人关系网,人情成为实现短期利益目标的工具手段。上述研究主要存在两
巫术在大小乡村角落里逐渐复魅,是一个不争的社会事实。以往对乡村巫术复魅的理论解释包括两点:一是权力场域论,它关注的是外部权力环境的变化对宗教发展的影响。二是生态失衡论,其关注中国传统宗教与巫术崇拜之间此消彼长的结构性关系。上述两种理论都关注“结构”、“权力”等宏观因素,而巫术崇拜复魅是一个个信客参与的结果,这种微观解释上的乏力,使得我们不得不把视野聚焦于宗教市场理论。
  宗教市场理论中的皈信理论,由三个相互联系的命题构成,其内在逻辑是:首先个体从理性角度出发,为了积累社会资本而加入宗教,其次是注重
当前我国注册护士数量已经超过了445万,护士是个规模庞大的职业群体,更是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中坚力量。尽管国内已经研究了制造业工人、国企工人、建筑工人、酒店服务员、家政工、外卖骑手甚至是网约司机等各种职业群体的劳动过程,但是对护士群体劳动过程研究甚少。因此本文对G市三甲公立医院G医院X科室的进行了实地调查,采用参与式观察法和访谈法,聚焦于该公立医院护士的工作现场,运用劳动过程中的控制与抗争的理论视角,以国家干预与护士具体劳动过程的互动为切入点,试图揭示护士群体的劳动过程。尤其是近几年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随着政府绩效评估研究的推进,第三方评估逐渐进入学者们的视野,但是既有的经验研究要么主要是聚焦于政府绩效评估背景下政府内部的各种权力的分配:要么是关注评估过程中上下级政府间互动和博弈过程或央地关系,鲜有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分析绩效评估过程中各方行动主体的关系及互动过程。而本研究则试图将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置于基层贫困治理的场域中,分析第三方力量的介入对于精准扶贫考核评估中各行动主体关系和精准扶贫政策执行的影响。
  本文在基层贫困治理的情境下构建了“技术霸权-双重压力-行政动员”这一分析框架,希望通过结合精
非正规经济占据着整个国民经济的较大比重,在社会运行中扮演着降低失业率,保持社会稳定的功能。非正规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地方政府的介入和管制息息相关,地方政府对非正规经济的治理状况反映了整个时代的发展特征和现代化过程中政府的治理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转型,非正规经济呈现出与城市发展秩序不兼容的特征,地方政府逐步介入非正规经济并对其进行管制。本文以河南省A市的无证载客三轮车为个案,探究城市现代化过程中地方政府对其的治理策略和无证载客三轮车市场的兴衰。
  本文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地方政府对无证载客三轮车治理的实践
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各类社会组织的结构及社会交往的模式,进而引发了整个社会结构及其组织方式的重塑与重组,带领我们进入一个全新的“虚拟社会”。伴随着粉丝影响力的扩大及粉丝产业渗透力的增强,粉丝已依托虚拟社群形塑出一种新的互动模式。在以往有关互动的研究中,互动理论涉及的大多是面对面的互动过程,极少涉及非面对面或以某种技术媒体为中介的互动。然而,互联网的兴起使得身体不在场的互动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因此,如何认识及解释这一新的互动类型就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本研究将以“Jay2u歌迷会”社群为例,探究社群中粉丝参
中国的朝鲜族是由朝鲜半岛地区迁移而来的一支跨境民族,在新中国成立后被识别为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随着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口流动加速,朝鲜族群体的文化传承、社会交往、族群认同等层面都表现出新的时代特征。本研究以全国最大的朝鲜族聚居地——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简称延边)为目标区域,并以美国社会学家戈登提出的同化/融入模型为分析框架,对延边90后朝鲜族青年进行半结构化访谈与深度观察,尝试对这一代朝鲜族进城青年社会融入的进程进行分析。同时,也对朝鲜族青年社会融入的基本表现、整体性特征、影响因素等内容进行梳理总结,并对
本文以一个农民工家庭为个案,考察乡-城流动背景下的家庭变迁。以往相关研究,大部分只关注家庭流动的结果,而忽视过程;关注结构性原则,忽视行动与情感,这就导致在家庭变迁研究中,看不到流动给家庭成员互动及协商过程带来的具体影响,忽视了个人在家庭变迁过程中的能动性。因此,本文综合利用家庭变迁理论和生命历程历程理论,结合个人打工史与家庭结构变迁,找到家庭、个人在社会宏观政策变迁下的结合点,清晰地展现个人与家庭在社会变迁下的行动,通过家庭关系适应性调整,适应家庭结构和家庭功能的变迁,并最终在流动的背景下保持和谐的家庭
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起点,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社会化因素。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和家庭教育对个体的教育获得、学业成就和社会地位都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家庭教育尤其是亲子关系对个体人格发展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改革开放40多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伴随着巨大的变化,也相应出现明显的社会分层,与此同时,不同阶层均表现出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尤其是孩子的全面发展越发重视。在此背景下,本文借助中国教育追踪调CEPS2014-2015学年的数据来考察当前我国家庭主要选择的教养方式,教养方式是否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