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城市群城市用地扩张动力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yawoai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处在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城市群是我国未来城市化的重要载体,同时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张,给资源环境带来很大的压力。以城市群为单元研究城市用地扩张的空间特征及内部分异规律,是提高城市化质量,实现城市群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现有研究多集中在城市微观尺度,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难以衡量区域尺度下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扩张驱动机制。本文以京津冀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基于空间效应的视角,采用1990、2000、2005和2010年四期遥感影像解译数据和城市扩张相关指数,综合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和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了研究区1990~2010年间城市用地扩张的空间格局、区域分异及空间俱乐部收敛等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驱动因素指标体系,收集时间序列和横截面二维的变量数据,应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影响城市扩张的多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城市群地区城市用地扩张的动力机制模型,并据此提出促进城市理性扩张的对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  (1)京津冀城市群城市用地扩张迅速,呈加快态势,新增城市用地围绕各市中心和高速公路沿线呈圈层和轴线式扩张;城市群内部城市用地扩张具有明显的空间集中性与分异性,并呈现显著空间自相关。  (2)空间面板模型估计结果显示L-L和L-H地区城市扩张存在明显的空间俱乐部收敛,京津冀城市群内部发展不均衡。建议在发展较慢集中区域增加核心城市的设置,以带动周边区域发展。过度集中的增长极对周边区域扩张带动作用并不太强,因此不能一味追求摊大饼的城市建设。  (3)经济因素对城市用地扩张的影响不占绝对的优势,非经济因素对城市用地扩张影响不容忽视,主要影响因素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差异性。表明京津冀城市群城市用地的扩张不完全是一个市场经济的过程,市场机制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城市用地扩张仍然是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  (4)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第二产业的发展对城市用地扩张的影响是正向的,而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城市用地扩张的影响是集约型的。城市人口对城市用地扩张的影响显著,城市人口规模的变动直接影响城市用地规模的变动。政府行为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政府可以通过政策、规划以及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来影响城市用地面积的扩张。  根据相关研究结论,提出对策建议如下:一是优化产业结构,集约节约土地;二是逐步取消人口户籍制度,合理配置人口规模;三是转变政府角色,根据新型城镇化要求,引导城市间协调发展;四是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
其他文献
人类排放碳总量的78%—97%来自城市。城市已经成为地球表面人类活动最重要和最活跃的空间范围。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活动与陆地、大气之间各种过程与相互作用最活跃的生态界面。
“官窑”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一个在时间和内容上限制性极强的概念。应该说,早在北宋末期“官窑”初置之时,其概念既已比较清晰。元、明、清三朝,虽在形式上有些细微不同,但
我们山阴县岱岳乡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和“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方针,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三个十”活动,有效地推动了物质文明建设。我们的具体做法是:一、以乡为
考场作文该如何下笔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笔者认为,一篇能吸人眼球的好文章,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构思新奇巧妙,立意鲜明深刻   新奇巧妙,是指构思的角度独特、奇巧、新颖,以巧取胜。深刻,是指文章的见解深刻独到,发人深思。鲜明,是指文章的主题明确、观点突出。   首先,在充分发掘出题目以及材料内涵的基础上,认真筛选、整理、深化,从而选出独特的角
由于森林系统的多样性、复杂性和不可容错性,使得人们对森林资源的管理和预测往往借助于一系列有效的数学方法,而简单的线性模型又不能很好地模拟森林的复杂动态变化,所以本
优质杂交水稻两优航2号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优质两系不育系SE21S与自选恢复系航2号配组而成的,具有米质优、丰产性好、适应性广等特点。介绍了两优航2号亲本的特
港口作为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桥梁,也是区域经济参与国际分工、合作与竞争的重要依托。港口运输职能结构是港口体系的重要方面
[目的]为研发配粉工艺和合理有效开发利用国产低质小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旱地春小麦品种西旱一号和优质小麦品种永良四号、银春八号及甘春20号进行配粉试验,测定其吹泡
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全球诸多地区植被覆盖度呈现增加趋势。植被恢复直接影响流域蒸发,进而影响其它的水循环过程,改变流域水资源的时空分配格局。因此,研究流域蒸发对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管理正从数量管理向数量质量并重管理,从资源型向资源、资产与生态综合型转变。相应地,对土地质量的理解也应转变与深化。根据当前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