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特征和传播途径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su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分析湖北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SFTS)病例分布特征,探讨疾病流行的三间分布;分析临床特征,建立SFTS严重程度指标,分析病原特征,探索SFTS病原谱。(2)分析SFTSV确诊病例发病前的相关暴露因素,探讨感染危险因素,开展SFTSV在流行区宿主、媒介和人群中的分布研究,结合病毒全基因组遗传进化分析,探索SFTSV传播途径。方法:(1)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湖北省2011-2015年SFTS病例分布特征。(2)以死亡为研究结局,综合分析SFTS确诊病例病情严重程度风险评价指标,运用百分位频数分布法建立指标严重程度等级,综合精神状态格拉斯哥昏迷指数,制定SFTS病情严重程度等级评分标准。(3)通过全省SFTS病例的病原学检测,探索SFTS病例感染的病原谱构成特点。(4)开展基于医院的个体匹配病例对照研究,调查人群感染的暴露危险因素。(5)以发病1个月内确诊的新发SFTSV病例为调查起点,系统调查病例所在自然村的宿主、媒介和人群SFTSV感染状况及相关性,分析SFTSV在不同种群的分布特征。(6)运用基因遗传进化分析方法,分析不同种群来源的SFTSV全基因组遗传进化特点。结果:(1)病例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显示,SFTS病例5-7月高发,4-10月流行,以散发为主,主要集中在黄冈、随州等地的大别山地区,农民发病较多,主要在丘陵地区从事农业劳作。SFTSV确诊病例流行曲线与蜱虫密度的季节消长曲线高度相关(r=0.84),且随年龄增加,病死率呈上升趋势(χ2=115.76,P=0.000)。(2)病例临床特征研究显示,SFTS病例以发热伴血小板和白细胞降低为主要特征,病程中位数15天,平均病死率5.97%,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病程初期PLT值较低,10天左右开始逐渐升高,15天左右恢复正常;患者年龄、病毒载量、血小板数量、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心肌酶(CK)、心肌酶MB(CK-MB)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差异有显著性,死亡病例有独特细胞因子模式。建立了病情严重程度指标的等级判定与评分标准。(3)病例病原学特征研究显示,SFTS病例以SFTSV感染为主,SFTSV阴性病例中部分检出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与布鲁氏菌,未检出人粒细胞无形体,所有病例均未同时检出两种及以上病原体共感染的情况。(4)病例对照研究显示,在湖北地区接触牛身上的蜱虫是引起人感染SFTSV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Conditional Logistic Regression OR=8.62,95% CI= 1.79-41.51),且牛经常活动的草地、山地等环境可以增加这种暴露引起感染发病的风险(OR=8.82,95% CI= 1.69-46.05)。 (5) SFTSV不同种群分布的深度调查研究显示,家畜动物SFTSV携带率(14.00%)最高,其次为蜱虫标本(3.11%),人群血清标本阳性率最低(1.67%),差异有显著性(χ2=23.67,P<0.05);在家畜动物血清标本中,牛血清标本PCR检测阳性率最高(26.32%),其次为羊(9.09%);在蜱虫标本中,长角血蜱为优势蜱虫(占70.82%),其所携带的SFTSV核酸阳性率也是最高的(4.95%);家畜动物牛体表蜱虫SFTSV病毒核酸携带率最高,为5.13%,其次是羊体表蜱虫(2.30%),草蜱SFTSV携带率最低(1.89%);人群抗体阳性率显著低于家畜动物阳性率,在野生动物标本中未检测到SFTSV抗体;在家畜动物血清标本中,牛的血清抗体阳性率最高,为73.68%(14/19),其次为羊(59.09%,13/22);蜱叮咬是SFTSV感染的危险因素(Conditional Logistic Regression OR=2.45,95% CI, 1.01-6.39),未发现与病例的密切接触而感染的现象;人感染的SFTSV与其所在环境中宿主动物体表蜱携带的SFTSV在基因遗传进化上表现出高度一致性(病毒核酸S片段同源性为98.00%)。(6)基因遗传进化分析显示,湖北地区SFTSV的S、M、L片段在我国的3个进化谱系分布中都存在,各进化谱系高度同源,且不同种群(病例、蜱虫)、病情(轻型病例、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时间、年龄、职业、地区分离到的SFTSV基因特点无明显特征差异(核苷酸同源性在95.00%-100.00%之间,而氨基酸同源性高达97.00%-100.00%),其中M片段讲化上与我国其它省份相比,独自组成一个谱系。结论:(1)本研究阐明了SFTS流行的三间分布特征,探索了湖北省SFTS病例病原谱构成特点。(2)初步阐明了SFTS病例临床特征和细胞因子水平与疾病病程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发现了病例死亡的风险因素,建立了病情严重程度指标的等级判定与评分标准,为临床重症/危重症病例的病情评估、判断和治疗提供了较好的参考依据和有益的探索。(3)提供了SFTSV从“家畜动物→蜱虫→人”的种群分布和传播途径的系统证据,密切接触病人血液或体液不是人群自然传播的主要危险因素,接触牛蜱和被蜱虫叮咬是人群感染SFTSV的主要暴露危险因素,且不同种群、病情、时间、年龄、职业、地区分离到的SFTSV高度同源。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甘松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大孔树脂Diaion HP-20、硅胶、反相ODS、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方法,结合制备型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MS、NMR等波谱学数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部分,关系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质量和现代化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数控加工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数控加工专业教育发展意义。本文简要分析了现阶段数控加工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存在管理制度缺乏、校企合作欠缺与评价方式单
研究了气流偏角变化条件下,复合材料壁板颤振分析及其优化设计问题。采用考虑气流偏角影响的一阶活塞理论和Von-Karman大变形理论建立了复合材料壁板颤振方程。通过模拟退火
HIV感染可通过多种机制引起机体内T细胞凋亡,其中,病毒的编码蛋白可以根据其在靶细胞内的表达水平调节细胞凋亡。gp120蛋白作为HIV包膜蛋白的主要组成部分,既可以在细胞外与
为提高导航卫星钟差预报的精度和实时性,提出一种基于多项式和泛函网络相结合的钟差预报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卫星钟的物理特性用多项式进行拟合,并用泛函网络对多项式拟合残差进行建模,其中泛函网络的结构是通过小波降噪及相空间重构的方法确定。最后以GPS卫星为例,进行四组短期预报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实时有效地对导航卫星钟差进行拟合和预报,且精度优于IGU-P星历。
在本工作中,研究了阴离子捕收剂(如油酸钾和Flotinor FS-2)及调整剂(MgCl2、CaCl2、Na2SiO3.5H2O和CMC)对不常见的碳酸盐矿物(碳酸钙镁石和水菱镁矿)表面性质的影响。微量浮
研究背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SFTS)是我国在2009年首次发现的新发病毒性传染病,它是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和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