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苗族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结构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gjie_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加快,民族村落旅游人数逐年递增,从封闭走向开放,与此同时村落本土特征弱化,公共空间面临着旅游浪潮的外在冲击以及自我更新的内在需求。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而不同类型的公共空间是是“乡愁”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公共空间对于民族村落特征传承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在人本主义影响下,空间研究视角逐渐从实体空间转向为社会空间等非物质实体空间。并且人们对于空间的认识已从“以要素为中心”进入到了“以关系为中心”,公共空间是具有内在关联的复杂网络系统。在此情景下,本文以黔东南“苗岭山区雷公山麓苗族村寨”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凝练“村民日常活动行为中公共空间协同性规律”科学问题。为此,在城乡规划学领域创新运用复杂网络量化分析方法,以乌冬苗寨、猫猫河苗寨、郎德上寨、掌坳苗寨为典型性研究样本进行实证分析,总结苗族聚落公共空间网络结构特征,并进行规划策略研究。论文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首先,建立了基于城乡规划学和复杂网络交叉领域的整体研究方案的设计。基于公共空间整体发展历程以及研究样本建设概况的感性认知,发现公共空间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空间孤岛”等问题。结合公共空间理论认识,提出对公共空间内在机理的三点判断:1)公共空间具有“物质属性”与“社会属性”双重属性;2)“日常活动行为轨迹”是公共空间“双重属性”的体现途径之一;3)“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对“日常活动行为轨迹”系统性研究具有适用性。这三点判断既是本文研究思路的出发点,也是研究方案生成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确立了立足村民日常活动行为轨迹,引入复杂网络分析方法,构建公共空间网络模型,对苗族聚落公共空间网络结构进行分析的整体研究方案。其次,通过公共空间复杂网络模型评价分析,研究了公共空间网络结构特征。以村民日常活动行为驻留的“公共空间”为“节点”,以村民“日常活动行为轨迹”为“连接”构建公共空间复杂网络模型。从“节点”、“局部”、“整体”三个空间尺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公共空间网络拓扑结构进行计算。从而进一步基于计算分析结果得到公共空间网络的结构特征,在公共空间节点结构特征方面:可知1)公共空间网络不存在无限增长的特点;2)公共空间节点活力聚集效应呈现典型的正金字塔结构。在公共空间局部结构特征方面:可知1)公共空间网络具有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多数节点居于联系密度较高的核心区;2)公共空间网络组团之间联系仍十分缺乏,多依靠芦笙场空间实现连接。在公共空间整体结构特征方面:可知1)公共空间网络点度中心度分布较为均衡,公共空间网络呈现扁平化发展;2)公共空间网络中介中心度分布特征明显,芦笙场、入口区域是其承担中介作用的主要区域;3)公共空间点度中心度和节点聚集度总体上呈线性正相关,乌冬苗寨、猫猫河苗寨向心性明显;4)公共空间节点聚集度和高度值节点总体上呈线性负相关,郎德上寨、掌坳苗寨公共空间有向外演化的趋势。最后,将公共空间建设的实际需求与复杂网络分析研究共性问题相结合,从网络系统回归到现实系统,提出公共空间规划策略研究。基于聚落“传统保护型”、“旅游开发型”发展情景的判定,对应公共空间网络“节点”、“局部”、“整体”结构特征,从“个体”、“群落”、“体系”三个空间层次需求展开规划策略研究。在个体空间层次出公共空间节点的优化策略:1)遵循有限增长的原则,控制节点个数规模;2)整合节点重要程度,划定公共空间等级;3)强化关键薄弱节点,提升网络的稳定性。在群落空间层次提出公共局部的引导措施:1)加强芦笙场空间建设,强化组团之间联系;2)确定空间优化方向,避免空间孤岛形成。在体系空间层次提出公共空间整体的布局模式:1)判定公共空间结构发展趋势;2)构建公共空间系统的规划结构;3)提炼公共空间整体的布局模式。本文基于“人—空间”互动逻辑,将村民日常活动行为作为公共空间的研究主体,正是彰显公共空间以公共性意义作为其存在的根本特征。此外,将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应用到公共空间网络结构的研究,直观的表现公共空间网络结构特征,并且与公共空间规划研究策略相对应,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它不仅扩宽了复杂网络分析方法的应用领域,而且为公共空间的系统化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其他文献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业农村的发展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重点,关注农村问题是我们国家的发展重任,是我们解决城乡二元矛盾的突破口。而农村的发展关键是农业的发展,传统农业由于其低效性逐渐面临瓦解,农村地区面临农业生产的全面改革,农业升级已经成为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无论国家政策层面还是各地的发展实践,农业升级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发展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在农业升级发展的背景下,
超声因具有传输方向性好、穿透力强和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军事领域。特别是在检测技术中,因为超声检测无损无创、操作简单、分辨率强的特点,所以被普及在医学诊疗领域中。医学超声诊疗领域的重要内容包括了对人体软组织传输特征的研究,和对超声参数的测量。软组织的病变或功能的改变,其超声特征参量也会发生相应地变化。因此,可以对软组织进行超声激励,并接收软组织背散射信号然后处理,通过对软组
中国地域辽阔,山脉与河流水系遍布,山川险要处易成为战略要地,关隘便由此而生,古代关隘具有军事防御、征收关税、商贸流通等职能。关隘型历史城镇依托关隘而生,城镇形成与演变高度依赖其所依附的地质生态环境,作为历史城镇的一种特殊类型,呈现着有别于传统历史城镇的城镇格局与文化特征。但因其复杂本底条件以及城镇发展过程中人为作用的过度干预,对关隘型历史城镇整体环境造成诸多不可逆破坏,进一步加大了其保护难度。基于
鉴于二氧化铈(CeO2)在诸多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尤其是光催化氧化方面的突出贡献,我们首次考虑开发其NOx的光催化氧化去除特性,以此来解决当前全球范围内的空气污染问题。传统的CeO2不仅光催化活性高、价格低廉、极富储氧能力,而且自身氧化还原能力较强,是一种绿色友好型的半导体光催化剂。再者,由于稀土 Ce储量丰富,应用于环境净化方面无疑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大量研究发现,CeO2的带隙能较大,无法最大程
作为新时期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开展村镇地区快递物流建设。重庆市是我国中西部唯一直辖市,集大城市、大农村于一体,村镇地区社会生产生活活跃。但因地形地貌、聚居形式、生产方式等影响,村镇地区物流成本高昂问题十分突出,影响快递物流进一步发展建设。物流成本中,运输成本占其比重超50%,主要存在于商品运输环节中,通过优化调控运输成本,能有效降低物流成本。其中,针对物流运
我国城市发展方式正由外延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变,城市规划关注重点也从“大而全”的增量规划走向“小而精”的存量改造。城市主干道因其交通、场所、景观功能高度复合,在城市道路系统中具有独特地位,承担巨大机动交通压力的同时也需为沿线居民提供生活性服务。对既有主干道进行优化是缓解交通拥堵、改善城市病、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手段。本文研究目的在于,定量化评价多种干道交通优化方式,识别归纳影响交叉口效率的关键要素,
能源作为人类生产生活中的重要物质基础,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随着人们对于物质生活水平和生存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带动了建筑业的持续发展,2018年建筑行业的能耗占我国社会总能耗的37%。因此要在建筑的建造和运行过程中减少能耗,以此缓解我国能源的供求矛盾、对我国可持续化发展战略也起到重要作用。而长江流域人口密集、地域辽阔、气候特征特殊、经济发展迅速,该地区建
我国城市新区建设方兴未艾,19个国家级城市新区的规划建设代表了我国城市新区建设的趋势。城市公园绿地作为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划建设情况需要进行深入探索。为了了解国家级城市新区公园绿地规划与建设情况,总结其特征和趋势,为未来城市新区公园绿地规划建设提供建议,本文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结合各新区规划资料和调查数据,应用Arc GIS、Fragstats软件平台和景观生态学的景观指标,采用景观指
桥梁是交通互联、交换互通的主要节点和关键工程,是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平安的主要保障。桥梁的安全耐用事关我国的国计民生,因此定期对桥梁进行监测是非常有必要的。现在,桥梁的监测得到了国家的高度关注,其中桥梁裂缝的检测更是重中之重,因此对桥梁裂缝智能检测算法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计算机视觉的发展,国内外学者将多种技术应用于桥梁裂缝的检测中,并取得了相应的研究成果。但目前主流的桥梁裂缝检测算法主
在能源紧缺、环境污染和社会发展三者矛盾日益尖锐的形势下,节能减排技术一直是国内外汽车厂商探讨的热点议题。其中,电动汽车技术是有效缓解上述严峻形势和尖锐矛盾的主要节能减排技术手段之一,汽车电动化的发展趋势已逐渐成为国际共识。然而,受续驶里程较短、电池使用寿命较短和充电时间较长等问题的制约,现有纯电动汽车产品仍旧无法完全满足消费者的日常用车需求,导致纯电动汽车难以得到有效普及。因此,在现有电池和电机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