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PAHs及其代谢产物与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及环糊精对其调控机制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w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血清白蛋白是血浆中含量最丰富的运输蛋白,对血液中许多内、外源物质具有广普的结合能力,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Hydrocarbons,PAHs)及其代谢物可与血清白蛋白形成稳定的加合物,由此随血液循环转运分布至各组织器官,引起毒性效应。该结合过程也可对血清白蛋白的结构和功能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深入研究PAHs及其代谢物与血清白蛋白的结合作用,探究PAHs对血清白蛋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及寻求该结合作用的调控方式对了解PAHs在生物体内的赋存状态、毒性强度及致毒机制,阐明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和控制生物体内PAHs毒性效应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学位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包括:  (1)利用三维荧光-平行因子法(Exitation-emission Matrix-ParallelFactor Analysis,EEM-PARAFAC)结合分子对接法,在模拟生理条件下(Tris-HCl缓冲溶液,含0.01mol L-1 NaCl),考察典型PAHs芘(Pyrene,Pyr)和其代谢标志物1-羟基芘(1-Hydroxypyrene,1-OHPyr)在单独及混合条件下与模式蛋白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的相互作用差异及对BSA构型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EEM-PARAFAC法可解析出混合体系中Pyr、1-OHPyr和BSA三者各自的EEM图谱。单点荧光猝灭法结果表明Pyr及1-OHPyr在单独及共存条件下,均可使BSA的荧光发生静态猝灭。共存条件下,Pyr及1-OHPyr对BSA的猝灭程度均增强,298 K时两者与BSA的结合常数分别由1.10×106和1.62×106 L mol-1增大到2.09×106和1.86×107 L mol-1;且两者均可进一步促进TRP残基所处的微环境疏水性降低。分子对接研究结果表明,共存条件下两者在BSA内的结合位点不变,但与BSA的结合能及所受非极性作用力均增大。表明共存条件下Pyr及1-OHPyr与BSA的结合能力及对BSA的构型破坏程度均增强,且1-OHPyr与BSA的结合能力更强,对BSA构型的破坏程度更大。  (2)利用多种光谱法结合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Molecular Dynamics,MD)的方法,在模拟生理条件下,进一步深入考察1-OHPyr与BSA相互作用机制及1-OHPyr对BSA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OHPyr可使BSA的荧光发生静态及动态混合猝灭,291 K下,两者结合常数可达2.40×106 L mol-1,且非极性作用力尤其是范德华力为该结合过程的主要作用力。由F(o)rsters能量转移理论计算出两者的平均结合距离为2.88 nm。纳秒时间分辨荧光、紫外-可见(Ultraviolet-visible,UV-vis)吸收及圆二色(Circular Dichroism,CD)光谱研究结果表明高浓度的1-OHPyr可诱导BSA构型变化,使其α-螺旋含量增加,TRP残基周围疏水性降低。维生素B2(Vitamin B2,VB2)竞争实验结果表明1-OHPyr可显著降低BSA与VB2的结合能力。经MD模拟和结合自由能分解计算,探究了BSA-1-OHPyr复合物的稳定性、动态结合方式并阐明了该结合过程中关键的作用力和氨基酸信息。  (3)在模拟生理条件下,选取四种不同类型的环糊精(α-CD、β-CD、γ-CD和羟丙基β-环糊精(2-Hydroxypropyl-beta-cyclodextrin,HPCD)),利用多种光谱法结合分子对接法研究四种CDs对1-OHPyr与BSA结合作用及BSA构型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种CDs存在时BSA-1-OHPyr体系中BSA的内源荧光仍可发生静态猝灭,但其猝灭程度受到抑制,其抑制程度为γ-CD> HPCD>β-CD>α-CD。且298 K下,α-CD、β-CD、γ-CD和HPCD可使BSA-1-OHPyr的结合常数由2.26×106L mol-1变化为8.02×106、3.89×106、2.63×104及1.75×105Lmol-1。同步荧光光谱法及CD光谱法研究结果表明γ-CD和HPCD的添加均明显减弱BSA的TRP残基的荧光猝灭及其周围极性变化程度,并使BSA分子的α-螺旋含量恢复。F(o)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四种CDs均可影响1-OHPyr与BSA的能量转移效率及结合距离。进一步利用荧光光谱法和分子对接法分别探讨四种CDs与1-OHPyr及BSA的结合作用及其对1-OHPyr与BSA结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种CDs与1-OHPyr包络能力顺序为γ-CD> HPCD>β-CD>α-CD,与BSA结合能力排序为α-CD>β-CD>γ-CD>HPCD;且CDs存在时未改变1-OHPyr在BSA分子内的结合位点和主要结合作用力;因而CDs与1-OHPyr的包络能力和包络方式是四种CDs影响1-OHPyr和BSA结合作用的主要因素。  (4)在模拟生理条件下,利用多种光谱法结合分子对接法考察菲(Phenanthrene,Phe)及三种不同烷基化程度的烷基菲(3-甲基菲(3-Methylphenanthrene,3-MP)、9-乙基菲(9-Ethylphenanthrene,9-EP)和惹烯(Retene,Ret))与BSA的结合作用机制,并研究该结合作用对BSA构型和运输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he、3-MP、9-EP及Ret均可通过静态猝灭机制猝灭BSA的内源荧光,298 K时,其与BSA结合常数分别为1.90×104、4.27×104、1.58×105和1.90×106 L mol-1,且其结合常数与四种PAHs的疏水性成正相关。热力学分析结合分子对接研究结果表明非极性作用力尤其是范德华力是四者分别与BSA结合的主要作用力。特异性目标物竞争实验结果表明Phe、3-MP、9-EP和Ret分别结合在BSA分子内的ⅢA、ⅠB、ⅡA和ⅢA域间及ⅠB子域。分子对接分析进一步揭示了四者与BSA的具体结合方式。UV-vis吸收光谱及CD光谱结果表明,Phe、3-MP、9-EP和Ret均可改变BSA的构象,其中四者与BSA浓度比分别为10∶1时,Phe及3-MP可使BSA的螺旋含量分别增加29.4%和27.7%;9-EP和Ret则使BSA的螺旋含量分别减小1.1%和6.8%。最后,VB2竞争实验结果表明Phe、3-MP、9-EP和Ret均可抑制BSA与VB2的结合能力。上述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初步揭示了不同烷基化程度的烷基菲与BSA的结合机制及其差异。  上述研究结果从分子水平初步揭示了模拟生理条件下母体PAHs、PAHs代谢产物、烷基取代PAHs,在单独或共存条件下与BSA的结合机制及对BSA蛋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及CDs对上述作用的调控,为全面了解PAHs与生物大分子的作用机制,及寻找其有效控制方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也为研究其他污染物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及其调控方法提供了方法参考。
其他文献
多溴联苯醚(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以下简称PBDEs)作为一种溴代阻燃剂,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工业产品和家庭用品中。近些年来,在大气、水体、沉积物和土壤、生物体及人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DMFC)是目前最有应用前景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的能源候选。这主要是由于它以甲醇为燃料,来源广泛,能量密度高、可循环使用、方便存储和运输。然而DMFC阳极Pt催化剂仍然存在着一些缺陷,如:Pt的成本高、易被毒化和载体抗腐蚀能力差等问题,这些都制约了其大规模的商业化。有研究表明,将Mo的化合物与碳复合载体引入DMFC阳极催化
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由于具有良好的电学性质和光学性质已被广泛应用于透明电极、液晶显示器、太阳能电池、防静电涂层以及各种光电设备中。目前,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主要包括SnO2、In2O3、ZnO及其氧化物的掺杂体系。现在应用最广泛的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是ITO,但因为其有毒、价格昂贵以及在氢等离子体中不稳定等缺点,人们开始寻求新的材料来代替它。而掺杂的ZnO基薄膜价格低廉,在氢等离子体中稳定性高,同时具有
劳动保护是企业管理的关键所在,在当前安全化管理的阶段,对企业女职工的关注度逐渐提升,在当前具体工作中,考虑到劳动保护的重要性,需要明确的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具体指标,发挥
对于我国北方饮用水水源,每年的夏秋季水体中有机物质骤增给饮用水的处理带来很多困难。本研究针对北方某水厂原水,进行混凝试验研究,从投加药剂及混凝条件两方面对混凝工艺进行
多家考察不可信还是厚德福有实力辽宁辽阳的朱克红、朱克东,是亲哥俩,一直做生猪生意。以前每天能卖20多头多,现在数量大减,最多也就十几头。为此,决定加进熟食项目。他俩到
近几年我国基础建设事业快速发展,同时也伴随着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本文将海口美兰国际机场二期扩建施工过程列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首先,基于基础调查,对施工期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阐述。其次,详细调查了施工过程中污染源及污染物的排放情况。再次,预测和评价了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环境修复及治理保护措施。主要措施有:加强施工管理,减少污染物排放,防治动植物
学位
本文对橄榄球运动的起源、橄榄球运动的文化、橄榄球运动的国际化发展,到其在国内的发展历程,包括民众的认识、职业化与市场化的发展和教育与人才储备等方面,以及“计划”与“市
氨噻肟酸和三嗪环都是合成头孢菌抗生素药物的重要中间体。头孢菌素是国外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型抗菌素药物,抗菌力很强,国际市场畅销。但是,氨噻肟酸和三嗪环生产过程中部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