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P-1在病毒性心肌炎发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sinc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是一临床常见心血管系统疾病。近年来在我国VMC的发病呈上升趋势,并且已成为青少年不明原因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不仅如此,慢性VMC还可导致扩张性心脏病的发生,严重危害生命健康,加强研究力度很有必要。迄今,VMC的治疗尚无有效的办法,其根本原因在于VMC的发病机制还不完全清楚。因此,阐明VMC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病毒感染是VMC重要病因之一,其中由B3型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 group B type 3,CVB3)感染引起的VMC占发病人数的一半以上。研究表明CVB3不仅可通过其编码的Pro2A改变心肌细胞骨架发挥直接损伤心肌细胞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CVB3还可能通过诱生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应答反应引起心肌细胞的损害,发挥间接致病作用。现已知,CVB3感染导致心肌细胞免疫损伤的机制与大量炎症细胞浸润有关,炎症细胞在心肌组织中的浸润是VMC特征性的病理学改变之一。但迄今为止,国内外均未见有关CVB3感染是如何启动炎症细胞浸润以及浸润的炎症细胞如何滞留在组织局部发挥免疫损伤作用的报道,这些问题的解决对阐明VMC发病机制很有价值。通常,炎症细胞的浸润是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多因素、多步骤的复杂过程。炎症细胞在炎症信号的介导和不同的细胞粘附分子的作用下,以钙依赖和非依赖的方式经过滚动、黏附、外渗等步骤,最终聚集在感染局部。研究表明趋化因子(chemokines, ChKs)在提供炎症细胞迁移信号并使之活化、启动炎症细胞定向移动并使之准确定位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我们前期的研究发现,乙肝病毒感染肝细胞后,可导致肝细胞中趋化因子LARC的表达水平改变,这种改变影响杀伤性T细胞(CTL)的浸润。鉴于以上认识,我们推测CVB3感染可能改变心肌组织中趋化因子的表达,改变了表达的趋化因子启动炎症细胞在心肌组织中的浸润和聚集,从而导致VMC的发生。为此,本研究中我们通过小鼠VMC体内外模型,以RT-PCR定性和实时定量分析19种代表性ChKs的表达变化,从中寻找在VMC发病中可能有意义的ChKs。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致研究CVB3感染量、感染时间、活性状态等对在VMC发病中可能有意义的ChKs表达水平的影响。再通过增加心肌组织中ChKs的表达量和干预ChKs的作用,从正反两个方面研究ChKs在VMC发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为VMC发病机制的研究和生物学防治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其他文献
以事先设定熟料主要矿物组成含量和计算出与之相适应熟料率值为目标控制值,在灼烧基原燃材料与无灰熟料相对应氧化物含量单项平衡的基础上,建立多元系统线性非齐次配料方程组,从
研究背景原发性高血压(primary hypertension)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其主要并发症如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病等,不仅致残
第一章硫化氢延迟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目的:观察硫化氢延迟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成年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40只,随机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目的:探讨缬沙坦、氢氯噻嗪联合用药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15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服用缬沙坦80 mg/次,1次/d,观察
目的 心力衰竭(HF)是一种病理生理状态,此时心脏不能或仅在提高充盈后方能泵出组织代谢所需的相应血量。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候群,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死
现批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局部修订的条文,自2016年8月1日起实施。经此次修改的原条文同时废止。局部修订的条文及具体内容,将刊登在我部有关网站和近期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