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晚期肺腺癌放疗靶区设置的研究

来源 :新乡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emon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目前肺癌位居恶性肿瘤死亡率首位,其中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机会,放射治疗是中晚期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由于晚期肺癌肿瘤靶区体积较大,会导致正常组织的放射性损伤,特别是对肺、食管放射性损伤的发生,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针对放射性损伤临床上主要通过呼吸门控、图像引导、调整分割剂量等手段来减轻放射性损伤的程度及其由此损伤引起的并发症。近几年国内外学者在靶区设置方面也进行了研究,特别是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淡化了临床靶区的设置,减小照射野,目的是在保证放射治疗疗效的情况下,进行合理的靶区勾画,来降低放射性损伤及其并发症。本研究主要是对局部晚期肺腺癌放疗靶区设置方面的研究。目的通过对局部晚期肺腺癌调强放疗靶区的设置,探讨省略临床靶区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放疗科收治的50例局部晚期肺腺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常规组,每组各25例患者。所有患者均完成调强放射治疗及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同步化疗2周期。研究组:勾画大体肿瘤体积(GTV)后直接外扩0.5~1.0cm形成计划靶区体积(PTV),省略临床靶区(CTV)设置。常规组:先勾画大体肿瘤体积(GTV),然后外放0.8cm形成临床靶区体积(CTV),再外扩0.5~1.0cm形成计划靶区体积(PTV)。研究组男性、女性的例数分别为14例、11例;年龄在48-76岁范围内,平均年龄为(64.00±7.87)岁;体重在44-75kg范围内,平均体重为(61.88±9.60)kg。临床分期IIIA期、IIIB期、IIIC期依次为9例、10例、6例。常规组男性、女性的例数分别为15例、10例,年龄在50-77岁范围内,平均年龄为(58.96±10.43)岁;体重在46-77kg范围内,平均体重为(66.96±8.94)kg。临床分期IIIA期、IIIB期、IIIC期依次为9例、11例、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分期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放射治疗选择适形调强放疗技术,所有患者体位固定后经增强CT扫描定位,然后将薄层扫描的胸部图像资料传入TPS治疗计划系统中完成图像处理操作。由主管医师进行靶区勾画操作,部分肺不张及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参照PET-CT影像资料进行GTV勾画,物理师开具处方剂量,PTV56~66Gy/28~33f/5.6~7.0w,2Gy/f,5次/w,覆盖95%PTV,最后由1名副高以上职称医师审核优化治疗方案后实施放疗。放疗第1周开始同步化疗,方案采用国产培美曲塞500mg/m2联合顺铂75mg/m2,21天1周期,至少2周期。经随访收集资料后,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比分析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局部控制率、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以及毒副反应(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骨髓抑制)、生活质量情况,并采用COX模型分析对疗效造成影响的相关因素。结果1.研究组与常规组有效率(PR+CR)分别为76%、84%(P=0.480),疾病控制率(CR+PR+SD)分别为96%、100%(P=0.3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Kaplan-Meier法分析显示研究组对比常规组局部控制率(P=0.713)、总生存率(P=0.484)、无远处转移生存率(P=0.731)均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卡方检验比较研究组与常规组第1、2年的局部控制率、总生存率以及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均未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进一步验证Kaplan-Meier法结果。3.研究组与常规组发生骨髓抑制分别为10例(40%)、8例(32%)(P=0.556),放射食管炎分别为4例(16%)、5例(20%)(P=0.713),两组均未存在统计学差异;放射性肺炎发生分别为2例(8%)、9例(36%)(P=0.017),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4.研究组与常规组放疗后生活质量评分KPS>70分依次为15例(60%)、8例(32%),KPS=60~70分为8例(32%)、11例(44%),KPS<60分为2例(8%)、6例(24%)。对比发现KPS>70分与KPS<60分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34)。5.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发现阻塞性肺不张、肺部感染、驱动基因状态为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临床分期、照射剂量、靶区体积均无明显关联(P>0.05)。结论1.局部晚期肺腺癌调强放疗省略临床靶区设置,局部控制率及生存率未下降,放射性食管炎、骨髓抑制发生率相当;2.省略临床靶区的设置,可降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其他文献
背景由于全球气候变化,环境污染问题,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患病率为10%~20%,而我国AR患病率达4%~38%[1]。AR急性发作时会出现打喷嚏、流清涕、鼻部不适等症状,重者引发支气管哮喘等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甚至导致心理疾病,造成沉重的社会负担。国内外大量研究发现AR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鼻腔腺体过度分泌是其重要特征之一。目前治疗变应
背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发生于早产儿的一种未成熟视网膜血管增殖性致盲眼病,病理机制尚未阐明。低胎龄、缺氧、炎症和感染是重要的启动因素。OIR小鼠模型是研究ROP的经典模型。近年来炎症与ROP新生血管之间的关系备受关注;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是一种高度保守的核DNA结合蛋白,是重要的晚期炎症介质。TLR9是TLRs家族中重要的成员,通过激活下游相关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协调伤口愈合,诱
背景肺腺癌是多发于支气管黏膜上皮或大支气管黏液腺的恶性肿瘤。肺腺癌易发于年龄偏小、无吸烟史的女性中,且临床症状不明显。肺腺癌虽然肿瘤组织生长缓慢,但多在早期就出现多发转移,因此化疗是目前临床治疗肺腺癌的主要方法之一,但大约三分之一的肺腺癌患者化疗后会产生多药耐药,导致化疗失败。多药耐药是肿瘤细胞对多种化疗药物产生的交叉耐药现象。当今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肺耐药蛋白(LRP
背景食管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高发地区发病率约为0.05%,其中食管鳞状细胞癌占90%。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1(Sex determining region Y-box 1,SOX1)属于高迁移率族蛋白DNA结构域转录因子,在多种肿瘤中的表达受到抑制。已有研究表明,SOX1基因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降低,与肿瘤浸润深度、进展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数目等预后不良指标显著相关;且其启动子区域的Cp G位点呈
背景食管癌为人类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而新疆哈萨克族中食管癌发生率也有较多报道,本地区多以游牧为生,文化程度低,家庭生活水平较差,日常饮食单一,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有较高的食管癌发生风险。了解哈萨克族食管癌的病理特征,对于判断疾病发生发展至关重要,对于完善分子病理学理论进行早期诊断,预测食管癌患者的疗效和预后有重要意义。目的分析新疆哈密哈萨克族食管癌的病理特点,并采用门诊、住院复查及电话等方式跟踪调查,
背景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人群以40~50岁居多。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是最常见的甲状腺癌,约占所有甲状腺癌的90%~95%,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和甲状腺滤泡状癌(follicular thyroid carcinoma,FTC)。PTC最为多见,
背景宫颈癌是女性的恶性肿瘤之一,女性患者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诱发宫颈癌的一个重要原因。HPV基因亚型有200多种,不同基因型病毒对人类的致病性存在差异。明确一个地区HPV的流行情况对于一个地区HPV的防控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关于新乡地区女性HPV感染的流行病学情况尚未见报道,缺乏系统的HPV感染的数据,同时女性感染HPV的危险因素也缺乏相关报道,所
背景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肿瘤,河南省更是全国食管癌高发区。随着患者医疗健康意识的提高,医疗科技水平的进步,食管癌可于早期、中期被发现并治疗,其中食管癌根治术是主要和首选治疗方式。由于其解剖位置的特殊性,食管癌根治术时间一般较长,对机体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甚至造成患者死亡。研究表明,地塞米松作为临床上常用的糖皮质激素类抗炎药物,围术期应用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但目前尚没有在食管癌根治术围
背景卵巢肿瘤是一种妇科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其发病率仅次于子宫体癌及宫颈癌。卵巢癌的风险在65岁以下。卵巢癌的发病率在发展中国家为0.36%,在发达国家为0.64%。中国的发病率为8.14/10万,死亡率为3.13/10万。大多数患者的临床症状为非特异性,由于现如今针对该病的筛查方案效果欠佳,确诊时多为晚期,预后较差。因此,对于卵巢癌患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患者的预后将具有重要价值!目的对比正
背景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是人类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因为GBM细胞快速增殖的能力、浸润性的生长方式,且其对放化疗耐受程度高,患者的预后差。研究发现,GBM细胞的增殖及肿瘤的发生发展受到多种基因的调节,所以GBM在本质上属于多基因病变。为了找到治疗GBM的新方法,基于基因调控水平来研究相关因子作用关系,并找到新的基因靶点显得至关重要。Micro RNA(mi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