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低频吸声陶瓷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mas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噪音污染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世界性问题,特别是中低频噪音,具有影响范围广、实际危害大且难以被吸声材料控制的特点。目前,采用多孔材料吸声仍是治理噪音污染的有效手段之一。多孔陶瓷材料具有耐候性好、耐火度高、安全无毒且使用寿命长等诸多优点,在治理噪音污染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前景。然而,其吸声性能较其他材质的多孔吸声材料相对较低(特别是在中低频范围),并未得到广泛应用。因此,如何利用陶瓷本身的优点,获得一种在中低频具有较高吸声性能的多孔吸声陶瓷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多孔陶瓷为基本对象,以提高降噪系数为目标,从内部孔结构设计的角度出发,制备了高性能吸声陶瓷,详细研究了材料内部孔结构对降噪性能的影响规律;并以该多孔陶瓷为基体,以尽可能提高低频吸声性能又不降低材料整体降噪性能为原则,从加强低频吸声效应和扩展吸声机制的角度出发,通过原位生长晶须,或引入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设计并制备了硼酸镁晶须多孔陶瓷、氧化石墨烯/丁苯橡胶多孔复合材料、还原氧化石墨烯/聚乙烯醇多孔复合吸声陶瓷,并系统分析了这些材料的各项性能和吸声机制。在凝胶注模法的基础上,结合二次发泡法和造孔剂法,成功制备了孔径高度连通的多孔陶瓷骨架结构。通过对孔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多孔陶瓷的孔隙率大于80%,孔径从纳米级到毫米级呈现多级分布,但主要集中于亚毫米级,连通率高达99%以上,其导热系数在0.0931-0.1081 W/m·K之间。并且以多孔陶瓷表征参数为基础,通过有限元分析模拟了孔隙率、平均孔径大小、孔径分布标准偏差和厚度对多孔陶瓷吸声性能的影响,为进一步设计多孔陶瓷孔结构提供了指导。接着,采用驻波管法测试多孔陶瓷的吸声性能,结果表明该陶瓷具有宽频吸声性能,吸声系数在1000 Hz时的最大值为1,降噪系数最大值为0.67,且最大吸声频率低至630 Hz,优于市售聚氨酯吸声材料的吸声性能。此外,当样品背面后置50 mm空腔时,在250-800 Hz频率范围内,吸声系数均在0.73以上,降噪系数高达0.79。以该多孔陶瓷为基体,采用真空浸渍法和高温固相合成法,在基体内部原位生长硼酸镁晶须。通过多种表征手段分析了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对硼酸镁晶须生长的影响以及晶须生长机理。结果表明,在800℃下保温6 h后,成功地在基体孔壁上原位生长出长径比高、分散均匀的硼酸镁晶须。相比多孔陶瓷基体,晶须多孔陶瓷的流固界面增加,晶须使声波在多孔陶瓷基体内部发生更多的反射、折射和散射,导致热粘滞效应得到增强,平均吸声系数在200-2000 Hz增强了28.90%,在200-800 Hz提升了81.88%,且吸声曲线和吸声峰值向低频移动。此外,在多孔陶瓷内部原位生长晶须后,显气孔率为85.5%的多孔陶瓷基体的抗压强度由1.33±0.13 MPa提高到了3.50±0.63 MPa,而热导率最大仅提高了56.26%。为了进一步改善多孔陶瓷基体的低频降噪性能,探究了将橡胶基复合材料引入多孔陶瓷基体内部的降噪增强作用。在丁苯橡胶基质中引入氧化石墨烯,通过两者的界面相互作用使氧化石墨烯片在橡胶乳液中可以稳定分散,橡胶的拉伸性能和热导率得到了一定的提升。采用常压硫化法在多孔陶瓷内部孔壁涂覆氧化石墨烯/丁苯橡胶复合薄膜,多孔陶瓷基体的热导率和抗压强度略微增加,低频吸声系数得到明显提升,平均吸声系数在200-2000 Hz范围内提高了15.4%,在200-800 Hz内平均吸声系数提高了30.4%,吸声曲线整体向低频方向移动。吸声性能改善的主要原因是涂覆薄膜后声波的传输路径变得曲折,声波在传输过程中得到更多的耗散,其次表面修饰后阻尼效应的增强也是平均吸声系数提高的原因之一。通过冷冻干燥法制备了还原氧化石墨烯/聚乙烯醇多孔复合材料,降噪系数高达0.59,热导率低至0.024 W/m·K。通过调控还原氧化石墨烯/聚乙烯醇悬浮液浓度和还原氧化石墨烯掺入量,使还原氧化石墨烯/聚乙烯醇网络结构对多孔陶瓷基体的孔结构做进一步修饰,得到了还原氧化石墨烯/聚乙烯醇多孔复合陶瓷。相比多孔陶瓷基体,还原氧化石墨烯/聚乙烯醇多孔复合陶瓷的平均吸声系数在200-2000 Hz范围内和200-1000 Hz范围内分别增加了102.3%和127.2%。还原氧化石墨烯/聚乙烯醇网络结构对声波的反射、折射和散射以及自身的振动,使15 mm的还原氧化石墨烯/聚乙烯醇多孔复合陶瓷获得了与25 mm多孔陶瓷基体媲美的降噪性能,且低频吸声性能更优。此外,该多孔复合陶瓷的导热系数最大为0.0975 W/m·K,具备一定的隔热保温作用。
其他文献
薄膜晶体管(TFT)是实现柔性电子的关键技术之一。在物联网、人工智能、可穿戴式健康及医疗等新兴领域应用中,TFT集成电路的需求将越来越广泛。然而,TFT技术的一些特点(例如缺少互补器件、器件电学性能差)给电路设计带来挑战。这导致TFT集成电路性能相比硅基CMOS电路差距较大,并且离实用化有一定距离。因此,开展TFT集成电路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TFT数字集成电路方面,本文面向柔性射频标签(RF
学位
微电子器件是无线传感网络中的重要节点,承担着信息检测、数据收集和反馈等重要工作,为这些微电子器件长期稳定供能显得尤为重要。为解决这一问题,基于环境振动俘能成为自供能微电子器件的可选方式之一,其中压电能量采集器因结构简单、易集成等优点备受关注。传统压电能量采集器普遍存在诸如俘能效率低和俘能带宽窄等问题,不利于俘获环境中的振动能量。在这种背景下,为提高俘能效率和俘能带宽,本文基于等几何分析系统性研究了
学位
报纸
分子电子学不仅可以满足传统硅基电子器件小型化的日益增长的技术要求,而且为在分子水平上探索材料的本征特性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平台,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一般来说,分子尺度电子学是一种基于单个或几个分子固有特性来构建功能电路的策略。与硅基电子器件相比,纳米级的分子尺寸可极大提高容量和处理速度,提供了超越传统硅基电路集成极限的能力。其次,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可以通过灵活的化学合成来实现,这进一步丰富了器件的功
学位
游动的细菌与周围环境、以及它们自身之间存在着各种复杂的相互作用。其中的典型相互作用包括:细菌与邻近表面或细菌之间的流体力学作用、细菌个体之间的空间排斥作用、基于生物调控的群体感应效应等。实时追踪细菌个体的三维动态行为可以帮助我们全面、深入了解这些相互作用,这对于了解传疾病传染、植物病虫害、海洋污损等的机制具有极为重要意义。数字全息显微镜(DHM)具有视野深度大、定位精度高、无需荧光标记等优点,十分
学位
海洋生物污损是指各种海洋生物在水下表面附着繁殖而形成的生物垢,它严重影响海洋装备和设施的服役。目前多数大规模使用的防污涂料静态防污能力差,并且其不可降解的主链会造成海洋微塑料污染。在本论文中,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使用多种功能单体和不同的合成方法制备了可降解超支化聚己内酯弹性体、支化点降解型超支化聚合物、主链降解型超支化聚合物、以及具有可再生“杀-抗”功能的超支化聚合物等防污材料,并研究了其降解性能、
学位
有机太阳电池由于具有众多独特的优势,如柔性、质轻、高光学透明性、可溶液加工等特点,受到了科研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得益于器件结构的改进和新材料的设计合成,有机太阳电池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从最早效率不到1%的双层D/A平面异质结太阳电池,到目前效率超过19%的单结本体异质结(BHJ)太阳电池,有机太阳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PCE)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然而,BHJ共混活性层有一些不可克服的缺点,如器件优化繁
学位
荷电有机分子,在自然生命系统中普遍存在且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如,DNA、RNA、蛋白质和多糖等。带相反电荷的物种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吸引,可以实现多级的组装体系及特定的生物学功能;而且分子的电荷赋予其不同于中性分子的极性和迁移性,实现对动态作用、水溶性和导电性的灵活调节。因此,探索和开发新型荷电有机材料体系对于功能仿生材料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2001年,唐本忠团队报道了一种特殊的发光物质,它在溶液中
学位
海洋生物污损对海洋工业和海事活动具有深刻影响。使用依赖于防污剂释放的杀生型防污涂料是有效的污损防治方法,但会对海洋生态产生不利影响。基于有机硅的污损脱附型涂层(FRCs)因具有低表面能、低弹性模量和表面光滑等特性,使污损生物在其表面不易粘附或附着不牢,仅通过物理作用即可达到防污目的,其环境友好性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以往有机硅FRCs对基底的粘附强度弱、力学性能差以及缺乏污损阻抗能力,这限制了其广
学位
传统的化石能源储量有限且对环境污染严重,开发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势在必行。太阳能来源更加丰富且分布广泛,被认为有希望替代化石燃料成为未来社会的能源支柱。有机太阳能电池作为第三代光伏电池,具有质轻、柔性、半透明等优点,与目前硅基太阳能电池的应用形成良好互补。然而目前距离其商业化生产还很遥远,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还需进一步提高器件效率和环境稳定性。n型金属氧化物作为一种廉价的阴极界面,受制于溶液加工方法,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