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历史主义视角下的《小妇人》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l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作家路易莎·梅·奥尔科特的《小妇人》自1868年问世以来,一直影响着美国文坛,先后被翻译成十几种文字,赢得无数读者的心。  奥尔科特在思想上深受父亲及艾默生超验主义的熏陶。同时,她也经历了美国内战,以及十九世纪美国各种文化的变迁。这些都给奥尔科特的创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本文以新历史主义批评理论为指导,从作者生活的历史环境,家庭环境,以及文化背景几个方面重新解读这部作品。  本文的第一章主要阐述新历史主义批评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以及简要评介新历史主义理论的重要主张,对新历史主义理论进行梳理。其主张,首先是“互文性”,也可以称作历史的文本性和文本的历史性,这个主张将文本和历史相结合,放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研究,不再使二者存在隶属关系。其次是“文化诗学”,即文化背景对作者的熏陶、影响,以及在小说中人物创作中“重塑”的体现。  第二章论文作者运用新历史主义理论分析小说的背景。首先是历史和奥尔科特的关系,奥尔科特思想上受到超验主义熏陶,同时她也经历了美国内战时动荡的生活和女权主义运动的第二次发展,这在她的作品中都有深刻的体现。其次是历史和文本的关系,在小说中奥尔科特将十九世纪美国社会中的特定的文化现象描写的淋漓尽致,用文本表现当时的历史现状,体现出文本的历史性。最后是历史和读者的关系,这部小说在十九世纪被读者誉为是女权主义的代表,但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虽然有些读者认为它是女权主义的一种象征,但是更多人喜欢把它称为是最好的儿童小说,道德教育丛书,并且认为这是一本很好的讲述美国十九世纪文化的小说。  第三章论文作者用新历史主义的观点分析《小妇人》这部作品的主题。首先是女性独立问题。十九世纪的美国正经历着女权主义的第二次发展,女性的独立问题面临着新的考验,女性在精神上走出家庭牢笼的同时也承担起经济上的责任,例如小说里的主人公乔。在追求女性独立的同时,她们相应的要承担起社会责任,家庭责任等一系列问题。与此同时,男女平等,婚姻地位的平等也逐渐成为独立女性所关注的重心。其次,本文采用新历史主义理论重新诠释《小妇人》中马奇一家四姐妹社会自我定位和家庭自我定位的意识。  第四章论文作者从新历史主义批评“文化诗学”的角度分析《小妇人》中的马奇姐妹的人物性格特征以及她们各自所代表的爱情观、价值观和对生活的不同见解。对于梅格,奥尔科特赋予了她典型贤妻良母的角色,她代表着十九世纪美国众多家庭主妇的形象。乔是这部小说的主角,也是奥尔科特在作品中对自己的一种重新塑造,在创作上实现了自我突破与完善,小说中乔选择了一个可以托付终生的好男人贝尔。贝斯是个可爱,善良的姑娘,不幸的是她英年早逝,但她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艾米是马奇家最小的女儿,在性格上她有点自私,骄横,但是这个角色也是基于奥尔科特对自己的认识之上创作出来的,也可以称为奥尔科特的第二次自我重塑。因此作品与读者的关系鲜明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运用新历史主义理论对《小妇人》进行分析,不难看出作者奥尔科特借助《小妇人》这部作品来再现出十九世纪的社会现状,同时也反映出这种现状对文本的影响,即“互文性”。与此同时论文作者从文化诗学的角度重新解读小妇人中四姐妹的性格特征。
其他文献
近日,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以下简称“中建三局”)举行入沪30周年庆祝活动.自1986年进入上海以来,企业已在华东地区建造了11栋3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巨大
期刊
惠特曼的《草叶集》,多年来一直受到文学学者的关注和研究。以往对于惠特曼《草叶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自我涵义,民主主义,主题思想以及艺术风格的研究,然而大多数的研究却忽略
文首就建筑钢结构所面临的全球性市场机遇及其促因作了简述,指出一个持续发展的社会文化体系、规范的体制以及相关技术信息对建筑钢结构所起到的作用。本文还对欧洲在过去几
期刊
2001年11月,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与《建筑创作》杂志社共同发起《边缘空间》环境艺术设计竞赛,一个月内共收到55份参赛作品。在2001年12月22日的专家评选中,最终有17幅作品获奖。本刊对此次竞赛作
2012年9月12日,在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召开的“质量管理创新项目成果发布会暨质量管理研讨会”上.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实施精益管理提高企业效益”项目获得了省
学位
无论汉语还是日语,关于体的研究都是一个重要课题。迄今为止,已有许多优秀的研究成果问世。很多学者利用这些研究成果,对汉语和日语的体进行了对比研究。但是,多数是以“夕”和“
近日,“中欧建筑工业化论坛”在京召开,会上发表了《建筑建材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北京宣言》.rn欧洲建筑工业化发展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已实现装配式可持续绿色智能建筑和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