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构建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bianyuantui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缺席审判制度作为对席审判的例外,在我国《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中都已作了规定,只有《刑事诉讼法》对这一制度采取了否定态度,这主要是基于对刑事诉讼特殊性的考虑:刑事诉讼是对人的自由和生命的限制或剥夺,必须十分谨慎,稍有疏忽,就会影响裁判的公正,损害当事人的利益。但随着刑事诉讼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各国对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绝对禁止开始动摇。人们逐渐认识到,对诉讼公正的要求中,同时也包含着对效率的追求,而且适用缺席审判制度也并非必然对被告人不利。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对无罪被告人其实是一种保护。目前,从各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来看,将缺席审判制度作为例外情形,予以认可,已成为普遍作法。2005年12月14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在我国正式生效,再次引起了我们对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高度关注。本文分四大部分,共四万余字。第一部分,刑事缺席审判制度概述。本部分首先从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概念和特征入手,对这一制度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释。其次,在对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进行了系统地考察后,总结出当前我国刑事诉讼法对当事人缺席的情形,采取的是中止或终止等不审判的方式来处理,这不仅不利于案件纠纷的及时解决,还影响了社会稳定,降低了司法权威。最后,分析了构建我国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迫切性和可行性。第二部分,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正当化根据。文章这部分从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哲学基础,法理学基础以及社会伦理学基础三个方面论证了这一制度的正当性,为其在我国的构建提供了理论支持。第三部分,国外及我国港澳台地区刑事缺席审判制度比较。该部分对国外及我国港澳台地区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相关规定进行了考察,通过详细的分析和比较,从适用范围和救济措施两方面,提练出可供我国借鉴的结论性启示。第四部分,构建我国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具体设想。本部分从具体程序和相应的救济措施两方面对缺席审判制度作了基本的架构。在具体程序方面按一审和二审两个阶段进行分别构建,对救济措施,也从五个方面进行了大胆的设想。总而言之,本文通过对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全面分析,力求选择合理的模式来构建适合我国自己的刑事缺席审判制度,并希望能借此推进我国的法制进程。
其他文献
中国深圳市大运中心是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主场地,包括“一场两馆”———1个体育场、1个体育馆和1个游泳馆。大运会主体育馆采用全透明的外围护结构,以营造“钻石”形状
在淡水匮乏地区进行雨水收集利用,不仅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缓解淡水供求压力,而且可以调节区域微气候、涵养地下水资源。本文以淡水匮乏岛屿中的旅游开发项目为例,对该项
国际航运市场是一个特殊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上竞争法的适用有其特殊性,许多竞争法禁止的垄断行为或限制竞争行为,在国际航运竞争中却得以豁免,很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对国际航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自然灾害总是如影相随,怎样有效抵御灾害、促进社会稳步发展,是人类需要面对和解决的永恒课题。近年来,社会各界逐渐认识到本土社区或民族地区有关防灾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重大转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碰撞,使我国妇女就业受到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中国是世界上通过政党和政府力量推动妇女就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在中国古代,虽中央设有专门的审判机关,但审判权却不是审判机关的专利,大量重大疑难案件以及特别地区、特别人群的案件都不是由审判机关单独进行审判,甚至根本就不由审批机关管辖
罚金刑作为较之生命刑、自由刑轻缓的刑罚随着刑罚人性化的发展日益受到各国刑事立法的青睐,被称为代替短期自由刑最好的刑罚,但我国罚金刑适用状况却不尽人意,不仅处于附属刑罚
电子票据的出现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目前我国对电子票据的应用从范围上来讲覆盖面越来越大,正逐步渗入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通过电子票据方式进行的贸易数量和交易金额也在不断逐年攀升,彰显出了其巨大的发展潜力。然而,规范电子票据的法律法规则相对稀少,不能有效的对我国电子票据活动进行规制,导致与其相关的各种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的出现,不利于我国经济良好健康的发展和运行,建立完善有效的电子
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三江源生态恶化现状的分析和介绍,剖析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并反思人类传统价值观存在的误区,从而得出建构科学生态价值观的认识的重要意义。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对生态价值观演变发展的历程进行陈述,号召建构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当代科学的生态价值理论,并结合三江源地区的实际进行分析和论证,争取为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中国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应的价值理论支持。论文共分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