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现代医学围绕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病学、定义诊断、病因病机、防治原则进行综述,中医围绕糖尿病痰瘀互结证的理论认识与治法方药展开综述,以及对中成药荷丹片的药理作用、临床研究、使用注意事项进行综述,以导师倪青教授的学术思想为指导,对综述进行总结与展望。第二部分 证候探讨目 的:探讨糖尿病痰瘀互结证的亚型分类以及亚型的临床特征;探究证候亚型与理化指标的相关性;总结糖尿病痰瘀互结证的证候特点及证候演变规律。方 法:选取符合诊断糖尿病痰浊证和血瘀证的的231例病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BMI)、四诊信息(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理化指标(HbA1c、FBG、SBP、DBP、PP、TC、TG、HDL-C、LDL-C、UA),依据中医证型判定标准以及导师倪青教授提出的2型糖尿病“病证结合治疗六步法”确定临床病例证型,归纳糖尿病痰瘀互结证的亚型,探究亚型人群的一般特征,以及亚型与理化指标的相关性,总结糖尿病痰瘀互结证的证候特点;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归纳出糖尿病痰瘀互结证患者的主要症候群,从中提炼出糖尿病痰瘀互结证的常见合并证型,判断合并证型与糖尿病痰瘀互结证亚型的相关性,分析合并证型与理化指标的相关性,总结糖尿病痰瘀互结证的证候演变规律。结 果:1.糖尿病痰瘀互结证的亚型分为三类:痰浊挟瘀型,痰瘀互结型和血瘀挟痰型。2.糖尿病痰瘀互结证亚型的一般特征(1)病程:病程在10年以上者居多,血瘀挟痰型患者病程最长,其次是痰瘀互结型,痰浊挟瘀型患者病程最短,三组亚型与痰浊证、血瘀证病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亚型之间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年龄:年龄多分布于50~65岁,血瘀挟痰型患者年龄最大,其次是痰瘀互结型,痰浊挟瘀型患者年龄最短,三组亚型与痰浊证、血瘀证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亚型之间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BMI:患者普遍超重或肥胖,痰浊挟瘀型患者BMI最大,其次是痰瘀互结型,血瘀挟痰型患者BMI最小,各亚型之间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糖尿病痰瘀互结证亚型的理化指标(1)亚型与HbA1c、FBG的关系:痰瘀互结型患者HbA1c升高最明显,血瘀挟痰型FBG升高最明显,但各亚型之间HbA1c、FB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亚型与SBP、DBP、PP的关系:痰浊挟瘀型患者的SBP、DBP、PP相对偏高,血瘀挟痰型患者的SBP、DBP、PP相对偏低;但各亚型之间SBP、DBP、P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亚型与TC、TG、LDL-C、HDL-C的关系:痰浊挟瘀型患者TC、TG、LDL-C升高最明显,血瘀挟痰型患者HDL-C降低最明显,痰浊挟瘀型和血瘀挟痰型之间TG、LDL-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浊挟瘀型和痰瘀互结型之间T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亚型之间HDL-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亚型与UA的关系:在肥胖(BMI≥28kg/m2)患者中,痰浊挟瘀型患者UA升高最明显。男性患者痰浊挟瘀型和血瘀挟痰型的U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各亚型之间U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糖尿病痰瘀互结证的证候演变规律(1)通过聚类分析得到四组症候群:第一类包括肝郁化火、痰(湿)热蕴脾;第二类包括心肾阳虚、气阴两虚;第三类包括脾虚湿蕴、脾肾两虚;第四类包括肝肾阴虚。(2)糖尿病痰瘀互结证常见合并证型:气虚证、脏腑实热证、脾虚证、肾阴虚证。脾虚证、脏腑实热证在痰浊挟瘀型患者中比例较高,肾阴虚证在痰瘀互结型患者中比例较高,气虚证在血瘀挟痰型患者中比例较高(P<0.05)。(3)合并证型与理化指标的关系:HbA1c、FBG、TC、LDL-C升高与脏腑实热证显著相关(P<0.05),SBP、HDL-C、UA与肾阴虚证显著相关(P<0.05)。结论:糖尿病痰瘀互结证临床亚型分为痰浊挟瘀型、痰瘀互结型、血瘀挟痰型。此证候的患者普遍超重或肥胖,年龄主要分布在55~65岁,病程在10年以上者居多;合并证型以痰浊挟瘀兼脏腑实热证、痰浊挟瘀兼脾虚证、痰瘀互结兼肾阴虚、血瘀挟痰兼气虚为主。痰浊挟瘀型患者平均年龄偏小,病程偏短,血脂、血压、尿酸指标相对偏高。合并证型中,脏腑实热证患者血糖、血脂指标相对偏高,肾阴虚证患者血压、尿酸指标相对偏高。糖尿病痰瘀互结证的病机演变与脾肾脏腑功能失调、气郁化火伤阴有关。第三部分 临床观察目的:通过随机、单盲、平行对照研究,探究糖尿病痰瘀互结证患者应用荷丹片后临床症状与理化指标的改善情况,分析荷丹片对糖尿病痰瘀互结证及其亚型的疗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本课题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从2021年12月至2022年4月广安门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和病房中收入符合诊断及纳入标准的糖尿病痰瘀互结证糖尿病患者80例,其中40例作为治疗组(常规西医治疗加荷丹片),40例作为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加安慰剂),干预疗程为6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主要疗效指标(FINS、CpS0、FBG、HOMA-IR)、次要疗效指标(TC、TG、HDL-C、LDL-C、SBP、DBP、UA)、一般疗效指标(BMI、腹围)、腹部超声情况、安全性指标(AST、ALT、心电图),评价荷丹片干预糖尿病痰瘀互结证及其亚型的疗效性和安全性。结 果:1.荷丹片改善中医证候疗效评价(1)单项症状积分:治疗前两组症状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前后的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2)单项症状改善率:治疗6周后,治疗组患者胸闷、口黏、肢体麻木、口干、肢体发凉、腹胀、头痛、肢体困重、夜尿频多、便秘症状的改善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悸、头晕、胸痛、失眠、肢体疼痛症状的改善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率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证候积分改善率:治疗组证候积分改善率为77.5%,对照组证候积分改善率为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型证候积分改善率:痰浊挟瘀型证候积分改善率为78.6%;痰瘀互结型证候积分改善率为78.2%;血瘀挟痰型证候积分改善率为66.7%。2.荷丹片主要指标疗效评价两组治疗后IRIO、CpS0、HOMA-I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荷丹片能提高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空腹C-肽水平以及改善胰岛素抵抗程度(P<0.05);两组治疗后FB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FBG达标例数有明显差异(P<0.05),提示荷丹片一定程度上能降低空腹血糖水平。3.荷丹片次要指标疗效评价(1)血脂:两组治疗后TG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荷丹片降低TG水平方面疗效明显;两组治疗后TC、L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C、LDL-C达标例数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荷丹片一定程度上能降低TC、LDL-C水平;两组治疗后HDL-C水平及达标例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荷丹片对HDL-C作用不明显;(2)血压:治疗6周后,治疗组SBP、DBP达标例数略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荷丹片可能对血压有一定影响,但作用不显著;(3)尿酸:治疗6周后,治疗组UA达标例数略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荷丹片可能对UA有一定影响,但作用不显著;(4)脂肪肝:治疗6周后,治疗组脂肪肝患病例数较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治疗组脂肪肝患病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提示荷丹片一定程度上减轻脂肪肝程度。4.荷丹片一般指标疗效评价:两组治疗后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荷丹片降低BMI方面疗效不明显;两组治疗后腹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荷丹片改善腹型肥胖方面疗效明显。5.荷丹片安全性评价:研究期间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 论:本研究结果显示,荷丹片能有效改善糖尿病痰瘀互结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对痰浊挟瘀型疗效最为明显;荷丹片在提高空腹胰岛素水平,减轻胰岛素抵抗,降低TG水平,减轻腹部肥胖方面效果良好;荷丹片同时具有降低FBG、TC、LDL-C水平以及减轻脂肪肝作用;本研究提示荷丹片对HDL-C、SBP、DBP、UA及BMI作用不显著;研究期间未见安全性指标异常以及不良反应,提示荷丹片安全性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