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bla基因型及耐药性检测

来源 :广州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ef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大量使用,细菌耐药已成为世界难题。革兰阴性杆菌产生ESBLs是导致该类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重要原因之一<[1]>。值得注意的是,自20世纪90年代CTX-M型ESBLs首次在欧洲报道<[2]>以来,世界许多地区均有报道而且其基因亚型不断增多,至今已有40余种(http://www.lahey.org/studies/webt.htm)。目前对CTX-M型ESBLs的检测方法还比较有限,本研究首次运用一种全新的方法对CTX-M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基因型进行检测,同时,对产CTX-M型ESBLs菌株的耐药性进行监测分析。 本实验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运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快速检测CTX-M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基因型 目的:运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enaturing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HPLc)技术对已经确认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beta-lactamases,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CTX-M型质粒进行基因分型,探讨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试图建立一种快速检测CTX-M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型的新方法。 方法:利用PCR技术从50株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中扩增出CTX-M型质粒的编码序列,扩增产物运用DHPLc技术进行分析和DNA测序确定其基因突变的类型,最后通过比对二者结果后确定其基因型。 结果:50株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中,有34株扩增到CTX-M型质粒的编码序列共35份(其中1株同时扩增到2份CTX-M型编码序列)。经过DHPLc分析,15份表现为单一洗脱峰,其中有11份与其标准菌株CTX-M-3的相一致;4份与其标准菌株CI-X-M-9的相一致;测序确定它们的碱基序列与各自的标准株亦相一致,不存在变异,分别为CTX-M-3型和CTX-M-9型;20份表现为3种形态各异的异常洗脱峰(双峰和三峰),其中有17份表现为其中一种异常洗脱峰,有2份为另一种异常洗脱峰,有1份为第3种异常洗脱峰,测序结果表明这20份标本与其标准株对比均存在着基因突变,并且DHPLc中异常峰一致的标本均为同一基因亚型,它们分别为CTX-M-14、CTX-M-19和CTX-M-13。 第二部分:产CTX-M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产CTX-M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情况。 方法:采用针对SHV和TEM基因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确定β-内酰胺酶基因型;运用改良三维实验法检测菌株产AmpC酶情况;运用Kirby-Bauer琼脂扩散法进行菌株的药物敏感性测定。 结果:第一部分中的34株产CTX-M酶菌株中有28株同时产2种或2种以上的β-内酰胺酶;产CTX-M酶菌株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呋辛钠、哌拉西林、环丙沙星、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头孢西丁、庆大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曲南、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的耐药率分别是100%(34/34)、100%(34/34)、100%(34/34)、100%(34/34)、100%(34/34)、100%(34/34)、97.1%(33/34)、52.9%(18/34)、52.9%(18/34)、32.4%(11/34)、38.2%(13/34)、76.5%(26/34)、23.5%(8/34)、64.7%(22/34)、0(0/34)、0(0/34);不产CTX-M酶菌株对上述药物的耐药率分别是100%(16/16)、93.7%(15/16)、75.0%(12/16)、68.7%(11/16)、93.7%(15/16)、93.7%(15/16)、56.2%(9/16)、18.7%(3/16)、6.25%(1/16)、75.0%(12/16)、62.5%(10/16)、62.5%(10/16)、37.5%(6/16)、75.0%(12/16)、0(0/16)、0(0/16)。产CTX-M酶菌株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环丙沙星、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水平高于不产CTX-M型ESBLs菌株(p<0.05),对头孢他啶的耐药水平低于后者(p<0.01)。 全文结论: 1.每一种CTX-M基因亚型均具有特定的洗脱峰型,DHPLc可应用于CTX-M型ESBLs的基因型检测,准确性较高,具有简便快捷、经济等特点: 2.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CTX-M基因亚型主要是CTX-M-14、CTX-M-3、CTX-M-9、CTX-M-19和CTX-M-13; 3.产CTX-M酶菌株中绝大多数同时产其他多种β-内酰胺酶; 4.产CTX-M酶菌株比不产CTX-M酶菌株耐药性更高,并且耐药表型呈多样性;产CTX-M酶菌和不产CTX-M酶菌均对亚胺培南或美洛培南敏感性高达100%(50/50)。
其他文献
PET/CT、是以组织器官的解剖结构为基础的功能分子影像设备。它利用特异性分子作为示踪剂,从分子及基因水平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病理变化。F-FDG应用最为广泛的正电子显像药物。它与葡萄糖转运体、葡萄糖激酶的高表达正相关,与细胞的增殖正相关。PET/CT已广泛应用于肿瘤临床,如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期、肿瘤良恶性鉴别、治疗后残留病灶与坏死组织的鉴别、肿瘤复发诊断及疗效评价、原发灶的寻找及放射计划的制定等方
学位
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是导致腰背痛等症状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医学的进步,人均寿命的延长,以及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IDD的发病率显著增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给社会带来沉重的医疗负担.椎间盘的退变开始于髓核的退变,髓核(nucleus pulposus tissue,NP)的退变表现在具有软骨样性质的细胞外基质(extrace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色素性皮肤病,主要见于面部。现在有很多疗法可供选择。我们在局部治疗,口服治疗和程序治疗进行研究。局部治疗是氢醌(HQ),壬二酸,曲酸,维甲酸和皮质类固醇。在口服治疗中,传明酸,Polypodium leucotomos和谷胱甘肽。用于程序治疗,化学换肤(乙醇酸和水杨酸),微针,强脉冲光(IPL),单极射频(RF)和激光。然而,对苯二酚是治疗的黄金标准。黄褐斑中的暗斑是由各种因素引
学位
在结肠直肠癌等耐药性癌症中获得化学治疗药物一直是临床和基础科学研究领域的重点。 通过增强化学治疗剂的活性来鉴定有助于抵抗抗药性作用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是控制这种类型的第二种主要发病转移性肿瘤的最佳治疗选择。作为鉴定的生物标志物的RPN Ⅱ已显示出作为结肠直肠和其他恶性肿瘤的良好生物标志物的阳性结果。 该综述着重于描述RPN Ⅱ参与结肠直肠癌的作用和机制,其基于其表达和与影响细胞增殖,生长,肿瘤发生和治
学位
第一部分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在抑郁障碍中的作用及互作蛋白研究机制  研究背景: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患,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缺失、行为绝望和思维迟滞,严重时伴有自杀倾向。目前全球范围内共有3亿人口罹患不同程度的抑郁障碍,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精神和经济压力。过去半个世纪对抑郁症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了进展,然而对该疾病的评估尚缺乏客观、及时的指标,迄今为止抑郁发病的病理生理机制仍未阐
学位
课题一、雌激素通过激活CD38/SIRT1信号途径促进低氧诱导小鼠气道平滑肌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上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是一种由气道炎性细胞及结构细胞等多种细胞及细胞组分参与,以气道炎症、气道重塑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缺氧被认为是肺部疾病进展的关键因素,例如支气管哮喘、气道阻塞和肺动脉高压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氧。缺氧会刺激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并在气
学位
目的:本Meta分析研究的目的是确定Transtr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与铂类药物与蒽环类药物治疗肝细胞癌-HCC的疗效  方法:使用全球认可的电子数据库收集相关试验,包括PubMed,MEDLINE, Embase,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图书馆数据库,侧重于相关的观察研究和随机对照试验(RCT)。在所有纳入和排除标准之后,对8项研究进行
学位
目的:探讨ARDS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SP-A水平与氧合指数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方法:2012年5月至2018年1月入住我院RICU初次诊断为ARDS患者151例,根据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选取75例进行有创机械通气的ARDS患者,以28天时患者是否存活分为存活组(n=27)和非存活组(n=48)。该研究为横断面研究。记录患者性别、年龄等基础指标;患者入RICU时的APACHEII评
本文对cN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本研究以手术前没有发现颈部淋巴结转移(cNo)的PTC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术中确诊为PTC而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641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以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的PTC病例为实验组,以正常甲状腺组织为对照组,通过基因芯片技术及数据分析比较两者mRNA水平的表达差异;将中央区淋巴结阴性,中央区淋巴结阳性及颈侧区淋巴结阳性的P
学位
目的:  通过对经病理确诊为早期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内膜癌组织进行研究,观察microRNA-182(miRNA-182)和microRNA-152(miRNA-152)在早期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进行对比。研究miRNA-182和miRNA-152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关系,以便对其早期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并作出指导,进而实现对子宫内膜癌的分子靶向治疗。  方法:  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