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叶牡丹提取物介导FAK/PI3K/mTOR信号通路抑制胃癌HGC-27细胞的分子机制研究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o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预后较差,因此寻求高效、低毒、多靶点、副作用小的抗胃癌药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类叶牡丹(Caulophyllum robustum Maxim)又称红毛七,为小檗科红毛七属植物,根状茎粗短可药用,它主要含有生物碱、三萜皂苷、黄酮、甾醇等成分,具有抗肿瘤、祛风通络、活血调经、止痛、抑菌抗炎等效用。主要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胃痛、高血压等疾病的治疗,但类叶牡丹与肿瘤之间的研究甚少,尤其与胃癌的研究尚无报道。我们的前期实验结果表明,类叶牡丹提取物(Caulophyllum robustum Maxim extract,CRME)对正常胃粘膜上皮细胞GES-1的毒性作用小,对胃癌HGC-27等细胞具有显著抑制细胞增殖作用,但其对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影响需进一步研究。局部黏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蛋白表达水平与胃癌、乳腺癌、肺癌等多种癌症相关,FAK介导PI3K/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 TOR)信号通路和MMP、Snail、Vimentin等蛋白表达,在调节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等生物学行为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论文旨在研究CRME对胃癌HGC-27细胞的增殖、迁移、凋亡、自噬、周期等影响及其通过调控FAK、PI3K/AKT/m TOR信号通路发挥抑制胃癌HGC-27细胞可能的分子机制。目的:探讨CRME对胃癌HGC-27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材料与方法:1.材料:胃癌HGC-27细胞由延边大学肿瘤研究中心提供。类叶牡丹由延边大学药学院吕慧子教授鉴定为正品。类叶牡丹提取物(CRME)由延边大学药学院安仁波教授团队提供。2.方法:(1)MTT增殖实验:1)不同细胞密度的正常胃粘膜上皮细胞GES-1及胃癌细胞HGC-27、SGC-7901、MGC-803进行增殖曲线检测,筛选最佳的胃癌细胞及细胞密度;2)用不同浓度的CRME处理HGC-27细胞,检测24h、48h、72h的细胞增殖能力。(2)平板克隆形成实验:用不同浓度的CRME处理HGC-27细胞,检测集落形成能力;(3)划痕愈合实验:用不同浓度的CRME处理HGC-27细胞,检测0h、24h、48h的细胞横向迁移能力;(4)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用不同浓度的CRME处理HGC-27细胞,检测48h的细胞纵向迁移能力;(5)Hoechst33342染色:用不同浓度的CRME处理HGC-27细胞,检测48h的细胞凋亡小体形成情况;(6)流式细胞术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法:用不同浓度的CRME处理HGC-27细胞,检测48h的细胞凋亡率;(7)AO吖啶橙染色:用不同浓度的CRME处理HGC-27细胞,检测48h的细胞自噬发生情况;(8)流式细胞术Annexin PI单染色法:用不同浓度的CRME处理HGC-27细胞,检测48h的细胞周期;(9)蛋白印迹实验:用不同剂量的CRME处理或用慢病毒转染(Sh FAK)或用PI3K抑制剂(LY294002)处理后,检测EMT相关标志物蛋白、MMP家族蛋白、凋亡相关蛋白、自噬相关蛋白、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及FAK和PI3K/AKT/m 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MTT增殖实验:(1)细胞增殖曲线结果显示:GES-1、MGC-803、SGC-7901、HGC-27细胞均在1×10~4/孔细胞密度时呈对数增长,选择最适合的1×10~4/孔的HGC-27细胞进行本论文的研究;(2)HGC-27细胞分别以0μg/m L、20μg/m L、40μg/m L、60μg/m L、80μg/m L、100μg/m L的CRME处理24h、48h、72h,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CRME用药组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受到抑制,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P<0.05或P<0.01);CRME处理胃癌HGC-27细胞48h时的IC50值为41.49μg/m L,故选用0μg/m L(对照组)、20μg/m L、40μg/m L、60μg/m L的CRME进行后续实验;2.平板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CRME用药组的细胞集落形成能力明显受到抑制,且呈剂量依赖性(P<0.01);3.划痕愈合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CRME用药组的细胞横向迁移能力在24h和48h时均明显受到抑制,且呈剂量依赖性(P<0.01);4.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CRME用药组的细胞纵向迁移能力明显受到抑制,且呈剂量依赖性(P<0.01);5.Hoechst33342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CRME用药组的细胞凋亡小体形成的数量明显增多,且呈剂量依赖性(P<0.01);6.流式细胞术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法结果显示:60μg/m L的CRME处理与其他组比较的细胞凋亡率均显著上调(均P<0.01);7.AO吖啶橙染色结果显示:60μg/m L的CRME处理组与其他组比较橙红色酸性自噬泡均明显增多(P<0.01);8.流式细胞术Annexin PI单染色法检测细胞周期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经20μg/m L和40μg/m L的CRME处理后细胞阻滞于G0/G1期(P<0.05),而用60μg/m L的CRME处理后G0/G1期与对照组相比虽有增加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9.蛋白印迹实验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CRME用药组细胞的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而Vimentin、Snail蛋白以及MMP家族MMP9、MMP2的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或P<0.01);(2)凋亡相关蛋白Bax、Cleaved-caspase 9、Cleaved-PARP、Cleaved-caspase 3的表达水平升高,而Bcl-2蛋白表达水平及Bcl-2/Bax降低(P<0.05或P<0.01);(3)自噬标记蛋白LC3II/LC3I、Beclin1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提示自噬体形成增加,而p62蛋白的表达水平也升高则说明自噬流受到抑制(P<0.05或P<0.01);(4)细胞周期G0/G1期相关蛋白CDK6、CDK4、Cyclin D1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而p2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或P<0.01);(5)PI3K/AKT/m 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I3K、AKT、m TOR、4EBP1蛋白的磷酸化水平降低(P<0.05或P<0.01),其相关总蛋白表达水平则无明显变化(P>0.05);(6)FAK信号通路中,FA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降低(P<0.05或P<0.01),其FAK总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7)与对照组比较,HGC-27细胞用Sh FAK慢病毒转染(HGC-27/Sh FAK)组与合用40μg/m L的CRME组的FAK、PI3K、AKT、m TOR蛋白磷酸化水平均降低(P<0.01);而与HGC-27/Sh FAK组比较,合用40μg/m L的CRME组的FAK、PI3K、AKT、m TOR蛋白的磷酸化水平降低更为明显(P<0.05或P<0.01),其相关总蛋白的表达水平则无明显变化(P>0.05);(8)HGC-27细胞用PI3K抑制剂LY294002处理后与对照组相比,FA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而PI3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降低(P<0.01),FAK与PI3K总蛋白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1.CRME具有抑制胃癌HGC-27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诱导细胞凋亡,诱导自噬体形成并抑制自噬流,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抑制EMT的作用;2.CRME对胃癌HGC-27细胞的影响与其调控FAK/PI3K/m TOR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水平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系统评价醋酸阿比特龙治疗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以期为我国临床医生合理使用该药治疗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及Cochrane图书馆,检索时间为自建库以来至2020年12月31日公开发表的关于醋酸阿比特龙治疗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所有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者严格遵循本
目的:探讨叶间裂区域定位法结合CT体表定位在胸腔镜肺结节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胸腔镜肺结节手术定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12月于延边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行胸腔镜肺结节切除术的87名患者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A组采用亚甲蓝染色定位法定位肺结节44例;观察组B组采用叶间裂区域定位法结合CT体表定位法定位肺结节43例。观察组B组定位法:术前患者于CT室以手术体位行
研究背景:皮肤老化是内外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由长期暴露在紫外线照射下而导致的光老化占主要因素,最终使皮肤组织结构完整性降低,正常生理功能被破坏,严重影响“美观”和人们的健康生活。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 derived stem/stromal cells,ADSCs)是成人祖细胞的其中一种来源,它是从脂肪组织中分离提取出来的,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外周血干细胞具有同等多向分化潜能的基质
目的:探讨微细血流成像(SMI)技术、美国放射学会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ACR TI-RADS)分类法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效能。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确定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于本院收治的62名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及SMI检查,按照ACR TI-RADS分类法对结节进行分级。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SMI、ACR TI-RADS分类法单用与联用对甲状腺
目的:分析术前炎症指标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的比值(monocyte/lymphocyte ratio,MLR)、血小板计数和单核细胞的乘积与淋巴细胞的比值(neutrophil*monocyte/lymphocyte ratio,SIRI)、血小板计数(blood platelet count,PL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清蛋白和球蛋白比值(albunmin/globuli
背景:研究表明,在乙型肝炎病毒中的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epatitis B X Protein,HBx)、细胞色素P450家族2亚家族E成员1(Cytochrome P450 2E1,CYP2E1)以及β-连接蛋白(β-catenin)在人类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均具有相关关系,但根据组织分化程度的不同,HBx、CYP2E1及β-catenin的表
目的:对鼓室内注射(Intratympanic Injection,Ⅱ)和耳后注射(Postauricular Injection,PI)糖皮质激素作为初始治疗与补救治疗对于突发性聋(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SNHL)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Meta分析。方法:通过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Cochrane等数据库检索2005~2020年
目的:Ebp1是Erb B3受体的主要结合蛋白之一,具有多种细胞功能包括凋亡、增殖和分化。研究表明Ebp1不同类型的癌症中表达,并在癌症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Ebp1在胃癌细胞中也高表达,但其在胃癌中的确切作用仍不清楚。本研究探讨沉默Ebp1蛋白对胃癌HGC-27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为胃癌的诊断和预后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本实验利用胃癌HGC-27细胞株,用重组慢病毒载体感染72小时观察细胞中
目的:对使用TADA方案(亚砷酸、沙利度胺、地塞米松、维生素C)与其他常规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进行比较,探讨亚砷酸治疗骨髓瘤的疗效,为临床研究和选择治疗方案时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018年间就诊于延边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内科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40例,根据患者使用的化疗方案分为两组,使用TADA方案化疗组20例,其他常规化疗方案组20例,收集两组患基线资料:性别、年龄、ECOG评分
癌症即将成为21世纪的首要死亡原因,根据2020年最新癌症数据表明:肺癌、前列腺癌、结直肠癌和乳腺癌,排名癌症的前四位。其中肺癌根据病理学可以比较细化地分为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d,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小细胞肺癌属于高度恶性肿瘤,最主要治疗方法分别是采用手术和放化疗,但是手术治疗只局限于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