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信息化改革的深入,GIS技术以其强大的空间分析及可视化功能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受到广泛应用。但是也有研究发现,GIS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的应用大多是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学套路僵化,无法突显GIS在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等方面的优势;而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更突出强调学生问题解决、思维转换及合作学习等能力的提升,关注课堂教学的内容载体以及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重视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主动构建知识体系,深化地理思维。这也与课程标准提出的“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这一要求相辅相成。因此,将PBL教学应用于高中地理课程,并使用备受关注的GIS进行辅助教学,将有效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地理学习积极性。本研究根据地理学科特点以及高中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将PBL教学和GIS技术进行有机结合,优势互补,构建了高中地理课堂PBL-GIS教学模式。选取高中地理的具体课程内容,设计PBL-GIS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流程,开展教学实践研究,进行实践结果评价。通过对比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成绩、开展问卷调查及教学访谈,探究学生对于高中地理PBL-GIS教学的态度、课堂参与情况、学习效果等内容,从而评价实际教学效果。本文主要包括以下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通过对文章研究背景、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最终确定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第二部分为PBL教学及GIS技术相关教学理论方法研究,主要通过对GIS技术、PBL教学进行概念界定,相似概念辨析,对比PBL教学模式与其它教学模式的区别,进而总结出PBL教学的特点。第三部分为基于PBL和GIS的高中地理课程教学模式构建,主要从可行性分析、建构内容及实施流程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建构内容包括:具体教学内容的选择、问题设计、教学环节及教学评价。在教学实践中,具体的实施流程包括五个阶段:感知——发现提出现实问题;经验——探究分析、解决问题;批判——小组内部反思;图示化——问题解决并认识知识;创新——小组小结及总结评价。第四部分为高中地理课程PBL-GIS教学案例设计和实践研究,并进行实际教学效果分析,将采用PBL-GIS教学模式的实验班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对照班进行成绩对比分析,通过问卷量表对实验后学生对待该种教学方式的态度、课堂组织策略、课堂参与情况、学习效果四个维度进行调查。第五部分为结论与展望。本研究初步完成了GIS和PBL教学相结合的高中地理教学模式构建,通过实践研究得出该教学方式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研究发现PBL-GIS教学更适合有一定基础的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