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地区及南海北部地壳磁异常与地质构造关系的研究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48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用POMME6.2地磁场模型,计算华南及南海北部地表及15km、25km、50km、100km、200km、400km高度处的7个要素的地壳磁异常,根据磁场的能谱变化,把地壳磁场分成3个波长带来讨论它们对地壳磁场的贡献。分析了各种磁异常分布特征,磁异常与地质构造,重力场,大地热流的关系。结果显示:总强度△F在陆地上主要以负异常为主,异常呈片状和SW走向的条带状分布,海洋以正异常为主,异常主要呈团状和NE-SW方向的条带状分布;Y分量和D分量的异常分布与海洋陆地的分界没有明显的变化,其他分量在海洋和陆地的异常分布都有明显的区别。从△F,△H的梯度变化得出在广东、福建沿海、珠江口盆地等地区磁异常源空间分布较为均匀,埋深较深;在福建西部,江西南部,湖南南部和吕宋岛北部的磁性物质埋藏较浅、分布不均匀。随着高度的增加,总强度△F在桂林东部,南昌南部,福建西部呈团状和片状分布的负异常,快速衰减,说明异常是由地壳浅部物质引起;从福建经过汕头,到珠江口盆地分布的正异常随着高度增加,衰减缓慢,说明异常主要是由地壳中部或者深部物质贡献的。把地壳磁场分成3个波长带后得出,地磁要素分解后谐波阶次在n=16-60阶是由地壳深部物质引起的,谐波阶次在n=61-220阶是由地壳中部物质引起,谐波阶次在n=221-720阶是由地壳中浅部物质引起。在南岭构造带总强度△F异常呈片状分布,在珠江口盆地珠一凹陷表现为负异常,在东沙隆起和番禺低隆表现为正异常;总强度△F和水平分量△H的展布方向与断裂构造走向基本一致。从福州至汕头、桂林至衡阳的负磁异常带与重力异常有较好的对应关系,珠江口盆地—台西南盆地—福建沿海地区的正磁异常带、台湾南部的团状正磁异常也与重力异常有明显的对应关系。水平分量△H在地热值较高和较低的地方主要为负异常,磁倾角△D主要为正异常,在地热最低的娄底地区地磁要素的异常值都较低。p波高速异常区域走向与水平分量△ X,总强度△F分解后谐波阶次在n=61-220阶的图像中条带状异常走向一致,最大正负异常都在p波高速异常区域内。
其他文献
自动化产品的推陈出新是自动化技术发展进步最直接的体现,那么如何在自动化产品更新换代之快的当今,迅速选择出适合自己的产品?如何方便地比较出同类产品的优缺点?如何对这些
该文利用中国数字化地震台网和IRIS/DMC的大量数字化地震面波资料,获得了覆盖密集,分布合理的面波射线路径,运用广义最小二乘非线性反演方法,反演得到了高分辨的东亚大陆及其
场向电流是磁层和电离层耦合的桥梁.研究场向电流发生发展规律对研究磁层和电离层间的电动耦合有重要意义,特别是磁层的能量爆发性的向电离层释放时,场向电流的作用尤为重要.
水危机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之一,战胜水危机不仅要靠科学技术的进步,还要靠明智的战略决策,而正确的理论引导则更为重要.该论文试图以中国城市面临的主要水问题为
该文讨论了水平层状半空间介质中的简正振型计算问题以及振型叠加法在合成理论地震图中的应用问题.在第一部分里,我们推广了陈(1993)采用了Luco和Apsel(1983)的反射透射系数
弓激波位形和磁鞘区太阳风的物理特性是反是映太阳风和地球磁场相互作用重要区域,该文在已有弓激波和磁鞘区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流体力学的进展,尝试了一种
该文采用2.5维MHD数值模拟方法比较系统地研究向面磁层顶在可压缩条件下的瞬时重联过程,在磁层顶边界区,离子惯性长度和电流片厚度的数量级相近,Hall效应必须考虑,该文运用Ha
一个地区的地震活动在一个较长时间尺度上(远大于所研究地震的复发周期),其时间进程可以扭作是稳态泊松过程.以稳态泊松模型为基础,基于现代地震活动资料,根据地震震级频度关
今年是石破天惊的《雷雨》问世80周年。整整20年前,我曾在当时的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排了一出没有鲁大海的《雷雨》,这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因为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一个剧团、一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