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东地区西周考古学文化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aj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所指的汉东地区包括湖北省境内汉江及其支流唐白河以东,长江以北地区。该区域为南北交通要冲,西周时中原、淮夷和越文化在此交汇,同时它也是西周王朝顺汉水而下向南方发展的第一站,战略位置十分重要。50年代开始汉东地区陆续发现了一系列西周时期的遗址和墓葬,但缺乏系统梳理,弄清这一地区西周考古学文化的面貌,对于探讨南北文化交流、西周王朝对边疆的经略方式以及楚文化渊源等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是对汉东地区西周时期考古学文化进行的综合研究,全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介绍了研究的时空范围,对以往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作了回顾,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第二章运用考古类型学和地层学结合的方法,对汉东地区典型陶器进行了分析,作出了分期和年代推断,从而建立起了该地区西周时期的陶器编年序列。这一序列仍然不完整,主要体现在西周中期遗存较少,部分典型陶器的演变谱系存在缺环,这都有待于今后的工作来补充。汉东地区西周考古学文化大体分为三期六段,虽不断有外来文化融入,但总体上仍为一脉相承的整体,它具有一套独特的陶器群,器类以鬲、钵、盂、豆、甗等为主,红、褐陶所占比例较大,后期黑陶和灰陶的比例上升,纹饰上流行绳纹,并多为弦纹所切,陶鬲足跟多是二次包制的柱足,极富特色,上述特征兼具南北风格,对其后的楚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  第三章对陶器群进行了文化因素分析。根据陶器中文化因素空间分布上的差异,将汉东地区考古学文化划分为涢水类型和吕王城类型,前者陶器中文化因素较为单纯,与周文化联系密切,后者土著色彩浓厚,文化因素构成也更加复杂,与江淮和江南地区的共性值得重视。从时间上看,汉东地区陶器群中的周文化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减少,西周中期以后即发展成一种特色鲜明、独立性较强的地方文化。  第四章结合铜器铭文和文献资料对昭王南征、鄂国兴衰、曾国崛起等历史事件进行了梳理,并认为它们与陶器中文化因素的变化呈现出一定的契合性。西周早期,汉东地区陶器群面貌与关中地区基本一致,而且发现了不少青铜器,反映了西周王朝曾经对此地实行过强有力的统治;西周中期,陶器中周文化因素锐减,陶器的土著化倾向加剧,独立性增强,而这恰好与昭王南征失败的历史事件相印证;西周晚期,在土著化的陶器中又增加了不少中原因素,周文化影响加强,可能与西周晚期灭鄂后分封南土诸国有关。  第五章在前面建立的时空框架的基础上,对三个专题进行了探讨。第一节,对枣阳毛狗洞遗址的年代作出了修订,从出土陶器的形制来看其年代约为殷墟四期,联系在安徽、江西等地发现的包含先周文化因素的陶器,推测先周时期周人已经开始南下经略江汉,以往对灭商前周人势力的估计过低,这是在商周考古中需要重新考虑的问题。第二节探讨了汉东柱足鬲的问题。柱足鬲是西周时汉东地区的典型陶器,它是北方鬲文化和南方鼎文化结合的产物,大约在西周早期柱足鬲就在南阳盆地产生,至西周中晚期流行于汉东。柱足鬲产生后向东、西两个方向传播,广泛影响长江中游地区,在春秋时期汉东柱足鬲发展为典型楚式鬲。江汉地区出现两次包制的柱足鬲,标志着汉东地区自身文化特色的形成,自此汉东地区与关中的陶器文化分道扬镳,向各自的方向演进。认清西周时汉东已经开始流行柱足鬲,有利于突破以往“楚式鬲”概念的限制,更好地探索楚文化的渊源。第三节将目光置于青铜折肩鬲这一器物,对它的发生、演变、传播和消亡过程进行了研究。青铜折肩鬲中包含了三种文化因素,是汉淮地区的居民吸收了东夷、周式铜鬲特点,再结合本地陶器文化进行的再创造。青铜折肩鬲产生后成为汉淮地区诸国共同的青铜礼器,经常作为媵器、赠品等出现在其他地区。以上两种器物是南、北文化交融的产物,体现了汉东地区考古学文化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从效果转化的角度,分析了目前环保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加强环保培训转移效果的途径,对全面提升环保培训质量、增强公众环保意识具有重要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环保培训 转移效果 建议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是党的十八大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在普遍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的基础上,建设一支有责任感、素质高的环境保护队伍,是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正式招收、培养博士生,是新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步伐,我国博士生教育经过学习、借鉴国外培养经验,建章立制,逐步试点扩大,积极发展等阶段,到20
交互式虚拟古建筑是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本文主要介绍交互式虚拟古建筑发展的现状、设计实现的过程,并对交互式虚拟古建筑系统的特性进行分析,最后总结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
《皇清经解》是阮元于道光五年至道光九年间所编辑的一部经学丛书,收书一百八十余种,一千四百卷,为清初至道光间经学著作之总汇。《皇清经解》在清代有多种版本,后人又编有《皇清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汉代私学研究是中国教育史上一个重要课题,历来为研究者们所重视。本文从历史学、社会学、教育学、文献学、人文科学等多学科视角,对汉代私学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探讨和研究。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本文研究的中心是以汪精卫为首的国民党“左派”团体的思想路线与政治活动,以及追随“左派”参加革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群体。将汪精卫、国民党“左派”、与“小资产
学位
研究双模高Q腔场与Λ型三能级原子在大失谐条件下相互作用(即含交流斯塔克位移的非简并拉曼过程)模型的腔场谱.给出了腔场谱的计算公式和原子初态处于激发态而光场处于双模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