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油管电弧切割技术及切割装置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den1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油田开采的发展,全国各地油田井下油管的变形、错断等现象也逐年增高。为了满足修井的需要,出现了很多不同的新工艺、新工具。其中油管切割是比较有效的方式,最大限度的切断油管,同时为后面的打捞工作做好准备。因此本文针对井下油管切割进行了深入的理论与实验研究,研发出一套井下油管电弧切割装置,并总结出一种适合切割井下油管的工艺方法,取得了一些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的成果。本文围绕国内外井下油管的切割技术和切割工具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基于电弧切割的井下油管切割方法,利用电极与油管之间的电弧放电产生的高温来熔化被切割材料形成切口。与传统的切割技术相比,电弧切割技术无机械切削力、切割效率高、电极损耗低。研制了一套结构紧凑、可实现井下油管电弧切割的机械系统。主要包括上扶正机构、旋转机构、进给机构和下扶正机构等。对上、下扶正机构的尺寸和电极的有效长度进行了计算,对旋转电机的输出扭矩进行了校核。同时电机采用磁力驱动密封的方式,实现了井下电机的密封和过载保护。开发了基于STM32单片机电弧切割装置的控制系统,主要包括切割电源、主控制系统和检测系统三部分。实现了切割工具的下放控制、旋转控制、电极自动送进控制、电源引弧控制以及辅助功能控制等;研究提出了基于对切割电压和电流实时检测的电极运动控制策略;同时设计了引弧电路、间隙电压检测电路、电流检测电路和显示电路等。建立了基于热传导理论的电弧切割油管的温度场模型,利用高斯热源对油管切割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切割速度、电极直径和切割电流对电弧切割温度场分布的影响规律,确定了最优的切割参数并模拟了最优切割参数下的切割效果;同时分析了割缝内径、外径和径向上各节点的温度时间变化历程。搭建了油管切割实验装置,探究了电弧切割技术的工艺实验,研究了工作介质、电极材料、电极极性等参数对电极损耗率和电极利用率的影响规律;同时分析了不同切割参数对割缝形貌和电极形貌的影响。然后对3-1/2in的油管进行了切割实验,结果表明,该电弧切割方法切割效率高、切割效果良好。
其他文献
随着陆地和浅海油气产量的逐渐下降和开发难度的增大,深水油气资源的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深水钻完井作业是一项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的系统工程,一旦发生事故,不仅会延误工时,耽误作业进度,造成经济损失,严重的还会导致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有资料统计,约80%的事故都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因此开展深水钻完井作业过程中不安全行为的研究,对减少事故、保障作业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首先调研了事故致因理
随着国内物性较好的油气藏开发进入中后期,陆上和海上具有巨大开发潜力的低渗致密储层油气资源成为了焦点。压裂水平井是开发低渗致密储层的有效手段,利用水力压裂技术对储层物性进行改造,减小地层渗流阻力从而提高低渗储层的经济效益。由于储层中裂缝形态复杂,并且天然裂缝的存在往往导致储层各向异性,解析法和基于结构网格的数值模拟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生产实际的要求,因此开发针对裂缝性储层的数值模拟器具有深远的意义。基于
气体水合物是一种固态晶体,其由气体客体分子与笼状结构的水分子组成,主要形成于高压低温的环境条件下。气体水合物不仅仅是一种储量巨大的潜在能源,其在深海钻采以及管道运输中也会造成管线的堵塞,从而威胁油气工业的生产安全。因此人们迫切地需要探明水合物成核机理以便更为深入地研究水合物抑制剂的微观作用,从而更高效地防治水合物的形成。动力学抑制剂作为一种高效、低剂量的添加剂,它的前景极具潜力,而对它作用机理的研
天然气水合物流动障碍是威胁深水油气资源高效开发的关键问题之一。地层产出流体在经过简单脱水后仍含有大量水蒸气,输送过程中系统内过饱和流体中将有自由水冷凝析出,与管内天然气结合生成水合物并附着于管壁,形成水合物流动障碍,影响深水输气管线作业进程,威胁作业安全,需要针对深水输气管线生产过程中水合物流动障碍形成机制和演化规律进行深入分析。本文以深水输气管线生产过程为工程应用背景,考虑到水合物相变热、管壁水
我国海上超低渗油藏储量丰富,但由于储层致密、孔喉细小,在其开发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表面活性剂具有优异的界面性质,可用海水配置,依靠其渗吸排油功能可有效开发这类储层。动态渗吸是在有外界流体流动下的渗吸现象,在基质和裂缝中广泛存在,其微观油水运移特征是表面活性剂在海上超低渗油藏应用的重要理论基础。本文首先利用核磁共振T2谱图和压汞曲线,获得了横向弛豫时间与孔喉直径的对应关系,再结合低场核磁共振仪器与岩
旋转导向钻井技术在定向井、水平井、丛式井等油气田开发井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相比于滑动导向钻井技术,具有钻速快、摩阻小、井眼轨迹光滑、可实现精确闭环控制等的优点,但其主要技术被国外石油公司垄断,国内对它的研究距离国外成熟技术还有很大差距,且有关旋转导向技术与小井眼钻井技术的结合,国内研究甚少。故加大旋转导向技术研究,对突破国外技术封锁、强化我国油气田开发意义重大。通过国内外文献资料的调研,比
碳纤维抽油杆具有其特有的优势,目前油田中使用的有杆抽油系统普遍采用碳纤维抽油杆,而游梁式抽油机作为有杆抽油系统最主要的地面设备,寻求两者的配套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本文以有杆抽油系统为基础,抽油杆采用碳纤维抽油杆,以常规游梁式抽油机为铺垫,进行其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对应用碳纤维抽油杆的游梁式抽油机进行仿真并分析仿真结果,充分挖掘应用碳纤维抽油杆之后游梁式抽油机各主要结构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以仿
油气生产测试过程中,深水低温环境容易引起蜡沉积现象的发生,影响作业正常进行,增加作业成本和风险,严重时可能导致蜡堵塞事故,这大大增加了含蜡原油开发的难度和风险。因此,开展对深水油井井筒蜡沉积规律的研究,对保证含蜡油井测试、生产等工作的安全高效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深水油井生产测试工况,构建了考虑蜡沉积的井筒温压场计算模型,进行了垂直管道内气液两相流蜡沉积实验,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垂直管道气
管柱系统是海洋石油装备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海洋油气开采工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运行也受到了复杂的海洋环境的考验,深水管柱结构的涡激振动(vortexinduced vibration,VIV)则是造成其疲劳失效的主要原因,关于流场和涡激振动方向的研究虽然持续了上百年,但如何能快速精确求解流场至今仍未能得到解决。本文采用BP神经网络学习训练的方法直接重构了圆柱绕流中求解流场的方法,得到求解流
针对钻杆螺纹特殊结构缺陷的检测需求,引入交流电磁场检测(Alternating Current Field Measurement,ACFM)技术,建立基于ACFM钻杆螺纹缺陷仿真模型,分别仿真螺纹齿顶横向贯穿缺陷、齿顶纵向缺陷、齿内侧纵向缺陷、齿根纵向缺陷以及自然点蚀缺陷周围电磁场的畸变规律,研发基于高灵敏度隧道磁阻(TMR)传感器的螺纹缺陷ACFM检测探头,借助MATLAB和Lab VIEW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