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业绩评价研究

来源 :中央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q_eeq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以来,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迫使企业不但要关注当前的生存,更要重视未来的发展,必须具有战略眼光和长远的战略目标,这一切都促使了战略管理由理论迅速走向实践。决定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最根本因素是其战略是否正确,以及企业的管理层是否出色地实施了这种战略。战略业绩评价是企业战略执行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评价所形成的反馈信息,可供企业管理层适时地修正和调整企业战略。传统的以财务指标为核心的业绩评价体系已经无法适应现代企业战略管理控制的要求,必须构建一种将企业的关键业绩指标与战略规划过程紧密结合的业绩评价体系,并使业绩评价体系与企业的战略目标体系相配套,面向企业的未来和全局,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有效的支持。   西方国家业绩评价理论与方法的沿革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成本业绩评价阶段、财务业绩评价阶段和战略业绩评价阶段。标准成本制度的产生和差异分析系统的建立是成本业绩评价发展的高峰,业绩评价首次将事后核算与事前预测和事中控制相结合,初步实现了对成本的控制,大大促进了劳动生产力的提高;财务业绩评价阶段最具代表性的评价体系是杜邦分析系统,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以财务业绩衡量作为业绩评价的主导方向;战略业绩评价阶段是多种创新业绩评价模式层出不穷的时期,先后出现了业绩金字塔、平衡记分卡、经济增加值和业绩棱镜等颇有建树的业绩评价模式和方法,至今这些模式和方法在企业战略业绩评价实践中仍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并在实践中不断理论界和实务界加以完善。   中国的企业业绩评价实践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先后经历了以产品产量和企业产值为核心的业绩评价时期、以产值和利润率为核心的业绩评价时期、以经济结构和经济效益为核心的业绩评价时期、以社会贡献为核心的业绩评价时期和和以企业整体绩效为核心的业绩评价时期。但是,在中国企业业绩评价与管理实践中仍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包括(1)企业的战略制定与战略执行相脱节。(2)企业各部门之间沟通不利,造成相互独立、各自为政的状况。(3)企业仅仅关注财务指标,注重短期效应,忽略了非财务指标的作用。(4)信息技术和量化指标的应用,并不能够保障企业得到可靠的运营成果,企业文化的建设仍存在很大空缺。(5)企业信息不统一,缺乏分析环节和和整体性研究,难以从信息中得到需要的资料。   本文就战略业绩评价体系的构建问题展开了研究。通过研究,揭示规律,建立科学、实用的战略业绩评价体系,为转型过程中的中国企业战略制定者和战略实施者提供信息,帮助企业更好地实施战略导向的管理控制,使企业的战略制定者、战略实施者、内部组织单元和企业员工的目标和行动最大限度地协调一致,以提升和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本研究要达到的根本目的。企业战略业绩评价是管理会计的一项内容,涉及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市场学、人力资源管理等学科。在研究中,本文利用文献研究、比较与分类、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实证研究等方法,对企业战略业绩评价问题进行综合性探讨。本文的研究步骤、主要结论、特色与创新点可概括如下:   第一,战略业绩评价的概念界定和研究现状。本文澄清和界定了企业战略业绩评价的相关概念,明确了战略业绩评价体系在战略管理系统中的地位,探讨了战略业绩评价的产生背景,并对国内外战略业绩评价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归纳和评述。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外战略业绩评价的研究可以划分为这样几个重要方面:(1)对业绩评价信息作用或职能的研究;(2)以财务指标为主的业绩评价模式--控制观;(3)综合应用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战略业绩评价模式--整体观。每一方面的研究都涉及到业绩评价的作用、评价系统设计、业绩评价系统模型和对组织的影响等内容。我国学术界对企业业绩评价的理论研究在大量借鉴国外最新成果的基础上,已经基本与国际同步。   第二,理论基础研究。战略业绩评价体系是建立在一系列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基础之上的。委托代理理论明确了业绩评价的目的;利益相关者理论确定了评价的出发点;控制理论表明,企业战略业绩评价系统既是战略管理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又是一个完整的控制过程,是反馈控制、同期控制和前馈控制的有机结合;权变理论要求战略业绩评价体系突破传统静态业绩评价模式的局限性;行为科学理论要求战略业绩评价将人的因素放更为重要的位置上;激励理论对战略业绩评价体系的科学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战略管理理论既是战略业绩评价的理论基础,又能够引导企业将业绩评价系统纳入战略管理的过程当中,利用评价机制促成企业整体长远战略目标的实现。   第三,战略业绩评价主体、评价客体和评价目标。战略业绩评价体系由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目标、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评价报告七个要素构成。在评价主体的定位方面,本文比较了以出资人为核心的单一主体观和涉及众多利益相关者的多元主体观产生的背景和特点,指出将评价主体集中化的必要性。鉴于略战业绩评价以企业的战略目标为核心,是一种基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活动的评价控制过程,因此,战略业绩评价的主体应定位为企业内部战略制定者和实施者,是考虑其他利益相关者需要的内部评价主体。在评价客体定位方面,分析了企业整体业绩、部门(或单位、团队)业绩和个人业绩三层面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界定了本文对评价客体的研究重点--企业战略在企业整体及企业战略业务单元中运行的过程和结果,并着重分析了战略业务单元作为企业战略运行载体的特点。战略业绩评价的目标包括关键成功要素的确定、提供业绩指标完成情况的比较信息和提供战略控制与协调方面的信息。   第四,战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总体框架的设计。战略业绩评价指标的质量特征包括相关性、准确性、可理解性和及时性四个方面;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包括目标一致原则、权变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和均衡互补原则,它们是确保指标体系达到其质量要求的基本原则。本文提出的财务与非财务指标、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先行指标和滞后指标、内部指标与外部指标的均衡互补是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的创新表述。战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总体框架应满足可控性和完整性的要求,并根据企业的控制结构进行分层。本文设计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总体框架。财务指标以经济增加值(EVA)为起点,结合传统财务指标,共计22项;非财务指标分别反映了企业的客户和市场能力、内部业务流程、员工及创新能力、公司治理能力、与政府、社区关系及供应商关系等六个层面,共计46项指标。这个指标体系总体框架为企业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了参考。本文进一步定义并说明了各项具体指标,并对重要指标在使用上的利弊进行了诠释。   第五,战略业绩评价标准的确立。战略业绩评价标准设计的原则包括目标引导性、可接受性、激励性、相对精确性和动态性。业绩评价可用的标准包括历史标准、预算/预测标准、经验标准、行业标准和竞争标准。战略业绩评价标准的建立应以企业的战略目标和战略规划为出发点,以评价指标体系的关键业绩指标为框架,针对本企业的历史数据、同行业相关数据和竞争对手关键资料的分析,结合对本企业内部组织背景及资源和能力的分析,对影响企业业绩的关键业绩标准进行预测,形成以战略目标为导向、以预测方法为核心、根据企业竞争环境和自身背景的变化随时进行调整的业绩评价标准体系。   第六,战略业绩评价方法的选择。战略业绩评价方法上的选择是综合评价方法,即以多元指标体系为基础,在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结果之间建立一定的函数关系,通过计算每个指标的实际值,根据函数关系得出评价结论。综合评价方法对定量指标可采取综合指数法或功效系数法进行计分,对定性指标可采取综合分析判断法(因子赋值法)计分。综合评价方法的难点在于指标趋同化处理、指标无量纲化处理和指标权数的确定。本文尝试建立一种基于粗糙集理论和熵权法的综合评价模型。粗糙集法和熵权法的共同优点是它们克服了以前模糊评价中的评价人的主观性,它们均无需进行专家打分,克服了主观方法对指标筛选和权重确立的主观随意性,从而保证客观地反映指标间的现实关系,提高综合评价的有效性。粗糙集法在指标属性约减方面具有较强的功能,但在指标赋权方面尚不够成熟;熵权法的计算技术较为成熟,利用电子化的计算可以方便地得到客观的评价结果,并容易估计出评价结果的准确程度及误差大小,但它的缺陷在于对给出的指标没有进行有效的删减。本研究为了扬长避短,采取的评价模型首先利用粗糙集法对指标体系进行约减,将一些影响较小或者意义不大的指标予以删减,以提高评价指标的可控性;然后再采用熵权法对筛选后的指标进行赋权。   第七,基于粗糙集和熵权法的综合评价模型实证研究。本文选取了50家家电信息行业的上市公司2005年年报提供的公开信息,计算有关财务和非财务指标,先进行离散化,然后利用粗糙集进行指标的约减,再利用熵权法对各指标赋权,最后根据计算结果对这50家上市公司进行排名,以验证评价模型的客观性和有效性。通过模型的运算和对结果的分析,本文认为,该综合评价模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将粗糙集法和熵权法相结合,并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共同纳入该综合评价模型进行计算和分析,是本文的创新点之一。   第八,中国企业应用战略业绩评价体系的环境研究。本文全面分析了中国企业战略管理外部和内部环境的特点,对企业在变化的政策环境、不确定的市场环境和各种组织内部挑战面前如何制定和实施战略进行了综合的论述。战略制定的关键在于把握SWOT分析、品牌定位和价值定位三个关键因素,战略实施的关键在于解决好组织构架的整合,消除组织壁垒、改进业务流程,并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和员工技能的开发。研究的结论是,依据战略业绩评价体系整合战略管理框架,能够优化战略制定过程,协助战略的有效实施,并将战略制定与战略实施有效结合起来。   第九,战略业绩评价体系在中国企业应用的建议。本文对战略业绩评价体系在中国的应用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1)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不同类型的中国企业,应根据自身生命周期的特点,选择评价指标,并根据需要调整指标的权重;(2)公司治理结构对企业战略业绩的提高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理人的激励问题和社会责任;二是如何构建合理的企业内部领导体系,确保关键人事安排和重大决策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企业应充分认识各公司治理主体对战略经营业绩的各种影响,力图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利用激励报酬机制,提升经理人业绩;(3)新时期的组织结构设计更加重视增强组织对环境的适应性和应变能力,作为战略管理系统中信息反馈机制的业绩评价系统也必须由提供事后的财务信息为主转向提供事前、事中和事后的财务与非财务综合信息。运用战略业绩评价体系在企业内部建立协调的纵向和横向联系,在不同的组织结构下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4)企业文化的四大特征--适应性、使命、参与性和一致性,对企业的业绩影响重大。利用企业文化测评的结果可以达到很多有价值的目的,企业文化测评能够揭示组织文化变革与企业战略经营业绩之间的联系,有助于企业建设以人为本、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因而成为一项重要的战略管理工具。   本文对企业战略业绩评价系统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有许多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包括:(1)对于评价结果的分析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提升战略业绩评价体系在企业的实用价值。(2)在运用粗糙集法和熵权法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方面,应进一步扩大样本公司指标的范围,并通过对企业进行实地考察,以获取更多的第一手资料,尝试将客观方法与主观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争取推出实用性更强、更具说服力的综合评价模型。(3)鉴于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在企业价值创造中的作用正在日益增强,未来的研究应在将智力资本纳入战略业绩评价体系的同时,考虑如何将其量化,并运用对智力资本的评价揭示价值创造的过程,体现以人的发展为主体的战略管理思想。(4)对于如何将战略业绩评价与企业的激励机制相结合,特别是如何解决特定评价标准下的激励机制设计问题,仍存在着很大的研究空间。(5)对于建立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的业绩评价体系的研究方兴未艾。如何使企业战略业绩评价体系的设计符合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内涵,建立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多目标评价体系,也将是一个前景广阔的研究领域。
其他文献
中国政府对于本国经济一直以来都有着非常强的影响力,并且如众所学者所认同的那样,即便是中国的对外开放以及国有企业改革也并没有弱化政府对于本国经济的干预。  近些年,私营
1 前言rn古代社会精英阶层或上层社会的人们在活着的时候享受了物质方面的荣华富贵,满足了自己精神方面的欲望.这些人和普通百姓是不同的,他们的欲望是无限的,对自己生前的享
期刊
目的:观察和分析脂联素(ADPN)及脂联素受体(adipo 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病例组,选取30例良性乳腺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
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在省委和各级党委一元化领导下,我省卫生战线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斗争步步深入,卫生革命蓬勃发展,形势一派大好。在批邓、反击右倾翻案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民营企业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经济力量。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发展与实践有力证明,我国创造、培育、发展、崛起的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与新的
我们“穷棒子”之乡遵化县的五十八万人民热烈庆祝华国锋同志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热烈庆祝粉碎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四人帮”篡党夺权阴
道德教育以什么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或者说教育者以何为依据对受教育者进行道德教育?这个问题如果不搞清楚,对于教育者来说会带来许多迷惑与困扰的,当然也难以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本文试图通过对道德学习的探讨来阐述上述问题。  一、道德学习的内涵与特征  1.道德学习的内涵  道德学习是个体通过习得特定社会所公允的道德规则和行为方式,借助主动性的实践与体悟,形成并完善道德知识经验积累与行为修炼的人生历程。它
1 缘起rn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1].始于2016年的上海深化二期课改是上海市从1988年开始
期刊
英语翻译是中西方深度交流的工具,在国际交往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地位,表面上看英语翻译是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的互译,是语言符号的替换,实际上翻译时必须是结合文化背景,才能
此文简单介绍了5G通信技术及物联网技术,详细分析了5G通信技术的优势,并研究了物联网形势下的5G通信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