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队体系中脱离的身体表象 ——以井上靖《一个士兵的死》《枪声》为中心

来源 :北京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7889620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作家井上靖自1949年获得第22届芥川龙之介文学奖后,辞去大阪每日新闻报社工作,专心写作,成为日本文坛的流行作家。在中国,井上靖的作品,如《敦煌》等历史小说深受读者喜爱,井上本人曾作为日本访华代表团的一员于1957年10月到访中国,其后担任中日文化交流协会的顾问,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日两国文化等方面交流作出贡献。同时,井上靖本人也曾在抗日战争期间作为侵华日军的一员来到中国华北。在井上本人创作的作品中,也有与以这段从军经历为题材进行艺术创作的小说,如与获芥川奖作品《斗牛》同时期发表的短篇小说《一个士兵的死(「ぁる兵隊の死」)》以及1951年发表的《枪声(「銃声-」)》。2008年,井上靖的手记《井上靖中国行军日记》在井上靖夫人逝世后作为井上靖研究的新资料被重新发掘,其中,还出现了一篇井上靖未发表的草稿《撤离途中(「後送途上」)》。由于《一个士兵的死(「ぁる兵隊の死」)》和《枪声(「銃声」)》之间人物与井上靖本人的相似性较高,角色之间也有一定的共性。加之,在2008年发现的资料中,草稿《撤离途中(「後送途上」)》从成文格式、情节设置与《枪声》十分相似,且发表时间为《一个士兵的死(「ぁる兵隊の死」)》和《枪声(「銃声-」)》之间。由于草稿的发现,将两个文本放在一起阅读,对井上靖关于战争的书写能够得出一个较为连贯的结论。因此,按照发表时间顺序,本论文首先对《一个士兵的死(「ぁる兵隊の死」)》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草稿《撤离途中(「後送途上」)》的分析,进一步考察《枪声(「-銃声」)》这个文学文本并对其进行分析。本论文主要聚焦于生病的士兵的身体这一表象,从而揭示文本通过对被军队边缘化的病弱士兵的非正常死亡进行描写,旨在表达的军队中的弱者所发出的微弱的告发这一主题。论文主要章节构成如下:第一章以《一个士兵的死(「ぁ る兵隊の死」)》文本分析为主,通过对主人公小杉一等兵的人物形象分析,最终引出对军队组织所内涵的暴力性问题的探讨。第二章在第一章的基础上,对《枪声(「銃声」)》的文本进行分析,同样对人物进行分析的同时,试图抽离出两篇作品主题上内在的联系。第三章则重新回到宏观视角,将两篇作品放回井上靖文学以及战后文学的文脉中,并尝试对其定位。通过本论文的考察,《一个士兵的死(「ぁ る兵隊の死」)》和《枪声(「銃声」)》中均存在由于病痛而被军队边缘化的、弱小的士兵的形象。这些士兵由于军队命令不得不参与严酷的行军,被病痛折磨,最终在生与死的中间点上选择死亡来企图对军队的暴力性机制进行一种控诉。通过这些弱小士兵的视点来看,《一个士兵的死(「ぁる兵隊の死))》和《枪声(「銃声」)》这两篇作品不仅仅是作家战争体验的一个映射,抑或是作家战后新的出发的隐喻,而是在其中存在一种对军队抹杀个性的暴力机制做出的控诉。这种控诉同时也是井上文学内潜藏的一种声音。同时,这种以“病弱士兵”为焦点的描写方法,不仅止于井上靖文学,甚至与战后文学的解读也是密切关联的。
其他文献
受语言结构和文化差异的限制,译文在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翻译损失,给读者带来一定困扰。翻译补偿作为解决翻译损失问题的一大工具,可以将原文隐藏的信息尽可能完整地传达给读者,以帮助目的语读者得到与源语读者的等效反应。这篇翻译文本摘自英国历史学家哈罗·特默帕理(Harold W.V.Temperley)的著作History of Serbia(《塞尔维亚史》),作者从地理、政治和军事等多方面讲述了塞尔
本翻译报告以笔者所进行的《培养模型思维》模拟汉译项目为基础,探讨了该书的汉译难点以及策略。在笔者翻译这本书的过程中,该文本含有大量的名词化现象,如何处理名词化现象的汉译成为笔者最大的困难。本报告所探讨的名词化现象翻译难点主要分为三大层面:词汇层面,短语层面以及句子层面。其中词汇层面分为:(1)动词名词化的翻译难点;(2)形容词名词化的翻译难点;短语层面为:(1)隐性动宾关系的名词化短语翻译难点;(
我国城乡结合部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存在较多“留守青少年”等问题,同时青少年犯罪问题相对城市中心地区更为常见且复杂。社区矫正作为我国新兴的非监禁式刑罚手段在城乡结合部的发展也相对滞后。同时,城乡结合部居民的文化素质相对主城区较低,因此城乡结合部的社会力量在参与青少年社区矫正过程中也困难重重。本研究基于福州市长乐区城乡结合部的特殊地域特征,结合社会资本、社会资源与社会支持理论,通过查阅相关文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农村的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并逐渐受到广泛的关注。2018年2月颁布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正式拉开农村环境整治的序幕。本文依据国家—社会分析框架与帕森斯社会行动理论,采用定性研究方法,通过对关中地区Y村环境整治过程的实地调查以及对该村庄环境整治主体的深度访谈,详细分析了在国家—社会情境中,基层政府、村干部、村民三方参与
本口译实践报告基于作者对“国史通鉴”栏目的模拟汉英交传。该篇材料中诸多用典是译者在进行交传时遇到的最大难点。中国现代语言学家王力先生将用典分为成语和典故,基于此本报告将难点进一步分为两类:一是在成语翻译中,隐含意义难以快速准确传达。二是在典故翻译中,其文化背景信息难以恰当处理。当代法国翻译理论家达妮卡·塞莱丝柯维奇(Danica Seleskovitch)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了释意理论,对口译及其
本笔译报告所选材料为恩古吉·瓦·提安哥的自传《造梦者的诞生:一个作家的觉醒》前三章。该文本属于文学作品,语言生动,情感丰沛。笔者在翻译实践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在译文中再现后置定语的深层表意功能。英语后置定语在构成上比汉语后置定语更加多样化,使用也更加广泛,加之英语后置定语在文学作品中的表意功能更加丰富并常常隐含于深层语法结构中,因此给笔者的翻译造成了较大困难。根据后置定语的具体表意功能,笔者将本
这次毕业设计创作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如何将传统坐椅素材和青花装饰艺术结合在一起,尝试将家具元素与现代青花装饰相结合,用正方形构图绘制一个生活场景,不再是单一的花鸟构图;运用青花分水技法将浓淡不一的钴蓝色块把画面的节奏和虚实关系表现出来。通过在图书馆查阅有关传统家具的资料,在这些理论和图片等知识的累积下,有助于本人在作品的创作实践中表现除画面表层以外所赋予的思想内涵。本篇论文主要探讨的是以陶瓷为主要创作
本报告选择企业家和专家之间以“一带一路战略、新机遇、新发展”为主题的圆桌会议发言作为模拟汉英交替传译的材料。该会议旨在提升“一带一路”沿线新兴企业的竞争力,并邀请多位成功企业家与观众分享他们的发展经验和商机。在该模拟的汉英交替传译中,发言人在发言过程中冗余相对频发,虽总体不影响说话人意义传递,但给现场译员带来了一定的口译表述困难。此次口译项目实践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正是源发于此,主要涉及语义和语境两个
中国典籍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展现了中华民族数千年以来的文化发展。它既是中国人民生活与智慧的结晶,也是传承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闲情偶寄》是中国典籍中的灿烂瑰宝,如何将书中蕴含的文化内涵有效准确地译入目的语文化,使目的语读者进一步理解并接受中国文化,对中国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文化语境理论为指导,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探讨和论述了《闲情偶寄》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法。在翻译过程中,本文
本项目文本为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在2016年12月2日出席南华早报中国年会时所作的演讲“当东方遇见西方”,本口译项目对此进行了模拟汉英同声传译,并就口译过程中的难点与应对策略撰写本口译报告。该演讲有多处语义缺省的现象。语义缺省是一种特殊的省略现象,在形式上表现为语义空位。语义缺省现象在中文演讲中十分常见,因为中文是具有弹性的语言,演讲者可用较为经济的语言高效地产出语义。但是对于英语听众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