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壁筒车削颤振监测方法及其表面形貌特征分析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qimeng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薄壁筒类零件具有重量轻、结构紧凑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能源等领域。这类零件具有刚性低等特点,加工过程中工件与刀具之间极易产生强烈的自激振动(颤振),使得工件表面产生振纹,严重制约加工质量和生成效率。开展薄壁筒类零件切削颤振监测方法及其表面形貌特征研究,对于保证其加工过程的稳定性、控制表面质量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针对薄壁筒零件的车削颤振问题,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首先,分别建立薄壁筒在静止状态和旋转状态下的动力学方程,得到工件在不同状态下的振型变化规律以及固有频率的变化规律。对比梁的振型,薄壁筒振型可用周向波数和轴向半波数表示。相比于静止状态而言,旋转态薄壁筒固有频率会发生分叉现象,这是由于旋转态下的工件存在柯氏效应,导致了固有频率的变化。对薄壁筒振动特性的分析为实际切削过程中工件的车削振动信号分析与特征提取提供了理论依据。其次,为实现早期颤振孕育特征的快速预警,考虑到声音传感器具有安装便捷且对工艺系统干扰较小等优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声压信号能量峭度指标的车削颤振监测方法。从时频域角度分析切削系统从稳定到颤振过程中声压信号的变化特点;随后基于小波包分解提取了目标频带的微弱颤振特征,通过目标频带的能量峭度指标来实现快速警报;最后制定监测方案并开展车削试验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和快速性。再次,研究切削参数、工件动态特性等因素对薄壁筒表面纹理形成的作用机理。通过有限元仿真获得一次完整走刀过程中,由于材料的不断去除以及刚度变化,工件随着切削位置对应模态振型的变化规律。结合切削加工原理,理论推导出的颤振频率、工件尺寸以及切削参数和工件表面条纹斜率的内在关系表达式,通过对仿真信号的展开印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最后,开展薄壁筒工件车削振动试验,验证薄壁筒切削颤振监测方法以及工件表面纹理特征的理论研究。当颤振发生时,工件表面的振纹与切削位置、工件模态振型及其固有频率的变化规律有着切联系。基于声压信号能量峭度的颤振监测方法能够准确地判别出颤振从稳定到萌生再到成熟的演变过程。通过提取车削试验中的车削加工参数、工件尺寸以及颤振频率等信息,仿真再现了表面振纹图案,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其他文献
钛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常被用作电化学阳极的基体材料,但钛的电阻率较大,难以满足电极材料对导电性的要求。针对这一问题,本课题将铜的优良导电性与钛的抗腐蚀性相结合,采用新型波纹辊轧制法制备了Ti/Cu/Ti复合板,这种“三明治”式的波纹状复合板不仅能够满足腐蚀环境下电极材料对导电性、抗腐蚀性的要求,同时还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本文对波纹辊轧制法和传统平辊轧制法进行对比,分别研究了二者对Ti/Cu/Ti
与传统的稀释固溶体合金相比,高熵合金通常具有更多的亚稳状态,因而可以获得更广泛的可调控的力学性能。高熵合金具有优异的高温和低温性能、超强的焊接性能、超高的疲劳与断裂性能、良好的抗氢脆性能等优势。这些优异的性能使高熵合金极具成为下一代结构材料的潜力。为了促进高/中熵合金在极端条件下的应用,有必要研究其在低温、高应变率以及二者耦合下的力学行为和微结构演化。然而,涉及到高/中熵合金在低温高应变率下拉伸力
滚插加工是一种全新的齿轮加工方法,与传统的齿轮加工方法相比,其在加工精度、加工效率、使用寿命、绿色环保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并且能够有效解决传统齿轮加工方法无法加工非贯通、无退刀槽内螺旋圆柱齿轮的问题。目前,滚插加工在加工原理、齿面形成过程、滚插刀设计、滚插机设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滚插刀的设计理论仍然不够成熟,无法大范围的推广与应用。因此,本文对滚插刀切削刃的设计计算、误差分析及切削
振动抛磨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精加工工艺。滚抛磨块对零件产生的碰撞、滚压、微量磨削可以综合改善零件表面完整性、均匀性,通过整体颗粒群和局部颗粒的碰撞冲击适应零件表面形状,能加工诸如叶片类三维空间曲面形状的复杂零件。在振动抛磨中,滚抛磨块的运动方式以及不同滚抛磨块床层的流化程度直接影响着加工质量。本文针对两机叶片类三维空间曲面形状的复杂零件加工均匀一致性差等问题,基于离散元法使用EDEM对水平振动抛磨工艺
磨料流加工是利用改性高分子材料在稳定粘弹态下和磨粒混合成为半固体的流体磨料被挤压通过待加工表面达到抛光、去毛刺和倒角等目的,是光整加工技术中的新兴工艺。该工艺对窄缝、微孔、异形孔腔的抛光极具优势。由于磨料流加工技术的诸多优点,关于磨料流技术的研究不断增多,但是由于影响磨料流加工效果的因素很多,如磨粒粒度、磨料粘度、加工温度、工件材料硬度等,使得对其加工机理的研究非常困难,取得的进展有限。本文在应用
科技水平的进步使得仪器设备对材料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因此材料向着多功能、多结构化的方向发展成为了必然趋势。镁合金作为21世纪的绿色工程材料,其质轻、高强的特性在各界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但其易蚀、塑性差的缺点严重制约了镁合金的应用范围,因此如果将加工变形能力以及耐蚀性好的铝合金与其进行轧制复合,制备出集二者优势于一体的复合板,这将会极大拓宽镁、铝合金的使用范围。本文主要针对复合板的制备以及其抗冲击性展
304不锈钢、316不锈钢等材料因其具有高韧性、高强度和优良的耐腐蚀性能而广泛应用于制造业与机械加工行业。但是,在加工此类材料的过程中切削温度较高,刀具磨损严重,刀具使用寿命较低,而且304不锈钢、316不锈钢在切削过程中生成的切屑极易堆挤在车刀前刀面上,甚至缠绕在工件或刀具上,对操作人员和机床的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对于生产效率的影响极为严重。为了更好地控制切削过程中产生的冗长切屑,本研究吸收、借
钛金属质轻、高强、耐蚀,是优异的轻型材料,但作为一种稀有金属,价格较高。不锈钢具有高的强度、良好的塑性,但是不锈钢在氯离子存在的环境中,腐蚀很快。钛/不锈钢复合板很大限度地减少了对贵重金属钛的消耗,同时展现了出色的综合性能,因而广泛应用于化工、电力、石油、海洋、航空航天等重要领域,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传统热轧法制备钛/钢复合板时轧制温度高、压下率大,结合界面易形成Fe-Ti系以及TiC等多种
硬质合金材料由于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等良好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但随着机械设备发展和加工要求提高,硬质合金的磨损和断裂等失效现象逐渐引起重视。针对硬质合金性能改进的方法有很多,本文通过激光熔覆方法在YG8硬质合金表面制备WC/TiC/Co涂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探索。硬质合金对温度变化敏感且脆性大,为寻找合适的熔覆方式,首先进行初步试验,分别测试对比脉冲激光预制送粉和连续激光同步送粉两种方
高强耐磨黄铜能够适应较恶劣的工作环境,常被用于制造柱塞泵、汽车同步器齿环等零部件。随着我国汽车工业和工程机械的快速发展,对高强耐磨黄铜材料的强度、耐磨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为提高高强耐磨黄铜合金的强度、耐磨性能,本文主要研究了不同Al/Ni含量、热挤压及冷拉伸、固溶+时效处理三方面对高强耐磨黄铜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制备了CuZnSiMnAl/Ni系高强耐磨黄铜。研究结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