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韩汉语教学中的问候语教学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Rataw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候语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交际口语。恰当的问候语有助于人际关系的建立和保持,不当的问候语则会使问候对象感到尴尬,阻碍人际交往。问候语也是初级阶段汉语教学的重要内容。笔者在韩国担任了近一年的汉语教师,所教学生的汉语水平大多是初级,问候语在笔者的教学内容中占有很大比例。笔者认为有必要专门研究对韩问候语教学。本文借鉴了前人的研究方法,对韩国汉语教材中的问候语进行了归纳,也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偏误分析的方法研究韩国学生使用汉语问候语的情况。以往的问候语研究一般侧重阐释问候语本身的定义、特点、相关的教学理论等,本文则着重于在教材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教材编写建议,在偏误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教学方法。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首先从韩国人的汉语学习热情以及笔者自身的教学情况两个方面说明了本文的选题缘由。继而说明本文的选题意义:提升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帮助对外汉语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填补问候语教学研究上的空白。随后,简要说明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最后列举了国内外有关问候语的研究成果。第二章:问候语概述。对问候语进行了定义,并对问候语进行了大致分类以方便下文的研究。将问候语分为招呼型问候语和寒暄型问候语,招呼型问候语指人与人之间简单地招引呼唤以示礼貌的见面语,寒暄型问候语是人们见面时交流感情,传达关心的一切开场白。第三章:教材中的问候语。以韩国学校使用得较多的《中国语Ⅰ》、《生活汉语》两本教材为研究对象,归纳这两本教材中涉及的问候语,并指出其在问候语编写方面存在语言不真实,忽略情境以及缺少交际性练习三个问题。随后为教材编写提出建议:利用课本已有的情境,为教材加入更多问候语。第四章:对韩国学生汉语问候语使用偏误的分析。利用调查问卷了解韩国学生对问候语的掌握情况,统计学生问候语的使用偏误,并总结了偏误产生的原因:教材编写的不足,教师的不重视;韩国文化的负迁移;学生自身的原因。第五章:对韩问候语教学的背景和教学方法。从韩国学校、学生、汉语教学现状三个方面阐述了影响教师教学的客观因素。随后,结合偏误分析的结果和韩国汉语教学的背景,提出了游戏教学法和文化教学法两大问候语教学的方法。第六章:结论。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和不足。认为本文提出的教材编写建议和教学方法具有较强的应用性,但涉及的问候语总量不多,并强调对韩问候语教学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其他文献
众多教学法中,任务型教学法被认为是在培养学生运用能力方面“现有的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体验汉语口语教程》和《实践汉语入门——初级口语会话》正是以任务型教学法为理
文章对 1990年以来有关布依族的文化、宗教、经济、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状况作了分类和综述 ,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
王富仁是近40年来鲁迅研究的代表性人物,他由"思想革命"的视角对《呐喊》《彷徨》所作的精彩解读,开启了鲁迅研究的新时期。他的研究涉及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及现代文学诸多领
本文分别从上古汉语、中古汉语、近代汉语三个不同时期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作为研究的语料,通过对这些作品进行穷尽式地调查研究,分别从共时和历时的角度对“停止”类动词语
<正>近代化的冻结方法中大部分属于空冷式冻结,而这种冻结方法几乎都是极缓慢的冻结;因而耗能较多。另外,既使运用这种冻结方法也不能保证冻结品的质量。然而,液温为-45℃的
在中国语言史上,一般认为科学的语言文字研究方法的提出与自觉的运用是从明末开始,在清代则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很多被认为是後代学者提出和阐发的思想和方法,在唐初颜师古
综述了近20年来国内外在有关西太平洋暖池热含量、热带西太平洋上层热含量与西太平洋年际变化事件(ENSO)的关系、热带太平洋上层热含量变化的主要模态以及热含量估算等方面所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紧紧扭住教育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从根本上要把教育抓好,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充分说明,教育扶贫是脱贫和稳固脱贫成果的治
在小额速裁程序的试点过程中,存在受理案件类型单一、调撤率过高,以及当事人对小额诉讼程序选择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而2012年修正的《民事诉讼法》绝对化地规定对小额案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