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乌素沙地东南缘植被恢复中优势灌丛的保育作用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wang_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乌素沙地东南缘的生态系统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荒漠化严重,植被退化迅速,致使该沙区自然恢复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在人工植被恢复工程中幼苗的定居是关键阶段,但沙区土壤水分含量低、养分贫瘠、温差大、光照强、竞争、化感、捕食和多风等多种因素却限制幼苗的定居。人们曾经采用过许多不同的植被恢复方法,但由于代价大、风险高、有时甚至成为加速植被退化的原因,恢复效果甚微。因此,该沙区迫切需要发展一种新型的、低花费的、而且有效的恢复方法来维持生态系统功能的稳定,提高植被恢复的速度。保育植物理论(nurse plant theory)是指利用植物间的保育作用,通过保育植物(nurse plant)促进目标物种(target species)的种子萌发或者幼苗定居,从而有效缩短恢复的时间。那该理论是否可应用在毛乌素沙地东南缘的植被恢复中,成为恢复沙地生态系统的一种新型而有效的方法?保育植物对目标物种存在显著的保育作用是该理论能成功应用在植被恢复中的关键。毛乌素沙地东南缘的优势植被类型是灌丛,本研究根据灌丛种的密度和生物学特性选择该沙区优势灌丛柠条(Caragana korsinskii)、沙柳(Salix psammophyila)、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作为保育植物,(1)采用野外灌丛剪除试验,通过研究剪除与未剪除优势灌丛冠层下植物群落总地上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的差异,从群落水平上确定该沙区优势灌从对冠层下所有目标植物是否存在保育作用;(2)采用幼苗移栽试验,通过选择两年生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和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幼苗作为目标物种,将其分别种植在开阔地、柠条、紫穗槐和沙柳4种微生境下,连续3a监测油松和樟子松幼苗的存活率和主枝生长长度,从种群水平上研究优势灌丛冠层下和开阔地间两种松树幼苗存活和主枝生长长度的差异,确定优势灌丛对冠层下两种恢复树种幼苗的定居是否存在保育作用;(3)采用温室因子控制试验,模拟保育灌丛冠层下和开阔地间不同的光照及水分条件,研究两种松树幼苗的生长(苗高和基径)和生物量(根、茎、叶及总生物量)特征对光照和水分的响应机制,揭示优势灌丛保育作用形成的机理。本研究不仅能充实保育植物理论,加深对植物间促进作用的方式及机理的了解,而且还为环境恶劣和退化地区发展有效的生态恢复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撑,从而加快该理论在我国植被恢复中的应用。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研究结果:(1)未剪除柠条、沙柳和紫穗槐灌丛冠层下植物群落总地上生物量及物种多样性显著高于剪除优势灌从的(P<0.05)。剪除优势灌从对冠层下植物群落生物量的影响要大于对多样性的影响。固氮的柠条和紫穗槐灌丛冠层下植物群落总生物量均显著高于非固氮的沙柳灌丛的(P<0.05);乡土种柠条和沙柳灌丛冠层下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均显著高于外来种紫穗槐灌丛的(P<0.05)。优势灌丛对豆科、禾本科和杂草植物功能群均具有显著的正效应(P<0.05)。柠条和紫穗槐冠层下不同功能群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沙柳灌丛对豆科功能群的影响显著高于禾本科和杂草功能群(P<0.05)。(2)柠条、紫穗槐和沙柳冠层下油松幼苗总存活率均显著高于开阔地的(P<0.05),而樟子松幼苗总存活率仅紫穗槐冠层下显著高于开阔地的(P<0.05)。保育灌丛冠层下油松幼苗存活率显著高于樟子松幼苗的(P<0.05)。紫穗槐冠层下油松和樟子松幼苗总存活率均最高,而且其每年的年度存活率均显著高于开阔地的(P<0.05);柠条和沙柳冠层下松树幼苗年度存活率在第二个生长季开始显著低于开阔地(P<0.05)。油松幼苗的主枝生长长度在优势灌丛冠层下和开阔地间无显著差异,而樟子松幼苗主枝生长长度在开阔地和紫穗槐冠层下最大(P<0.05)。除光照与油松主枝长度不相关外,光照和土壤湿度均与松树幼苗的存活率和主枝长度显著正相关(P<0.05)。保育灌丛高度和冠幅面积与油松和樟子松幼苗存活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沙柳浸提液对松树幼苗生长影响的试验证实,高浓度浸提液对松树幼苗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0.05)。(3)柠条、紫穗槐和沙柳冠层下光照强度、大气温度和土壤温度都显著低于开阔地(P<0.05),同时优势灌丛的存在增加浅层土壤(0~20 cm)的有机质、速效钾、速效氮、pH值和土壤电导率。光照和水分对松树幼苗生长和生物量特征的影响均显示出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遮荫条件下,松树幼苗大多数的生长和生物量指标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的差异基本不明显;干旱条件下,松树幼苗大多数的生长和生物量指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也无显著差异。研究结论:(1)毛乌素沙地东南缘优势灌丛柠条、沙柳和紫穗槐在群落水平上显著增加冠层下所有植物的地上总生物量及物种多样性,在种群水平上增加冠层下油松和樟子松幼苗的存活率,而且松树幼苗主枝生长也未受到抑制;因此优势灌丛对冠层下植物群落和两种松树幼苗的定居存在明显的保育作用。(2)保育灌丛的化学效应(固氮和化感)、植株的高度、冠幅大小和结构不同时,其对冠层下植物的保育作用程度也不同。固氮灌丛(紫穗槐和柠条)对松树幼苗存活有持续的保育作用,但柠条冠幅结构紧密,可能因为对光的竞争,减弱保育作用;化感灌丛沙柳大大减弱其对冠层下松树幼苗的保育作用。因此保育植物尽可能选择固氮灌丛,避免选择化感灌丛。外来种紫穗槐植株最高、冠幅面积最大,对冠层下松树幼苗的保育作用最强,但其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却较小。保育灌丛对豆科、禾本科和杂草植物功能群均存在保育作用,但不同功能群间和同一功能群内不同物种间均存在着所受保育作用的程度差异。当保育和目标植物均是豆科固氮植物时保育效果不明显。目标物种的光适应能力不同其所受保育作用程度也不同;油松幼苗对光的适应能力强,受保育作用程度大,更适合被选作为恢复树种。(3)优势灌丛的保育作用主要是通过为冠层下植物提供适宜微环境的方式产生的,改善最明显的是光照强度和土壤湿度,其次是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光照和水分间的交互作用影响着松树幼苗的生长,而且遮荫缓解了干旱的不利影响,干旱缓解了遮荫的不利影响,这也是优势灌丛对两种光适应能力不同的松树幼苗均具有保育作用的原因。总的来说,保育植物理论是可以应用在毛乌素沙地东南缘的植被恢复中,成为恢复沙地生态系统的一种新型而有效的方法。但是保育灌丛的选择要考虑乡土种还是外来种,以及灌丛的高度、冠幅大小、冠幅结构及化学效应;恢复物种的选择要考虑其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保育植物的相互作用;从而提高该理论应用在植被恢复中的成功率。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200名于儿科门诊接受"三伏贴"治疗的患儿家长对小儿"三伏贴"知识知晓情况的调查,为制定更据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对于儿科门诊行"三伏贴"治疗患儿的
据调研估计,自1月28日以来,全国通过购买新设备、购买或租用二手设备等方式,已新增压条机超过1000台。压条机的效率受型号、人员熟练水平、设备新旧程度等多因素影响,按当前加工
报纸
低硅铝比X型分子筛(LSX)具有独特的骨架结构,良好的离子交换、吸附分离等性能,广泛应用于气体分离领域。变压吸附氮氧分离技术是目前空分制氧的一种重要手段,而选择一种优良的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脂水平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10月在我院首次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
<正> 由于中国士大夫文人特殊的生活经历和历史背景,在他们的心灵深处,“诗言志”的传统根深蒂固,对社会、历史的强烈的使命感成为诗歌主题。以东晋陶潜、盛唐王维等为代表的
十字花科芽苗的摄入能够降低多种癌症的发生风险。萝卜芽苗是重要的十字花科芽苗,glucoraphenin是其主要的硫代葡萄糖苷,它可被萝卜芽苗本身的黑芥子酶催化水解生成抗癌活性
耕地质量监测是应当前我国耕地保护与建设数量质量并重管理的需求,针对我国耕地质量等级变化亟待建立的情况,在全国部分市县开展试点的一项工作.以江西省吉安县为例,以农用地
研究了用"均方误差(MSE)准则"将星载放大器的非线性和正交频分复用(OFDM)信号的高峰值平均功率比(峰均比,PAPR)结合在一起,代替仅以PAPR作为衡量准则的传统方法,仿真结果表明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我国新一轮政府会计改革的帷幕。2017年10月24日,财政部印发了《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2018年8月14日,财政部
传统的监督分类方法是利用一种波段组合进行图像分类,由于不同地物的最大差异信息往往分布在不同波段处,因此,单一的波段组合并不能最优地区分所有的地物类型,为最大限度的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