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补钙效果不佳有原因

来源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到中年,骨钙会逐渐丢失。尤其是女性进入更年期及绝经期后,骨钙丢失便进一步加速,女性65岁以后可能丢失骨钙达30%~50%(65岁以后男性丢失的骨钙也在30%左右)。缺钙使骨密度下降,骨质疏松、动脉硬化等疾病接踵而至。对于老年人来说,补钙是保持健康生活的重要方法之一。而生活中有些老年人连续补充钙剂好多年,骨密度仍低下,甚至患有骨质疏松症。因此很多人认为,人老了补钙也没用。
  那么,老年人补钙效果不佳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一:胃酸分泌下降
  正常人对各种钙剂的吸收率一般都在20%~30%,不管是片剂、胶囊、液体、颗粒钙,还是国产、进口,都没有太大差异,可任意选用。但如果人体缺乏胃酸,对钙剂的吸收就会明显下降。老年人由于消化系统功能衰退,大约有50%的老年人会出现胃黏膜萎缩、胃酸分泌减少,胃肠功能不如从前,对食物的消化吸收降低了,自然对钙的吸收率也下降了。再加上膳食中钙磷比例失调、活动减少,这些都是补钙后仍然缺钙的重要原因。
  解决方法:采取正确的补钙方法尤为重要。口服钙剂一般应在进餐时或饭后立即服用,以减少胃部不适。同时,食物的刺激会使胃酸分泌增加,促进钙剂的解离。必要时,也可用橙汁、苹果汁等酸性果汁送服,以提高胃液酸度。建议老年人选择咀嚼型钙片,嚼碎后服用,或采用少量多次服用,以提高钙的吸收率。
  原因二:体内激素不足
  体内有多种激素可影响钙剂的吸收,最主要的是维生素D(目前医学界已将维生素D视为激素类)。老年人体内的维生素D水平偏低,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维生素D具备促进肠钙吸收、在骨代谢中促进骨矿化和骨形成、加强肾脏对钙的重吸收、防止肾结石的发生和调解血钙水平等作用。老年人补钙时,应补充足量的维生素D。其他促进肠钙吸收的激素还有:雌激素、雄激素、降钙素等。
  解决方法:老年人每日可补充维生素D约400IU(10微克),以促使钙能最大限度地被机体利用。妇女绝经后,体内雌激素急剧减少,钙在小肠内吸收率下降,补充雌激素后可使肠钙吸收率增加,骨量增多。绝经妇女如果需要补充雌激素,宜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于绝经后尽早开始。
  原因三:钙元素的量不足
  钙剂标注含量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标注每单位制剂的重量;另一种标注含有钙元素的量,才是真正的钙含量。例如葡萄糖酸钙片每片标注1克,但并非含钙元素1克,其含钙量只有9%,每1克葡萄糖酸钙中仅含钙元素90 毫克;乳酸钙含钙量为12%,每克乳酸钙实际只含钙元素120毫克;碳酸钙含钙量为40%,每1克碳酸钙含钙元素高达400毫克。
  解决方法:在选择钙片时,不能只看说明书上的剂量,而应当了解其含有钙元素的量。
其他文献
属性词是一个新兴的语法概念,2012年修订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对一些词的词性重新进行了判别,使得其中所收属性词的总数发生了变化。本文对《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无
西方“哲学”在其发轫期的确与逻辑及论证内在相关,但在后来的历史演变中,其意义发生了深刻变化。中世纪神学遇到的内在困境、黑格尔哲学以逻辑方式孕育出来的超逻辑结果、逻
随着调味品行业的迅速发展,豆豉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研究,目前我国传统工艺生产豆豉仍存在生产周期长、盐浓度高、质量不稳定等问题,且对豆豉后酵系统性的研究比较少。本文
拜访大部分的植物园最好的时间都是在五月,恰逢月季蔷薇满园、各种草花竞开的时节.如果错过了这个最佳季节,园子里繁花谢尽,绿叶成荫,虽然别有一番生机盎然的活力,然而在灿烂
持水性与质构是肉制品重要品质特性。盐溶蛋白(salt-soluble protein, SSP)对肉凝胶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本研究将L-精氨酸(L-arginine, L-Arg)添加到不同氯化钠(NaCl)水
目的:探讨服药时饮水量及水的成分对所服药物的影响。方法:通过文献查阅和总结,对服药时需多饮水的药物、服药时需少饮水及不需饮水的药物、服药时对水的成分要求分别进行阐
采用新型结构的聚天门冬氨酸酯树脂作为清漆的基体树脂,以高固低黏多异氰酸酯为固化剂,加入反应调节剂研制成高固体份的环保型聚脲清漆。涂层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极低的VOC含
本实验以新疆“温185”干制薄皮核桃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冷激处理对核桃贮藏期间的AV、POV、碘价、皂化价、脯氨酸及有关酶活性,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分析冷激处理对核桃酸败的
广播作为线性媒体,只能是一对众的传播,让听众通过听觉感受各种信息,一条好的录音报道应该具有典型的音响特点.因而可以说,现场音响是录音报道的生命.
健康行为指个体为了预防疾病、保持自身健康所采取的行为,包括改变健康危险行为(如吸烟、酗酒、不良饮食、无保护性行为等)、采取积极健康行为(如经常锻炼、定期体检等)以及遵从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