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7-0116-01
生物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本研究方法的实验科学,许多生物现象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到解释,各种生物体的结构必须通过实验才能观察清楚。实验教学在生物课程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在生物学的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实验能力的培养。
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初中实验和高中实验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对实验能力的要求也不同,故应采取不同的方法培养初、高中生的实验能力。
1初中学生生物实验能力的培养
初一的学生,从小学自然学科中的一些生物知识,到刚接触初中的独立生物学科,好奇心强。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最好的动因是学员对所学材料有内在的兴趣。”如何使他们对生物学的好奇心转变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呢?这时可以得用他们对生物实验的好奇心,激发兴趣。通过生物实验培养他们实验能力,使学生获得学习生物的方法和能力,增加自己的成就感。
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实验能力呢?由于初中生刚接触生物实验,对实验仪器、用具的使用方法都一无所知,而且好奇心强,自控能力差。他们做实验时,注意力容易分散在实验仪器及用具上,不注意听讲。在实验过程中不认真操作,观察实验现象不细致。根据初中生的这一特点,主要采取模拟教学实验方式进行。如《显微镜的作用》,《制作临时装片》这些实验时,先讲解显微镜结构和作用,老师边操作显微镜,边讲要点,边做示范。学生边听讲,看示范,一边模仿操作。制作临时装片时,老师在实物投影仪上边讲要点,边示范,学生也是一步步跟着老师做。这样的教学比先讲,再让学生做的成功率高很多。学生在显微镜下看到自己制作成的装片,就会有成就感。这样模仿操作后,再让学生自己独自操作,制作其他的装片,独立完成实验。这时老师再巡查辅导,对他们的实验成果进行打分。这样学生的实验学习兴致就会更高涨。模拟实验教学方法的好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认真、细致、严谨的科学态度,规范学生的操作。
实验能力的培养仅靠课堂实验教学是不够的,可以利用一些课外实验,初步培养初中学生的探索思考能力。现生物实验教材中,有些实验是在课堂上的时间难以完成的,这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外完成。如《种子萌发的条件》实验,老师可以先启发学生的一些思路,然后让学生根据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几个因素进行设计实验,在课外进行观察记录。
另外,还可以开展生物课外活动,让学生对植物、动物、环境污染、人口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去观察现象、分析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从而主动获得知识,进一步提高实验能力。为高中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2高中学生生物实验能力的培养
对高中生来说,生物实验教学主要包括常见的仪器、器具及药品的使用能力,还有对实验程序的理解能力,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对实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的处理能力。
仪器、用具的使用是学习生物实验的基础,在初中阶段就应具备有的学习条件。在高中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在实验中培养学生善于分析实验程序。要指导学生去分析实验中每一步骤的作用,每一个处理意义及各个步骤的联系,从中学习解决问题,研究问题的方法。让学生“知其然,应该知其所以然”。如《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制备滤纸条时,应让学生了解将滤纸剪成长10厘米是因为胡萝卜素在纸条上扩散的距离约为9厘米左右;宽1厘米是利于划出齐而均匀的滤液细线,去两角为了使层析液在纸条上扩散速度均衡,后两者都是为了扩散出四条平行的色带。在距去两角的一端1厘米处用铅笔画一横线,目的是为划滤液细线提供参照线并且防止层析时在盛有3毫升层析液的烧杯(100毫升)中,滤液细线被层析液没及。划滤细线时还应让学生知道干燥后重复划2—3次,是为了增加色素的分子数,以便在纸条上走出四条明显的色素带来。如果在不干燥的情况下连续划线,色素会随滤液中的液体(如丙酮)在纸条上的扩散而扩散,划出的滤液细线较宽,其结果是相邻的两条色带会发生部分重叠。因此,在实验中,应根据学生程度和涉及原理的难易不同,由教师讲清或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使学生既知道实验应怎么做,也知道为什么这样做。
培养学生善于分析实验结果。在高中生物实验中,不少学生只重视实验结果,不重视分析结果;只满足于实验的成功,而不愿对实验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学生对实验的根本目的缺乏深刻的认识,不懂得如何分析实验。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在实验过程中,会有很多种因素影响,干擾实验结果,致使实验失败。如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实验结果不变砖红色,就要分析其中的原因:(1)是否温度不适合,过高或过低。(2)检验用的试剂是否使用正确。(3)斐林试剂是否现配现用。又如实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失败:(1)是否取材正确,要取有丝分裂旺盛的分生区细胞,根尖。(2)实验过程中的步骤较多,是否有漏。由此可见实验分析的重要性,一方面,可以找出排除影响因素,使实验重做时能获得成功;另一方面,还可以总结出经验教训。这时老师的巡查打分就不应以最终结果为依据,而是要看学生的分析,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为目的。
总之,在生物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各种特点,因材施教,重视实验教学,加强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掌握学习生物学的方法和能力,为他们今后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将知识运用于实践创造条件。
生物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本研究方法的实验科学,许多生物现象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到解释,各种生物体的结构必须通过实验才能观察清楚。实验教学在生物课程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在生物学的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实验能力的培养。
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初中实验和高中实验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对实验能力的要求也不同,故应采取不同的方法培养初、高中生的实验能力。
1初中学生生物实验能力的培养
初一的学生,从小学自然学科中的一些生物知识,到刚接触初中的独立生物学科,好奇心强。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最好的动因是学员对所学材料有内在的兴趣。”如何使他们对生物学的好奇心转变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呢?这时可以得用他们对生物实验的好奇心,激发兴趣。通过生物实验培养他们实验能力,使学生获得学习生物的方法和能力,增加自己的成就感。
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实验能力呢?由于初中生刚接触生物实验,对实验仪器、用具的使用方法都一无所知,而且好奇心强,自控能力差。他们做实验时,注意力容易分散在实验仪器及用具上,不注意听讲。在实验过程中不认真操作,观察实验现象不细致。根据初中生的这一特点,主要采取模拟教学实验方式进行。如《显微镜的作用》,《制作临时装片》这些实验时,先讲解显微镜结构和作用,老师边操作显微镜,边讲要点,边做示范。学生边听讲,看示范,一边模仿操作。制作临时装片时,老师在实物投影仪上边讲要点,边示范,学生也是一步步跟着老师做。这样的教学比先讲,再让学生做的成功率高很多。学生在显微镜下看到自己制作成的装片,就会有成就感。这样模仿操作后,再让学生自己独自操作,制作其他的装片,独立完成实验。这时老师再巡查辅导,对他们的实验成果进行打分。这样学生的实验学习兴致就会更高涨。模拟实验教学方法的好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认真、细致、严谨的科学态度,规范学生的操作。
实验能力的培养仅靠课堂实验教学是不够的,可以利用一些课外实验,初步培养初中学生的探索思考能力。现生物实验教材中,有些实验是在课堂上的时间难以完成的,这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外完成。如《种子萌发的条件》实验,老师可以先启发学生的一些思路,然后让学生根据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几个因素进行设计实验,在课外进行观察记录。
另外,还可以开展生物课外活动,让学生对植物、动物、环境污染、人口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去观察现象、分析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从而主动获得知识,进一步提高实验能力。为高中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2高中学生生物实验能力的培养
对高中生来说,生物实验教学主要包括常见的仪器、器具及药品的使用能力,还有对实验程序的理解能力,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对实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的处理能力。
仪器、用具的使用是学习生物实验的基础,在初中阶段就应具备有的学习条件。在高中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在实验中培养学生善于分析实验程序。要指导学生去分析实验中每一步骤的作用,每一个处理意义及各个步骤的联系,从中学习解决问题,研究问题的方法。让学生“知其然,应该知其所以然”。如《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制备滤纸条时,应让学生了解将滤纸剪成长10厘米是因为胡萝卜素在纸条上扩散的距离约为9厘米左右;宽1厘米是利于划出齐而均匀的滤液细线,去两角为了使层析液在纸条上扩散速度均衡,后两者都是为了扩散出四条平行的色带。在距去两角的一端1厘米处用铅笔画一横线,目的是为划滤液细线提供参照线并且防止层析时在盛有3毫升层析液的烧杯(100毫升)中,滤液细线被层析液没及。划滤细线时还应让学生知道干燥后重复划2—3次,是为了增加色素的分子数,以便在纸条上走出四条明显的色素带来。如果在不干燥的情况下连续划线,色素会随滤液中的液体(如丙酮)在纸条上的扩散而扩散,划出的滤液细线较宽,其结果是相邻的两条色带会发生部分重叠。因此,在实验中,应根据学生程度和涉及原理的难易不同,由教师讲清或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使学生既知道实验应怎么做,也知道为什么这样做。
培养学生善于分析实验结果。在高中生物实验中,不少学生只重视实验结果,不重视分析结果;只满足于实验的成功,而不愿对实验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学生对实验的根本目的缺乏深刻的认识,不懂得如何分析实验。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在实验过程中,会有很多种因素影响,干擾实验结果,致使实验失败。如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实验结果不变砖红色,就要分析其中的原因:(1)是否温度不适合,过高或过低。(2)检验用的试剂是否使用正确。(3)斐林试剂是否现配现用。又如实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失败:(1)是否取材正确,要取有丝分裂旺盛的分生区细胞,根尖。(2)实验过程中的步骤较多,是否有漏。由此可见实验分析的重要性,一方面,可以找出排除影响因素,使实验重做时能获得成功;另一方面,还可以总结出经验教训。这时老师的巡查打分就不应以最终结果为依据,而是要看学生的分析,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为目的。
总之,在生物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各种特点,因材施教,重视实验教学,加强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掌握学习生物学的方法和能力,为他们今后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将知识运用于实践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