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的几组概念思辩

来源 :西部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risnan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改革与课程改革
  
  “教学改革”是一个高频词语,它的使用惯性使一些人把它同“课程改革”混淆。我们以往提的“教学改革”主要是在国家规定的课程内进行的,重点是指教学教研人员对课程处理方式的探讨和教学行为的研究;课程改革则主要涉及课程的设计、实施、评价和管理等。课程改革必然带来教学改革,课程改革后的新课程、新教材为教学改革搭建了崭新的平台,提供了很好的支撑点,当然也对教学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教学改革可以由一个人或几个人来开展,也可以在一所学校、几所学校或更大范围内进行,而课程改革则不是一个人、几个人或一所学校、几所学校的事。它首先是政府行为,还要有社会方方面面的参与。我国建国以来先后共进行过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每次课程改革都有其独特的背景和目标。与前七次相比,本次课程改革具有步子快、速度快、难度大、范围广等特点,它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是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举措。
  
  创造教育与创新教育
  
  创造教育与创新教育只一字之差,但由于二者产生的特定背景不同,内涵也有很大区别。
  国际上对创造教育的研究已有近百年历史,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关于创造性的著名演讲掀起了创造教育研究的热潮。在我国,陶行知在20世纪20年代就提出了“创造教育”的主张,当时主要是针对传统教育压抑儿童的个性、主动性、创造性而提出的,属于教育改革的范畴。而创新教育的提出则是在世纪之交,主要是基于教育所依赖的社会环境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而提出的。它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包括教育体制的创新、教育投资模式创新、师资培训模式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等等,比创造教育的涵盖面更广。从具体实施内容看,创造教育更侧重于操作层面,如展开创新性思维和技能训练、动脑、动手、搞小发明、小制作等;而创新教育则侧重开发人的潜能。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阎立钦教授认为:“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此外创造教育的实施对象主要是那些有天赋的少数学生,而创新教育则是面向全体学生,其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和创造力。
  在中小学实施创新教育有一个层面问题。一是个人层面的创新,个人以前未曾了解的东西,通过自身的努力了解并掌握了它;二是群体层面的创新,即相对于所在群体而言,如小组、班级、同龄人等,能提出所在群体未曾掌握与了解的问题;三是人类整体层面的创新,解决了人类未解决的问题,这应是真正意义上的创造和创新。目前中小学创新教育主要是立足于前两个层面,引导学生超越自己、超越他人,然后逐渐进入第三层面。
  
  培养人才与培养“全人”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在过去,这是无可争议的说法。于是学校工作在这面大旗的导引下,步入了应试教育的狭窄地带。由于教师、家长、社会达成了一种共识:所谓人才就是成绩好、分数高的学生,于是特别看重分数,特别重视那些可以用来在考试中获取高分的知识,至于作为鲜活生命个体的学生怎样才能获得最佳发展、怎样形成健全的人格、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如何、他们的生命状态怎样,被严重忽略了。那些被视为“人才”的学生成了受宠的核心,那些没有多大成“才”希望的学生被边缘化了;对那些所谓“人才”,学校、家庭、社会又努力强化其“才”的方向,弱化“人”的方向,“人”被边缘化了。新课程要求我们摒弃这种狭隘的“人才”观,树立“全人”观念,其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理念昭示人们,首先必须明确,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是有特殊个性的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人”、完善“人”,促进每个学生的人生价值得到不断提升,帮助每个人聪明地生活,愉快地、生动活泼地奔向未来。当然新课程不是不要分数、不要知识,而是要让学生把学习掌握知识与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结合起来,让成“才”的努力与个性发展结合起来,让知识与身心一同成长。
  
  尊重个性与区分个别性
  
  个性是指一个人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环境影响下形成的比较固定的特性,个性蕴含着潜能。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在每一个孩子身上发现他最强的一面,并引导其天资得到发展。”这“最强的一面”就是学生的个性所在。
  新课程特别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但我们必须明确,我们要张扬的是学生健康向上的个性,而非颓废的畸型的个性,注重的是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建构和人格的健全发展。在具体实施中,我们要注意把学生个性和个别性行为区分开来。个别学生以张扬个性为名,纵容极端个人主义行为,这就成了个别性现象,需要教师加以正确引导;有些学生以发展个性为幌子,舍弃学业,也是不足取的。韩寒有个性,文学创作有悟性、有特长、有成就,然而他的“各门功课挂红灯”却是个别性,不值得效仿。
  在中小学教育中提倡尊重学生个性是从弱化教材的权威性、弱化教师中心地位、弱化传统育人模式出发,以追求一种师生间平等对话的境界,允许学生以带有“个性”的整体介入交流与对话之中,使每个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获得适合于个体的最佳发展。
  
  双边活动与多边互动
  
  我们以往评课时参照的一条重要标准是“双边活动开展得好”,这里的双边活动指的就是师生之间的课堂对话。
  为达到这一标准,教师设计了许多课堂提问,教学便在师生之间讲与听、问与答的程式化中进行。久而久之,师生问答形成诸多默契,如教师课解时,学生必定认真听,不得打断教师的讲述;只要教师稍有停顿,学生必会齐声答问。为活跃课堂,一些教师往往用诸如“好不好”“对不对”“正确不正确”“生动不生动”之类的浅层提问来引发学生简单而响亮的回答声。一些所谓的展示课、观摩课上,为达到“双边活动”的生动性,教师课前进行策划,谁答哪道题、谁提什么问题,都作了明确安排,公开课、优秀课成了表演课、作秀课。
  在新课程形势下,有人提出“教学就是交往”的理念,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氛围。既然是交往,师生之间就应平等对话,课堂就如一个多边谈判的场所,教师只是谈判的首席代表或只是个谈判主持人。我们至少可以梳理出下列八种课堂互动关系:教师与全班同学;教师与单个学生;教师与小组学生;学生个人与学生个人;学生个人与学生小组;学生个人与全班同学;学生小组与学生小组;学生小组与全班同学。所以新课程、新课堂仅仅用双边活动作要求,已远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只有通过师生、生生之间多维的、立体的互动关系,才能实现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到合作、主动、探究的转变。
  (请本文作者与本刊编辑部联系,特此通告)
其他文献
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是目前教育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大量的课堂观察和调查,我们发现合作学习仍存在许多问题,如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缺乏对合作学习的价值认识,缺乏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环境,以及教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角色转换等,从而导致合作学习不能真正发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为此,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我们有必要就以下几个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合作学习的价值    传统的课堂教
期刊
有人说:“课程改革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的命运!”听了这句话,使我想起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的一句话:“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人生!”是啊,作为老师,将如何给孩子一个全新的教育呢?《语文课程标准》就特别指出“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可见,发展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何等重要。那么,我们应该给孩子一个怎样的语文课堂,才能在“教”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的实施,给数学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同时也使数学教师更具挑战性。长期以来,许多数学家老师认为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无非就是讲练结合,即做一题、讲一题,这样的练习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态度,显得单调、乏味,不受学生欢迎,也不利于学生健康、持续、和谐的发展,亟待改进。因此,如何设计数学练习,如何让数学练习散发出新课程的气息,是新理念指导下教师们应该关注的问题。现将本人整理的“几个亮点”与同仁交流
期刊
新课程标准需要老师不断学习、不断探索,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教育方法。老师不能再居高临下,独揽“问”的大权,而应尊重学生,把“问”的权利用职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做“问”的主人。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和老师都要转换角色。学生要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要变被动为主动,变“老师要我学”为“我要学”;老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权威,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获取知识过程的参与者和指导者。老师作为引路人,要激
期刊
甘肃省 静宁县端午摘玫瑰以蜜腌渍为饴。镇原县端午节赠新婚夫妇香扇、罗绮、巾帕、艾虎。漳县端午节,牧童祀山神。  四川省 石柱有“出端午佬”的习俗。由四人以两根竹竿抬起一张铺有红毯的大方桌,毯上用竹篾编一个骑虎的道士,敲锣打鼓,满街游行。旧时,川西还有端午“打李子”的习俗。是日,成都人皆买李子,于城东南角城楼下,上下对掷,聚观者数万。光绪二十一年(一八九五年)因掷李与外国传教士发生冲突,此俗因而停止
期刊
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体现在教师课堂上的关注点,不同的课堂关注点体现了教师不同的课程观与学生观。由于教师的关注点不同,对学生的发展目标期望不同,对学生的认可态度以及对问题的处理方式不同,都是不同的师生关系的体现。新课程理念呼唤新型的师生关系,需要广大教师从传统的“权威者”转变为“组织者”,因此我以自己的实践与认识为基础谈几点看法:    一、在感受师生关系危机中增强教师组织者的角色意识    新课程
期刊
美术课程是最尊重学生个性的课程之一,作为一线的美术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应该注重鼓励学生多元思考、自由表现,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和表现方式来参与美术学习。新课程、新课堂、新用语产生的这些新概念意味着美术教育人本主义的急切回归和学习方式的拓宽,同时也是对学生个体和个性的充分尊重。但是这几年通过自己上课,去外面听课,细细品位其他老师的一些做法,个人认为有许多地方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   
期刊
新课程改革强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自主找寻思路、自主探究问题。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探究、质疑、观察比较,在问题中探究释疑。这种课堂的重组和优化大大推进了课改的进程,教师角色也应顺应这一形势进行转变,成为课堂教学真正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合作者,为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提供有益的条件。    一、课堂教学活动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新课程教
期刊
一、边远农村中学教师的主要心理问题    教师是一个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职业,目前,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实在令人担忧。调查显示,约有31.51%的教师存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而我国普通人群心理障碍发生率在20%左右。20%的教师常对个人健康、睡眠、工作效率感到极度忧虑;36%的教师在角色转换和社交方面不适应;76%的教师感到职业压力很大;69.7%的教师周课时已超过12节;70%的教师觉得工作的烦恼多
期刊
源于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那天投江,五日后她抱出父尸,就此流传开来,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