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古代汉语在中文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但如今在教学过程中遭遇到多重困境。要改变这一现状的根本解决之道在于兴趣的激发。兴趣可以对学习效果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种理论指导下来提出在教师、学生和教学方法三个大的方面下的六项具体的古汉语教学变革。
关键词:古代汉语;困境;兴趣;教学方法变革
《古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以及其下属应用性学科语言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既是阅读我国古代文献典籍、继承古代文化遗产的语言工具,也是学习和研究古代文学、史学、哲学、语言学、文化学、中医学等学科的基础,更是进一步探求现代汉语源起和发展的基础。同时,它对培养学生们阅读古书的能力、写作能力和阅读现代书报的能力以及强化学生的古汉语知识在现代汉语中的运用能力等都有很大的帮助。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许多学生视之以畏途,敬而远之。
古代汉语教学所遇困境分析缘由如下:
其一为:以新文化运动时期发端的对传统文化的否定和抛弃的思潮,此思潮至于“文革”时期达到高峰,至今此种声音仍不时响起,以至今日学子学习古代汉语之动力不足,总以为学古代汉语应该是思想迂腐守旧、读书时摇头晃脑、满嘴之乎者也,如“孔已己”一类之人;
其二为:我国为普及文化知识教育而于1956年国务院通过了《汉字简化方案》和1977年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虽然“二简”随后废止,但社会仍有遗存。通过汉字的简化方案和新中国教育的普及和发展,简化字在教育过程中得以普及,之前没有见过繁体字的初学古代汉语者乍见繁体字,不免心生怯意;
其三为:教师在古代汉语教学过程中,有照本宣科而成“留声机”者;有自讲自听,自始至终,自演“独角戏”者;又有满口掉书袋者……让人觉得或毫无生气,死气沉沉,或迂腐透顶,滑稽可笑。
笔者认为古代汉语教学困境的根本解决之道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认为:兴趣是最好的导师。所谓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为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兴趣可以使人集中注意力,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它也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当我们对某件事情或某项活动产生兴趣后,就会很投入,而且印象深刻,所以如果让个体对某种事物拥有了兴趣,可以事半功倍。所以根据此心理学根据和以往古代汉语教学的过程中经验的积累,笔者提出如下具体教学方法之变革:
其一:产生兴趣的最佳时机在于“第一印象”。所谓“第一印象”就是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西方也有“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的谚语。有的教师在第一次上古代汉语课时,会围绕一个字或一个词大讲特讲一节课,其本义是为讲学术的严谨性与彰显其学术功底之深厚,但殊不知,此课之后,许多人都认为古代汉语既枯燥又无趣,激发学生的兴趣就错过了最佳时机。
其二:教学应该遵循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
初学者学习古代汉语面临的第一个障碍在于繁简体的辨识。教师不妨把汉字的讲解作为讲解文字时的重点。繁体字虽然较之于简体字结构复杂,但是对于理解字的原义以及形声字的分类有很好的作用,学习伊始虽慢一点,但越来越快,不再成为障碍。
又如讲解文字时,要打破先讲汉字的起源和六书理论的定式,先讲繁简字、异体字、古今字等,便于学生入门;讲解文选时,也可以打破按时代排列的顺序,先讲一些口语性强的作品,如可以先讲《论语》选读,然后再讲《左传》《战国策》等,使学生由浅入深。
继而是句子的特殊用法,文体的分类以及音韵学等知识。但是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先难后易,那学习的效果必定事倍而功半。
其三:把学习古代汉语的意义在第一次教学中阐明并平时教学中加以贯彻。这个意义,笔者理解如下:古代汉语就是一个工具,这个工具是用来汲取古人智慧的工具。因为自先秦到清代的漫长历史时期内,古人的智慧、理念都是用古代汉語来承载的,并且其变化小,稳定性大。不掌握这个工具我们今人就无法穿越历史的迷雾,无法从古代汲取智慧,无法了解历史,无法知古鉴今,自然也无法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其四:体现教师和学生“双主体”的地位。所谓“双主体”地位:一方面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上的指引性作用,在讲课过程中,教师是课堂的灵魂和主体,其个人风格和情绪会影响其学生,其知识的架构也会影响学生的知识架构。故而要求教师在教学之前必定要多备课充分,能在讲课时口若悬河,引人入胜。“双主体”的另一方面指的是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主体地位,课堂上师生互动,有问有答才是正常的教学状态,而非自唱自演一场90分钟的“独角戏”。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具有相应的能力,针对古代汉语的教学而言是让学生具有能够独立阅读古籍的能力。培养这样一种能力要求能掌握相当数量的实词,也要求能正确句读,而要正确句读就要有好的语感,要有好的语感就要有对古代汉语虚词、特殊句式的准确把握,而要达到对古代汉语虚词、特殊句式的准确把握就要熟悉大量的经典范文,所以平时的阅读、背诵和模仿练习就很重要,教师可通过朗诵比赛,知识竞赛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兴趣的激发。
其五:利用现有的多媒体条件,用PPT课件来讲解,插入相关的图片和影音文件,教学效果比对照课本讲解要好得多。现在在讲授文字的演变时,我们可以把美丽的文字呈现给我们的学生了,有条件的地方当然是可以去博物馆参观,但是大部分的学校和地区是没有这种实物资源的。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比如殷墟网、文艺网、简帛网等,就有很多甲骨文的图片,还有很多出土文物的照片,不但可以看到甲骨文的形体,还可以了解古代的文化,当看过了“饕餮纹鼎”就自然地理解了“三足鼎立“的含义,还可以欣赏到古朴厚重的金文,欣赏到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书法作品。我们可以把同一个字在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不同阶段的写法通过PPT等形式演示给学生,在联系当时书写工具的特性,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很形象地了解不同阶段文字的形体特点了。
又如:《左传》中有很多是关于战争场面的描写,《鞍之战》就是其中很典型的一篇。古代的战车在战争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文章中多辆战车的关系、作用只凭教师口头语言的表达是说不清楚的,学生还很容易坠入云里雾里。讲授时可以利用丰富的考古成果,如秦陵的车兵俑、一号二号铜车马图,东汉画像砖上的轩车骖驾画像等。教师可以把文物的图片制作成PPT等形式,这样呈现在屏幕上的考古资料可以形象地把文章中的古代文化信息传达出来。如战车上(帅车、普通车)的尊卑位置,“韩厥俛定其右”的情形,从而知道了为什么“逢丑父与公易位”时韩厥没有发现,后来才韩厥抓错了人。此外又如弓箭类考古成果,介绍弓箭、弩、连弩、床弩等,在讲课时播放一些科教类节目的片段来增加对某一种器物的了解。
但切忌把PPT课件教学变成另一种形式的照本宣科。其讲课期间,PPT的文字内容应该只是一些重要的提示性词语或重要句子,教师仍是主体和主导地位,投影仪和幕布不过是把头脑中的想法具体再现,而非把课文完全复制,教师更不应该做“复读机”把课文重复一遍。
其六:将古代汉语训练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文选课后,可布置书面翻译并组织评优,或者让学生阅读有趣的短篇文献,或让学生用文言文写小传;文字通论课后,可组织书法比赛,或借助《说文解字》用小篆书写自己的姓名,或利用课余时间调查学校所在地周围店铺名称的用字情况以及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介的文字使用情况等等;音韵课后让学生利用所学的音韵知识编写对联或结合自己家乡的方言了解语音的古今差异和地方差异等。
关键词:古代汉语;困境;兴趣;教学方法变革
《古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以及其下属应用性学科语言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既是阅读我国古代文献典籍、继承古代文化遗产的语言工具,也是学习和研究古代文学、史学、哲学、语言学、文化学、中医学等学科的基础,更是进一步探求现代汉语源起和发展的基础。同时,它对培养学生们阅读古书的能力、写作能力和阅读现代书报的能力以及强化学生的古汉语知识在现代汉语中的运用能力等都有很大的帮助。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许多学生视之以畏途,敬而远之。
古代汉语教学所遇困境分析缘由如下:
其一为:以新文化运动时期发端的对传统文化的否定和抛弃的思潮,此思潮至于“文革”时期达到高峰,至今此种声音仍不时响起,以至今日学子学习古代汉语之动力不足,总以为学古代汉语应该是思想迂腐守旧、读书时摇头晃脑、满嘴之乎者也,如“孔已己”一类之人;
其二为:我国为普及文化知识教育而于1956年国务院通过了《汉字简化方案》和1977年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虽然“二简”随后废止,但社会仍有遗存。通过汉字的简化方案和新中国教育的普及和发展,简化字在教育过程中得以普及,之前没有见过繁体字的初学古代汉语者乍见繁体字,不免心生怯意;
其三为:教师在古代汉语教学过程中,有照本宣科而成“留声机”者;有自讲自听,自始至终,自演“独角戏”者;又有满口掉书袋者……让人觉得或毫无生气,死气沉沉,或迂腐透顶,滑稽可笑。
笔者认为古代汉语教学困境的根本解决之道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认为:兴趣是最好的导师。所谓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为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兴趣可以使人集中注意力,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它也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当我们对某件事情或某项活动产生兴趣后,就会很投入,而且印象深刻,所以如果让个体对某种事物拥有了兴趣,可以事半功倍。所以根据此心理学根据和以往古代汉语教学的过程中经验的积累,笔者提出如下具体教学方法之变革:
其一:产生兴趣的最佳时机在于“第一印象”。所谓“第一印象”就是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西方也有“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的谚语。有的教师在第一次上古代汉语课时,会围绕一个字或一个词大讲特讲一节课,其本义是为讲学术的严谨性与彰显其学术功底之深厚,但殊不知,此课之后,许多人都认为古代汉语既枯燥又无趣,激发学生的兴趣就错过了最佳时机。
其二:教学应该遵循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
初学者学习古代汉语面临的第一个障碍在于繁简体的辨识。教师不妨把汉字的讲解作为讲解文字时的重点。繁体字虽然较之于简体字结构复杂,但是对于理解字的原义以及形声字的分类有很好的作用,学习伊始虽慢一点,但越来越快,不再成为障碍。
又如讲解文字时,要打破先讲汉字的起源和六书理论的定式,先讲繁简字、异体字、古今字等,便于学生入门;讲解文选时,也可以打破按时代排列的顺序,先讲一些口语性强的作品,如可以先讲《论语》选读,然后再讲《左传》《战国策》等,使学生由浅入深。
继而是句子的特殊用法,文体的分类以及音韵学等知识。但是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先难后易,那学习的效果必定事倍而功半。
其三:把学习古代汉语的意义在第一次教学中阐明并平时教学中加以贯彻。这个意义,笔者理解如下:古代汉语就是一个工具,这个工具是用来汲取古人智慧的工具。因为自先秦到清代的漫长历史时期内,古人的智慧、理念都是用古代汉語来承载的,并且其变化小,稳定性大。不掌握这个工具我们今人就无法穿越历史的迷雾,无法从古代汲取智慧,无法了解历史,无法知古鉴今,自然也无法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其四:体现教师和学生“双主体”的地位。所谓“双主体”地位:一方面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上的指引性作用,在讲课过程中,教师是课堂的灵魂和主体,其个人风格和情绪会影响其学生,其知识的架构也会影响学生的知识架构。故而要求教师在教学之前必定要多备课充分,能在讲课时口若悬河,引人入胜。“双主体”的另一方面指的是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主体地位,课堂上师生互动,有问有答才是正常的教学状态,而非自唱自演一场90分钟的“独角戏”。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具有相应的能力,针对古代汉语的教学而言是让学生具有能够独立阅读古籍的能力。培养这样一种能力要求能掌握相当数量的实词,也要求能正确句读,而要正确句读就要有好的语感,要有好的语感就要有对古代汉语虚词、特殊句式的准确把握,而要达到对古代汉语虚词、特殊句式的准确把握就要熟悉大量的经典范文,所以平时的阅读、背诵和模仿练习就很重要,教师可通过朗诵比赛,知识竞赛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兴趣的激发。
其五:利用现有的多媒体条件,用PPT课件来讲解,插入相关的图片和影音文件,教学效果比对照课本讲解要好得多。现在在讲授文字的演变时,我们可以把美丽的文字呈现给我们的学生了,有条件的地方当然是可以去博物馆参观,但是大部分的学校和地区是没有这种实物资源的。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比如殷墟网、文艺网、简帛网等,就有很多甲骨文的图片,还有很多出土文物的照片,不但可以看到甲骨文的形体,还可以了解古代的文化,当看过了“饕餮纹鼎”就自然地理解了“三足鼎立“的含义,还可以欣赏到古朴厚重的金文,欣赏到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书法作品。我们可以把同一个字在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不同阶段的写法通过PPT等形式演示给学生,在联系当时书写工具的特性,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很形象地了解不同阶段文字的形体特点了。
又如:《左传》中有很多是关于战争场面的描写,《鞍之战》就是其中很典型的一篇。古代的战车在战争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文章中多辆战车的关系、作用只凭教师口头语言的表达是说不清楚的,学生还很容易坠入云里雾里。讲授时可以利用丰富的考古成果,如秦陵的车兵俑、一号二号铜车马图,东汉画像砖上的轩车骖驾画像等。教师可以把文物的图片制作成PPT等形式,这样呈现在屏幕上的考古资料可以形象地把文章中的古代文化信息传达出来。如战车上(帅车、普通车)的尊卑位置,“韩厥俛定其右”的情形,从而知道了为什么“逢丑父与公易位”时韩厥没有发现,后来才韩厥抓错了人。此外又如弓箭类考古成果,介绍弓箭、弩、连弩、床弩等,在讲课时播放一些科教类节目的片段来增加对某一种器物的了解。
但切忌把PPT课件教学变成另一种形式的照本宣科。其讲课期间,PPT的文字内容应该只是一些重要的提示性词语或重要句子,教师仍是主体和主导地位,投影仪和幕布不过是把头脑中的想法具体再现,而非把课文完全复制,教师更不应该做“复读机”把课文重复一遍。
其六:将古代汉语训练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文选课后,可布置书面翻译并组织评优,或者让学生阅读有趣的短篇文献,或让学生用文言文写小传;文字通论课后,可组织书法比赛,或借助《说文解字》用小篆书写自己的姓名,或利用课余时间调查学校所在地周围店铺名称的用字情况以及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介的文字使用情况等等;音韵课后让学生利用所学的音韵知识编写对联或结合自己家乡的方言了解语音的古今差异和地方差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