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青竹扇,悠悠琴音,1 500多名学生在绿茵场上手执竹扇相间排开,随着音乐扇舞翩跹,女扇张开翩翩如蝶,男扇闭合剑气如虹,一套刚柔相济、古朴典雅与动感时尚、活泼可爱交替进行的《竹韵操》,将南宁市逸夫小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追求与孩子们活泼好动的天性融合得天衣无缝。
礼仪大课堂上,1 500多名“博雅学子”在老师指导下练习站立行及不同场合的鞠躬礼,跟读《弟子规》,齐诵《少年中国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铿锵的声音在校园上空回旋,震撼着绿茵场上每一位师生的心房。
每逢星期一早上,当庄严的升旗仪式结束之后,以上活动依次展开,记者在南宁市逸夫小学(以下简称逸夫小学)感受到了浓浓的“书香竹韵”。
聚魂——
明确“书香竹韵”校园文化核心内涵
逸夫小学筹建时的校名为南宁市新竹路中段学校,后因感恩邵逸夫先生捐赠50万元港币建校,在1995年学校落成时将学校正式命名为南宁市逸夫小学。为此,该校在设计LOGO时决定将两个校名巧妙融合:以一颗心(谐音“新”)和一棵竹作为设计元素,通过变形,将两个元素变身为“逸夫”二字的拼音首字母“YF”(见题图),寓意学校将用心办教育,使学生像竹子一样茁壮成长。2011年,南宁市教育局提出了“文化立校”的办学指导思想,逸夫小学决定全面创建“书香竹韵”校园文化。
在逸夫小学,“书香竹韵”溢满校园:校门左前方是一排五六米高、呈月牙形排开的刚竹,是谓竹屏风;竹屏风前枣红色的大理石上,篆刻着12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恳恳做事”,与刚竹之“刚”互为呼应,这是该校建校之初便明确下来的校训。校门右侧教学楼侧壁设计成“书香竹韵”巨幅文化墙,下面的黑板报以展开的书本造形,上方是亭亭玉立的竹君子图案,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该校的文化追求。沿着校道往里走,几十株佛肚竹聚成三丛,呈“品”字布局,是谓竹品园,其间书本造型的汉白玉石上雕刻着该校确立的“竹品”——博雅有志、虚心有节、清逸有礼。
在教学楼前,“书香舞台”“书育人地雕”及“启超大竹简地雕”显得格外醒目。“书香舞台”呈打开的书本状,地面上是手绘的世界地图,意在激励师生从书本中探索大千世界的奥秘,大胆展示自我;旁边的地面上,红色大理石铺成一个巨大的“人”字,“人”字上面镌刻着古今中外各种经典读物的书名及作者简介,是谓“书育人地雕”,昭示着该校“以书育人”的办学特色;“启超大竹简”是铺设在该校校园里最长、最大的地雕,枣红色的大理石砖砌成巨大的竹简造型,长70米,宽5米,上面镌刻着近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梁启超先生所写的《少年中国说》片段,意在激励全校师生做有志向、有责任、有担当的人。
校园围墙的东边,种植着几百棵慈孝竹;教学楼一楼的十几根圆柱是书法名人柱,上面篆刻着王羲之、柳公权、颜真卿、米芾等我国历代书法大家的拓印真迹……中华传统文化的痕迹在该校随处可见。
三个“书香格”图书架分别放置在该校教学楼三个楼层的楼梯拐角,每个格子上都摆满了图书,定期更换,没有“门将军”把守,学生可随时随意借阅。
……
“有了‘书香竹韵’这个校园文化的核心理念,我们反复学习、思考、斟酌,最终明确了办学目标,完善了校风、教风、学风、校园标识色、校歌等校园文化标识,开始给学校文化聚魂。”该校校长李月葵如数家珍,侃侃而谈,“逸夫小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像竹子一样有礼有志的‘博雅学子’,打造像竹子一样有智有节的‘博雅之师’;我们倡导师生‘修竹品’,以博雅有志、虚心有节、清逸有礼为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我们的培养策略是以书育人、以竹立人、科技树人,校风是‘爱国、自信、有志、博雅’,教风是‘爱生、自律、有智、博学’,学风是‘爱学、自主、有礼、博艺’。”
外显的校园景观,内在的价值诉求,以一种开放的姿态接纳着走进该校的每一名师生。“我们希望这种无声的熏陶内化为师生对竹文化的理解和感悟,带给师生文明的体验与追求。”这是李月葵校长对景观文化的价值期许。
明心——
打造像竹子一样有智有节的“博雅之师”
陆俊达是逸夫小学有名的科技指导老师,擅长信息与电子工程,个人已有3项发明专利,9月刚刚代表广西前往香港参加全国第30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之科技辅导员竞赛,一直主持该校的“达达创新发明工作室”。该校四年级学生伍泓宇在该校2014年创意科技节活动中提出了一个通过智能装置控制路灯亮度和颜色、缓解堵车和减少碳排放的金点子,慧眼识才的陆俊达惊喜万分,对小伍进行悉心指导,最终帮助小伍完成了“智能路灯”项目的设计与制作,使其在参加2015年广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时获得了发明类小学组一等奖,参加第30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得了科技创意二等奖。不久前,小伍的“智能路灯”还获得了发明专利。
“这个项目要求师生的起点较高,实际实施的难度较大,所以我们采用定向培养的方式,包括教师教的定向和学生学的定向。教师教的定向指的是导师根据自身特长,辅导学生开展相关的发明项目研究,使师资力量得到最大化的开发利用;学生学的定向,则是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和研究项目的关联学科,寻找在该学科有深厚研究基础的导师,指导学生开展相关项目研究。这种‘双向培养’,打通了学生和导师之间的学科屏障,使在此框架下的教师和学生都能方便、高效地开展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说起自己所主持的工作,陆俊达老师思路清晰。
据记者了解,在逸夫小学,每一位老师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那么,李校长是如何打造出她心目中的这支“博雅之师”的呢?
李月葵校长告诉记者:“我们选择‘竹品’,是因为竹节中空至顶,韵味独具,可谓‘虚心’之至;竹子性喜簇生,难觅孤竹孑立之身影,可谓‘善群’。我们受竹子谦虚合群‘品格’的启发,找到了高效管理教师队伍的蹊径——打造像竹子一样有智有节的‘博雅之师’!” 博雅,知识广博、气质优雅的统称。为了打造“博雅之师”,逸夫小学给老师们定出了一个“养成十项”。
“今天我要头发整齐、衣着整洁,佩戴工作标志;今天我要和学生、同事、家长有效地沟通;今天我要积极地从不同渠道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博雅之师养成十项”以“今天我要……”的句式,将对教师着装规范、待人接物习惯、办公环境的要求,以及遵章守时、讲求实效、关注信息、积极沟通、学会欣赏、信守承诺等高效办公信条罗列成10条规范。这十项规范,粗看起来不难做到,但要做好,必须有一定的功底,这功底,便是李月葵校长要“精心打造”的内容。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为了滋养“博雅之师”的底气、灵气,李校长每月向教师推荐阅读一本书籍,要求教师每学期撰写一定数量的读书笔记,开展“静阅时光”读书活动。她邀请高校名师到校举办国学讲座,以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功底;她通过读书漂流和读书分享会,来保证教师读有所得。
“新课标对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的要求是六年不少于145万字。为了推动学生自主阅读,对学生的课内外阅读进行必要的引导,我们组织教师开展了课内外阅读指导实践研究,将阅读指导纳入课程规划,不断在课堂实践中检验其操作性。”李月葵校长说。在引导教师进行阅读指导实践研究的日子里,她将教师们的阅读课教案集结成册,命名为《南宁市逸夫小学“书香竹韵”阅读校本教材教师用书》,并将老师们自己整理编写的《书香竹韵——南宁市逸夫小学经典诗文诵读本》交给广西教育出版社公开出版。她还要求其他学科的教师坚持撰写学科教学论文,以确保阅读、科研的成效。据悉,《书香竹韵满校园——南宁市逸夫小学教育教学成果集》不日将由广西接力出版社出版。
除了校本科研课题研究,该校还成功申报了国家教师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科研课题“特色学校创建与构建优秀班级文化的实践与研究”及自治区教育科学规划C类课题“创建‘书香竹韵’小学班级文化实践研究”,如今这两个课题均已进入结题阶段。在开展课题研究的2013—2015年,该校每年都集成一本《南宁市逸夫小学“书香竹韵”成果集》,将教师们的研究心血物化为精神产品,激励教师不断前行。
砺品——
开展“书香竹韵”文化主题实践
6月,又是一年毕业季,逸夫小学毕业班的学生们正忙着在教室内串竹简,并在校园指定的场地里种竹子。7月,在该校礼堂的舞台上,隆重的毕业典礼正在举行,毕业班学生代表将刻写着班主任及全班学生名字的一卷卷竹简郑重地交到各自的班主任手上,再由班主任一一交给校长。校长手捧竹简,告诉全体毕业班的学生“你们是逸夫小学毕业的博雅学子”,200多名毕业生涨红了双颊,齐声高喊“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恳恳做事”的校训,声音响彻了整个礼堂……
“我们将这些竹简和竹筒整齐地摆放在学校的毕业生纪念墙上,静静地等候着毕业多年后的他们回来寻找自己的‘竹’迹。”李月葵校长娓娓地讲述着,眼眸中充满了深情。
“书香竹韵”的文化内涵,便是通过这样一个个具体可感的主题实践,将逸夫小学对“竹之品格”“竹之智慧”“竹之灵性”的追求无声地浸润于师生的生命当中。“博雅学子养成十项”、礼仪大课堂、特色班级建设、五星班级评比等,见证了逸夫小学对“竹之品格”的追求;“书香竹韵”校本阅读课程、午读书法课程、学科渗透课程等,体现着该校对“竹之智慧”的求索;发明创意科技节、“书香竹韵”读书节、“竹之韵”童声合唱队、活力运动会、“竹之韵”艺术节、跳竹竿舞、跳竹韵操、抛藤球等创意活动,充分反映了该校对“竹之灵性”的无限向往。
“博雅学子养成十项”,包括学生习惯养成的学校篇、家庭篇、社会篇三个方面共计30项条规,每一项都以“今天我……了吗?”的问句形式呈现,供学生在“午省”时自我反省。“学校篇”重在从着装习惯、尊敬国旗习惯、礼貌待人习惯、听从教导习惯、认真学习习惯、锻炼身体习惯、出行有序习惯、爱护环境习惯、爱护公物习惯和友善合作习惯方面对学生加以规范引导,“家庭篇”重在从尊敬长辈的习惯、听从长辈教导的习惯、出入礼仪的习惯、健康用餐的习惯、按时作息的习惯、讲究卫生的习惯、勤俭节约的习惯、生活自理的习惯、礼貌待客的习惯及自主学习的习惯方面进行教育引导,“社会篇”重在从文明用语礼貌待人的习惯、礼貌接物的习惯、出行有序的习惯、公共场合说话交流的习惯、遵守交规的习惯、文明排队与礼让的习惯、物归原处的习惯、礼貌交往的习惯、乐于助人的习惯与信守承诺的习惯方面进行规范约束。
学生颜菲在参加升旗仪式时和同学随意交谈了几句,当天“午省”时对照“博雅学子养成十项·学校篇”第二项“今天升国旗时我高唱国歌,行注目礼、敬队礼了吗?”反省了自己的问题,改掉了升国旗时说话的毛病,还主动提醒身边的同学要养成尊敬国旗的习惯。
学生黎铭宇周末跟小伙伴出去玩,没跟父母打招呼便离开了家,当天“午省”时对照“博雅学子养成十项·家庭篇”第三项“今天我外出、回家都告知父母、长辈了吗?”进行反省,从那之后每次出门都能做到告知父母自己的去向。
学生张昀有次和父母乘公交车,爸爸在公交车上大声接听电话,她主动提醒爸爸在公众场合要轻声细语,不要影响他人。这在“博雅学子养成十项·社会篇”有详细的规定。
……
逸夫小学将每天下午午读前五分钟规定为“午省”时刻,要求学生双手合拳于胸,伴着优美的音乐,对照“博雅学子养成十项”逐一自省,以求改进;五星班级评比围绕“纪律、礼仪、两操、卫生、路队”五个方面展开,分周评和学期评两种形式,引导各班的“竹之品格”建设;“书香竹韵”特色班级建设以班为单位,自创班风和班级口号,鼓励学生争当“竹君子”……“以竹立人”,让逸夫小学的“博雅学子”拥有了“竹之品格”。
为了开启学生的“竹之智慧”,该校在组织教师上好常规课之余,还以自编校本教材《南宁市逸夫小学“书香竹韵”经典诗文诵读本》为依托,开设了“书香竹韵”校本课程:向每个年级推荐100本经典书目,保证每个年级每班每月开设4节阅读课,按照“阅读导读课—自主阅读课—阅读汇报课—阅读拓展课”的模式次第展开。教师在阅读导读课上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学生在自主阅读课上按照所学的方法在课堂上静心阅读,在读书汇报课上用不同的形式汇报课外阅读的感受;教师在阅读拓展课上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或者向学生推荐阅读同一类的其他作品,或者让学生把经典读物改编成情景剧在课堂上表演,或者将《经典影视作品欣赏》《经典音乐欣赏》等课程内容引进课堂,让学生多角度感受经典的魅力。此外,该校还利用每周一节午读课开展书法教育,引导学生传承书法艺术,修练文化内涵。
为了打造学生的“竹之灵性”,该校精心设计每年一届为期一个月的读书节活动,将“书香竹韵”的学校文化关联上语文、体育、美术、音乐等学科建设,要求一、二年级知竹名、画竹图,三、四年级诵竹诗、明竹意,五、六年级品竹诗、写竹文,通过画竹、写竹、诵竹、品竹、学竹等形式实现学科中的“书香竹韵”文化渗透,让“竹之灵性”温润师生的文化底蕴。该校的“竹之韵”童声合唱队2014年曾代表广西到奥地利维也纳参加第五届世界和平合唱节合唱比赛获金奖,如今已陆续培养了近500名合唱队员,让更多的学生身上散发出了竹子般清逸的气质和灵性。而最能体现“竹之灵性”的文化实践活动,莫过于该校每年一届的创意科技节。该校鼓励学生以个人和团队的形式拟出生活金点子,参与学校的创意科技节金点子评比,再由相匹配的科技教师精选出最具创意的金点子对学生进行指导,使之有效转化为实用的科技发明,“达达创新发明工作室”便成了该校开展科技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
在“书香竹韵”校园文化的引领下,逸夫小学已获得国际发明特色学校、中国创新型国际发明特色学校、全国创新型学校、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广西优秀童谣儿歌推广传唱校园行示范学校、广西中小学生发明创造示范学校、南宁市“洒扫应对”主题教育示范学校等70多项荣誉。
以“博雅之师”育“博雅学子”,逸夫小学的师生们是当之无愧的“书香竹韵”文化追梦人!
(责编 欧金昌)
礼仪大课堂上,1 500多名“博雅学子”在老师指导下练习站立行及不同场合的鞠躬礼,跟读《弟子规》,齐诵《少年中国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铿锵的声音在校园上空回旋,震撼着绿茵场上每一位师生的心房。
每逢星期一早上,当庄严的升旗仪式结束之后,以上活动依次展开,记者在南宁市逸夫小学(以下简称逸夫小学)感受到了浓浓的“书香竹韵”。
聚魂——
明确“书香竹韵”校园文化核心内涵
逸夫小学筹建时的校名为南宁市新竹路中段学校,后因感恩邵逸夫先生捐赠50万元港币建校,在1995年学校落成时将学校正式命名为南宁市逸夫小学。为此,该校在设计LOGO时决定将两个校名巧妙融合:以一颗心(谐音“新”)和一棵竹作为设计元素,通过变形,将两个元素变身为“逸夫”二字的拼音首字母“YF”(见题图),寓意学校将用心办教育,使学生像竹子一样茁壮成长。2011年,南宁市教育局提出了“文化立校”的办学指导思想,逸夫小学决定全面创建“书香竹韵”校园文化。
在逸夫小学,“书香竹韵”溢满校园:校门左前方是一排五六米高、呈月牙形排开的刚竹,是谓竹屏风;竹屏风前枣红色的大理石上,篆刻着12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恳恳做事”,与刚竹之“刚”互为呼应,这是该校建校之初便明确下来的校训。校门右侧教学楼侧壁设计成“书香竹韵”巨幅文化墙,下面的黑板报以展开的书本造形,上方是亭亭玉立的竹君子图案,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该校的文化追求。沿着校道往里走,几十株佛肚竹聚成三丛,呈“品”字布局,是谓竹品园,其间书本造型的汉白玉石上雕刻着该校确立的“竹品”——博雅有志、虚心有节、清逸有礼。
在教学楼前,“书香舞台”“书育人地雕”及“启超大竹简地雕”显得格外醒目。“书香舞台”呈打开的书本状,地面上是手绘的世界地图,意在激励师生从书本中探索大千世界的奥秘,大胆展示自我;旁边的地面上,红色大理石铺成一个巨大的“人”字,“人”字上面镌刻着古今中外各种经典读物的书名及作者简介,是谓“书育人地雕”,昭示着该校“以书育人”的办学特色;“启超大竹简”是铺设在该校校园里最长、最大的地雕,枣红色的大理石砖砌成巨大的竹简造型,长70米,宽5米,上面镌刻着近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梁启超先生所写的《少年中国说》片段,意在激励全校师生做有志向、有责任、有担当的人。
校园围墙的东边,种植着几百棵慈孝竹;教学楼一楼的十几根圆柱是书法名人柱,上面篆刻着王羲之、柳公权、颜真卿、米芾等我国历代书法大家的拓印真迹……中华传统文化的痕迹在该校随处可见。
三个“书香格”图书架分别放置在该校教学楼三个楼层的楼梯拐角,每个格子上都摆满了图书,定期更换,没有“门将军”把守,学生可随时随意借阅。
……
“有了‘书香竹韵’这个校园文化的核心理念,我们反复学习、思考、斟酌,最终明确了办学目标,完善了校风、教风、学风、校园标识色、校歌等校园文化标识,开始给学校文化聚魂。”该校校长李月葵如数家珍,侃侃而谈,“逸夫小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像竹子一样有礼有志的‘博雅学子’,打造像竹子一样有智有节的‘博雅之师’;我们倡导师生‘修竹品’,以博雅有志、虚心有节、清逸有礼为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我们的培养策略是以书育人、以竹立人、科技树人,校风是‘爱国、自信、有志、博雅’,教风是‘爱生、自律、有智、博学’,学风是‘爱学、自主、有礼、博艺’。”
外显的校园景观,内在的价值诉求,以一种开放的姿态接纳着走进该校的每一名师生。“我们希望这种无声的熏陶内化为师生对竹文化的理解和感悟,带给师生文明的体验与追求。”这是李月葵校长对景观文化的价值期许。
明心——
打造像竹子一样有智有节的“博雅之师”
陆俊达是逸夫小学有名的科技指导老师,擅长信息与电子工程,个人已有3项发明专利,9月刚刚代表广西前往香港参加全国第30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之科技辅导员竞赛,一直主持该校的“达达创新发明工作室”。该校四年级学生伍泓宇在该校2014年创意科技节活动中提出了一个通过智能装置控制路灯亮度和颜色、缓解堵车和减少碳排放的金点子,慧眼识才的陆俊达惊喜万分,对小伍进行悉心指导,最终帮助小伍完成了“智能路灯”项目的设计与制作,使其在参加2015年广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时获得了发明类小学组一等奖,参加第30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得了科技创意二等奖。不久前,小伍的“智能路灯”还获得了发明专利。
“这个项目要求师生的起点较高,实际实施的难度较大,所以我们采用定向培养的方式,包括教师教的定向和学生学的定向。教师教的定向指的是导师根据自身特长,辅导学生开展相关的发明项目研究,使师资力量得到最大化的开发利用;学生学的定向,则是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和研究项目的关联学科,寻找在该学科有深厚研究基础的导师,指导学生开展相关项目研究。这种‘双向培养’,打通了学生和导师之间的学科屏障,使在此框架下的教师和学生都能方便、高效地开展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说起自己所主持的工作,陆俊达老师思路清晰。
据记者了解,在逸夫小学,每一位老师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那么,李校长是如何打造出她心目中的这支“博雅之师”的呢?
李月葵校长告诉记者:“我们选择‘竹品’,是因为竹节中空至顶,韵味独具,可谓‘虚心’之至;竹子性喜簇生,难觅孤竹孑立之身影,可谓‘善群’。我们受竹子谦虚合群‘品格’的启发,找到了高效管理教师队伍的蹊径——打造像竹子一样有智有节的‘博雅之师’!” 博雅,知识广博、气质优雅的统称。为了打造“博雅之师”,逸夫小学给老师们定出了一个“养成十项”。
“今天我要头发整齐、衣着整洁,佩戴工作标志;今天我要和学生、同事、家长有效地沟通;今天我要积极地从不同渠道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博雅之师养成十项”以“今天我要……”的句式,将对教师着装规范、待人接物习惯、办公环境的要求,以及遵章守时、讲求实效、关注信息、积极沟通、学会欣赏、信守承诺等高效办公信条罗列成10条规范。这十项规范,粗看起来不难做到,但要做好,必须有一定的功底,这功底,便是李月葵校长要“精心打造”的内容。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为了滋养“博雅之师”的底气、灵气,李校长每月向教师推荐阅读一本书籍,要求教师每学期撰写一定数量的读书笔记,开展“静阅时光”读书活动。她邀请高校名师到校举办国学讲座,以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功底;她通过读书漂流和读书分享会,来保证教师读有所得。
“新课标对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的要求是六年不少于145万字。为了推动学生自主阅读,对学生的课内外阅读进行必要的引导,我们组织教师开展了课内外阅读指导实践研究,将阅读指导纳入课程规划,不断在课堂实践中检验其操作性。”李月葵校长说。在引导教师进行阅读指导实践研究的日子里,她将教师们的阅读课教案集结成册,命名为《南宁市逸夫小学“书香竹韵”阅读校本教材教师用书》,并将老师们自己整理编写的《书香竹韵——南宁市逸夫小学经典诗文诵读本》交给广西教育出版社公开出版。她还要求其他学科的教师坚持撰写学科教学论文,以确保阅读、科研的成效。据悉,《书香竹韵满校园——南宁市逸夫小学教育教学成果集》不日将由广西接力出版社出版。
除了校本科研课题研究,该校还成功申报了国家教师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科研课题“特色学校创建与构建优秀班级文化的实践与研究”及自治区教育科学规划C类课题“创建‘书香竹韵’小学班级文化实践研究”,如今这两个课题均已进入结题阶段。在开展课题研究的2013—2015年,该校每年都集成一本《南宁市逸夫小学“书香竹韵”成果集》,将教师们的研究心血物化为精神产品,激励教师不断前行。
砺品——
开展“书香竹韵”文化主题实践
6月,又是一年毕业季,逸夫小学毕业班的学生们正忙着在教室内串竹简,并在校园指定的场地里种竹子。7月,在该校礼堂的舞台上,隆重的毕业典礼正在举行,毕业班学生代表将刻写着班主任及全班学生名字的一卷卷竹简郑重地交到各自的班主任手上,再由班主任一一交给校长。校长手捧竹简,告诉全体毕业班的学生“你们是逸夫小学毕业的博雅学子”,200多名毕业生涨红了双颊,齐声高喊“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恳恳做事”的校训,声音响彻了整个礼堂……
“我们将这些竹简和竹筒整齐地摆放在学校的毕业生纪念墙上,静静地等候着毕业多年后的他们回来寻找自己的‘竹’迹。”李月葵校长娓娓地讲述着,眼眸中充满了深情。
“书香竹韵”的文化内涵,便是通过这样一个个具体可感的主题实践,将逸夫小学对“竹之品格”“竹之智慧”“竹之灵性”的追求无声地浸润于师生的生命当中。“博雅学子养成十项”、礼仪大课堂、特色班级建设、五星班级评比等,见证了逸夫小学对“竹之品格”的追求;“书香竹韵”校本阅读课程、午读书法课程、学科渗透课程等,体现着该校对“竹之智慧”的求索;发明创意科技节、“书香竹韵”读书节、“竹之韵”童声合唱队、活力运动会、“竹之韵”艺术节、跳竹竿舞、跳竹韵操、抛藤球等创意活动,充分反映了该校对“竹之灵性”的无限向往。
“博雅学子养成十项”,包括学生习惯养成的学校篇、家庭篇、社会篇三个方面共计30项条规,每一项都以“今天我……了吗?”的问句形式呈现,供学生在“午省”时自我反省。“学校篇”重在从着装习惯、尊敬国旗习惯、礼貌待人习惯、听从教导习惯、认真学习习惯、锻炼身体习惯、出行有序习惯、爱护环境习惯、爱护公物习惯和友善合作习惯方面对学生加以规范引导,“家庭篇”重在从尊敬长辈的习惯、听从长辈教导的习惯、出入礼仪的习惯、健康用餐的习惯、按时作息的习惯、讲究卫生的习惯、勤俭节约的习惯、生活自理的习惯、礼貌待客的习惯及自主学习的习惯方面进行教育引导,“社会篇”重在从文明用语礼貌待人的习惯、礼貌接物的习惯、出行有序的习惯、公共场合说话交流的习惯、遵守交规的习惯、文明排队与礼让的习惯、物归原处的习惯、礼貌交往的习惯、乐于助人的习惯与信守承诺的习惯方面进行规范约束。
学生颜菲在参加升旗仪式时和同学随意交谈了几句,当天“午省”时对照“博雅学子养成十项·学校篇”第二项“今天升国旗时我高唱国歌,行注目礼、敬队礼了吗?”反省了自己的问题,改掉了升国旗时说话的毛病,还主动提醒身边的同学要养成尊敬国旗的习惯。
学生黎铭宇周末跟小伙伴出去玩,没跟父母打招呼便离开了家,当天“午省”时对照“博雅学子养成十项·家庭篇”第三项“今天我外出、回家都告知父母、长辈了吗?”进行反省,从那之后每次出门都能做到告知父母自己的去向。
学生张昀有次和父母乘公交车,爸爸在公交车上大声接听电话,她主动提醒爸爸在公众场合要轻声细语,不要影响他人。这在“博雅学子养成十项·社会篇”有详细的规定。
……
逸夫小学将每天下午午读前五分钟规定为“午省”时刻,要求学生双手合拳于胸,伴着优美的音乐,对照“博雅学子养成十项”逐一自省,以求改进;五星班级评比围绕“纪律、礼仪、两操、卫生、路队”五个方面展开,分周评和学期评两种形式,引导各班的“竹之品格”建设;“书香竹韵”特色班级建设以班为单位,自创班风和班级口号,鼓励学生争当“竹君子”……“以竹立人”,让逸夫小学的“博雅学子”拥有了“竹之品格”。
为了开启学生的“竹之智慧”,该校在组织教师上好常规课之余,还以自编校本教材《南宁市逸夫小学“书香竹韵”经典诗文诵读本》为依托,开设了“书香竹韵”校本课程:向每个年级推荐100本经典书目,保证每个年级每班每月开设4节阅读课,按照“阅读导读课—自主阅读课—阅读汇报课—阅读拓展课”的模式次第展开。教师在阅读导读课上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学生在自主阅读课上按照所学的方法在课堂上静心阅读,在读书汇报课上用不同的形式汇报课外阅读的感受;教师在阅读拓展课上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或者向学生推荐阅读同一类的其他作品,或者让学生把经典读物改编成情景剧在课堂上表演,或者将《经典影视作品欣赏》《经典音乐欣赏》等课程内容引进课堂,让学生多角度感受经典的魅力。此外,该校还利用每周一节午读课开展书法教育,引导学生传承书法艺术,修练文化内涵。
为了打造学生的“竹之灵性”,该校精心设计每年一届为期一个月的读书节活动,将“书香竹韵”的学校文化关联上语文、体育、美术、音乐等学科建设,要求一、二年级知竹名、画竹图,三、四年级诵竹诗、明竹意,五、六年级品竹诗、写竹文,通过画竹、写竹、诵竹、品竹、学竹等形式实现学科中的“书香竹韵”文化渗透,让“竹之灵性”温润师生的文化底蕴。该校的“竹之韵”童声合唱队2014年曾代表广西到奥地利维也纳参加第五届世界和平合唱节合唱比赛获金奖,如今已陆续培养了近500名合唱队员,让更多的学生身上散发出了竹子般清逸的气质和灵性。而最能体现“竹之灵性”的文化实践活动,莫过于该校每年一届的创意科技节。该校鼓励学生以个人和团队的形式拟出生活金点子,参与学校的创意科技节金点子评比,再由相匹配的科技教师精选出最具创意的金点子对学生进行指导,使之有效转化为实用的科技发明,“达达创新发明工作室”便成了该校开展科技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
在“书香竹韵”校园文化的引领下,逸夫小学已获得国际发明特色学校、中国创新型国际发明特色学校、全国创新型学校、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广西优秀童谣儿歌推广传唱校园行示范学校、广西中小学生发明创造示范学校、南宁市“洒扫应对”主题教育示范学校等70多项荣誉。
以“博雅之师”育“博雅学子”,逸夫小学的师生们是当之无愧的“书香竹韵”文化追梦人!
(责编 欧金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