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泳梁:变异的山水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ping3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泳梁是在上海旁边的郊区长大,从1980年代起,他就旁观着上海这座都市的发展。他年幼师从香港中文大学老师杨洋,接受了国画、书法等中国传统艺术教育近十年,这段经历就像是向未来伸出的橄榄枝,让他形成了对中国文人山水以及古典绘画的良好审美,成为日后切入创作的角度。
  从上海工艺美术学院和中国美院上海设计分院毕业后,在2005年,杨泳梁开始用水墨进行试验、创作,在转年便完成了《蜃市山水》系列,其中大量使用了水墨、摄影和录像等媒材。这也逐渐形成杨泳梁创作的主要元素和特点。观其作品,不少人远远地看第一眼会以为是一幅传统的中国山水画,但细看之下,才会发现山水画只是框架,里面充满了各种建筑和未来主义色彩的都市情景。
  这种独特的叙事描述手段,充满了戏剧性的冲突,形成了一种充满后现代味道的表达。杨泳梁善于将中国传统的历史、典故连接当下的语汇和前沿技术,不断引起人们对“人在都市生活中的状态”进行讨论。这一线索也几乎贯穿了杨泳梁的所有作品。
  毕业后,创办工作室,成为职业艺术家,在大学里授课,杨泳梁依然生活在上海,每日每夜见证着上海的飞速发展。看着外滩对面的高楼一幢幢拔地而起,他说自己并不排斥现代化,但觉得有一个是所有人都无法忽视的现实:“建设和传统的割裂,在中国是未来几十年都不会变的话题,因为城市化还在继续。”
  是什么契机让你开始了第一次“山水意向”的作品创作?
  杨泳梁:谈不上什么契机,我觉得是自然而然产生的,生活在这个城市,同时内心向往着田园,应该是每个常居城市人的矛盾心态吧。另外我比较特色的教育背景、儿时学习传统绘画的经历,以及后来多媒体数字设计的专业,都促使我创作的第一件“山水”作品是《蜃市山水仿庐山高瀑图》(2006年)。
  在你的摄影作品中,使用了许多中国文人山水画的意象以及形式,它们给你带来怎样的启发与影响?
  杨泳梁:我的作品本身是基于传统中国绘画的,所以本质而言不是影响启发,而是沿袭。我基本上沿袭着古代绘画的章法和审美取向,只是使用了其他语言进行了转换。
  人们说文人山水画是“寄情于山水”,那你在自己的摄影作品中寄托的是什么呢?
  杨泳梁:我曾经在自己第一个系列的自序中写过:文人山水画是“寄情于山水”,我以我的山水画“批判现实”。但是这么多年来的创作让我反思,可能用批判的字眼太过,现在我觉得作品更多是提出了问题,但是这些问题无法通过艺术直接去解决。
  从《蜃市山水》到《来自新大陆》,这些作品似乎有着非常一致的主题,能说下你想表达的核心议题是什么?以及这些年的创作思路、脉络吗?
  杨泳梁:《蜃市山水》从远处看像是模仿倪瓒的山水作品,其实是用电脑绘画技术绘制的“假冒山水”,电线柱子取代了郁郁葱葱的树木,高楼广厦取代了飞檐亭阁,图章落款用的都是马路上的窨井盖。宽幅卷轴中塞满了现代生活、现代城市的细节。《来自新大陆》的標题取自德沃夏克的第九交响曲,2014年创作。在数码技术上这是又一次里程碑式的进步——作品体量达到前所未有的尺幅,细部也前所未有的丰富。与此同时,我首次在数码山水作品当中运用到真实的山体,与人工山体进行结合。山石的照片主要拍摄自冰岛和挪威,作品仿佛捕绘了一个真实而又虚幻的新世界。
  作品的主题是基本一致的,因为我关注的问题未曾发生改变,但是每一个系列会有些不同的侧重点,要说创作的思路和脉络,可能近几年的创作朝多媒体和更先进的技术去拓展,比如最近我创作的两件作品都是基于VR技术的。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摄影的媒介还是有一定的局限。
  从摄影术刚被发明就一直有摄影师在拍摄山水,你觉得在如今这个摄影已经非常多样化的情况下,山水摄影作品如何才能做到有所突破?
  杨泳梁:每个人对摄影不同的态度,有人拿它当所到之处的采风记录,有些人把摄影当作创作工具,因人而异。
  在实际的创作中,最难的是哪部分,是复杂的后期吗?
  杨泳梁:技术的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只是时间问题。困难的地方在于做什么作品?这个作品有什么意义?
  除了创作摄影作品,你也在创作电影、装置艺术等。请问你觉得摄影与后两者相比,最明显的优劣特点是什么?在同时完成它们的时候,会有吃力的感觉吗?
  杨泳梁:摄影对我而言是最轻松的工作方式了,因为其他大型的工作很难独立完成,涉及到大量的协调工作。比如拍摄电影,工种繁多,每一个工作都会影响整个作品的质量。
  在每幅作品中,你会在哪些细节上做着重处理?为什么?
  杨泳梁:着重处理的其实就是平衡,因为我的作品基本上是构建在“矛盾”这个主题上的,因此要让那么多不和谐的东西被和谐地放在一起是比较大的挑战,也是我一直在尽力去达到的。
  你如何理解中国传统的“山水意趣”这个概念?
  杨泳梁:中国的山水可能就是古代文人理想境界的折射,这里包含着古人的审美,哲学思想,以及生活方式。
  可以跟我们简单介绍一下你现在的生活,工作以及下一步计划吗?
  杨泳梁:下半年开始,我会常驻纽约,所以工作和生活上会有巨大的转变。我厌烦一成不变的生活,喜欢新鲜刺激的事物。最新创作的VR作品《九龙图》,历时大半年左右的制作,就快完成了,我个人还挺期待它最终的呈现。
其他文献
虽然与电子技术的日新月异相比,三脚架的变化显得更加平稳保守,但厂商们多年潜心优化设计,不断提升三脚架性能和用户使用体验。思锐T-2204 SK三脚架,便能体现这一点。  与浑厚扎实的外观相比,T-2204SK的重量明顯低于预期,1.6公斤自重仅与我常用的EF 100-400mm f/4.5-5.6L IS Ⅱ镜头相当,而它的最大承重达到了15公斤,远高于普通影像系统的需求。其配套的G-20X球形云
期刊
01  民以食为天,这句话大家都认可。那你是不是“食以肉为先”的人呢?  食肉,自古都是人们饮食的重点;而咏肉,也成为不少文人墨客的乐趣。苏轼是世人都熟悉的大文豪,除了千古流传的诗词外,他还研制了“东坡肉”,并作了首小诗《猪肉颂》来赞美它:“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侯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读此诗,似能
期刊
40年前,35毫米单反相机还全部是手动对焦的胶片相机,有自动曝光功能的相机都很少,更不要提自动对焦了。市场上流行的日本相机品牌主要是“五大”,即尼康、佳能、美能达、宾得、奥林巴斯,另有理光、富士、雅西卡、柯尼卡等。那时流行的相机卡口包括尼康F、佳能FD、美能达MD、宾得PK、奥林巴斯OM、雅西卡Y/C等,林林总总超过了10个,对于使用多品牌的用户十分不方便。不过,当时的单反相机镜头与机身卡口都是相
期刊
佳能东京下丸子本部外观  在东京港区一家高层景观餐厅的觥筹交错声中,佳能社长真荣田雅也并没有跟着举杯,而是在身边中国记者的手机上写下了Hans Rosling这个名字,“书名是FACTFULNESS,我很喜欢读。”  这本暂且可以译为《真确》的书出版不久,就被比尔·盖茨在个人的读书网站上点名推荐,虽然这本书还没有中译本,但这位瑞典医学教授凭借在TED拥有历史最高点击数的演讲被全世界所周知——他一生
期刊
粉红色的赫特泻湖。  世界很大,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境,等待我们去探索。即使游客已经踏足澳洲,绝大多数游客前往的都是悉尼、墨尔本、黄金海岸、大堡礁、塔斯马尼亚……而小众的西澳,正是这样一片秘境,就像上帝遗落在人间的极致美景,有着数不清的人间胜境。  西澳大利亚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州,世界上第二大州,2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仅仅居住着200万人口,每人平均有一平方公里。首府珀斯,虽然是澳大利亚第四大城市
期刊
海蔚蓝  中国的山寓意广博,中國人对山也有敬畏之心。  孔子便说:仁者爱山。这个“仁者”实在是一个慈悲高尚的人格象征,关爱人类,心忧天下。这种理想的人格与山结缘,无疑使中国山更富有内涵和意义。  借助山来阐述中国人对传统、当代以及未来的思考是华美协进社中国美术馆馆长、总策展人海蔚蓝在纽约曼哈顿策划“山艺术·中国摄影家的镜像”大展的命题本意。这场包含27位摄影家63幅不同作品的展览将在纽约的核心地块
期刊
他是众多超一线明星的御用摄影师,全球报价最高的广告摄影师之一,被哈苏官网誉为“世界范围内最有影响力的中国摄影师”。纵观他大部分作品,都是从“人”的维度切入,表达更深层次的内在精神。他通过无数时代人物的面孔,解读着他眼中的这个时代。  他,就是艺术家汤辉。  人,闭上眼睛会有很多种原因,睡眠、放松、回味、打坐、思考......当然还有不屑、无视、痛楚、死亡......面对世间嘈杂的一切,闭眼,是否可
期刊
归乡  襁褓中的苦难,  年少的离愁,  模糊又深刻。  抹去泪痕。  用你清澈的眼睛  微笑吧。  我们总会  带着希望,  回到家乡。6月28日  在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北部加拉蒙山区的杰拉吉尔镇前的过境点,返乡难民办理简单的登记、核验手续。今年5月,叙军方宣布大马士革及其周边地区武装分子被完全清除,安全局势好转,部分难民开始成规模地返乡。目前已有约3200名难民办理了登记返乡手续,准备返回他们
期刊
中國人相信,自然是人的精神栖居之所。因此,“山水”孕育着中国的历史与文明,成为传统文化、审美中最独特的DNA。  而人和自然的关系,也形成了中国人的美学、哲学基础。无言的山水,千年来沉默地容纳着历代中国士人的抱负与情怀。走下朝堂的柳宗元对着万籁无声的群山写下“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告诉后人:“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在纯粹的自然中,渴望“出世”的人找
期刊
因拍摄黄山而出名的汪芜生,今年4月在上海去世,享年73岁。一生中,他留下了一批极具辨识度的“黄山”影像:黑色的山,白色的云海,嶙峋的岩石和松枝,一片缥缈的山水意象。  汪芜生1945年出生于安徽省芜湖市,1967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物理系,1973年担任安徽新闻图片社摄影记者,1981年旅居日本和美国,2010年归国。他于1974年开始拍摄黄山,在他出版的8本摄影集中,有5本直接在标题中便提到了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