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在30年前,当人们还不知道“自主学习”是何物时,魏书生就把自学当作主课题来研究,他在语文教学中,魏书生的“双自”能力培养为其创造了先例。其中自主学习——开启了学生智慧的金钥匙,培养了学生自学习惯,传承着一种终身受益的学习方法。
如何教会学生学习,这是我们一直追求与探索的根本问题,它更是学习的本源。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传统教学的实质:忠诚学科,背弃学生;着重表演,没有观众;追求形式,忽视内容。而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模式出台是权利的回归,关系的平等,认识方式的改变,使学生找到更多的兴奋点,唤醒生命、激励生命、展示生命的力量。现在就自己的平日教学谈谈做法,使其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研究有效教学设计 力求把教案变学案
我遵循学生的认知心理,把握知识点,设计技能训练题,实施层级教学,让各类学生都吃“饱”、吃“好”。其做法是:1、把握知识点,为训练储备资料。第一、设计创设性、探究性问题,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教师从学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学的角度精心设计每节课的学习过程,运用“双基”习得学习方法。同时,依照语文学科的特点,抓住“基础知识”(字、词)、阅读知识(句、段、篇)、写作知识(表达思想、写作特点)等普遍规律来学习,以问题方式为主。例如:在学习《将相和》一文时,我设计了悬疑式的问题:你认为这场斗争是打个平手吗?是赵国占了上风还是秦国呢?让学生在疑中生疑,迫使思维跟踪,借以触动灵感,诱发他们敢想、敢问、敢说、敢论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别出心裁”、“标新立异”,鼓励学生“独来独往”、“冲破束缚”,鼓励学生“集思广益”、“求异创新”。这一过程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相互交流、合作、探究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取长补短、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第二,还给学生广阔的自主空间,体验自学成功的快乐。魏书生把莱辛的一句话抄给学生——“如果上帝一手拿着真理,一手拿着寻找真理的能力,任凭选择一个的话,我宁愿选择寻找真理的能力”。他让学生领悟自我发现、自我学习的意义,让学生体验自我学习的收获与快乐。那么,在自己的教学中如何提供一个自主、合作、交流的平台、促使学生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呢?例如:在教学《桥》一课时,我依据教学内容围绕目标,把握知识点,由学习字、词过渡到句、段、篇。完全遵循以学生自主、合作、讨论为主的教学原则。学生能自己学会的知识,教师能绝对放手,采取“学生点菜下厨”的方式,让他们在互动、研讨交流中获得知识信息。把时间还给学生这一动作,为每位学生提供了展示的舞台,坚持下去,人人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2、设计好训练题,为各类学生发展创造条件。训练题的设计在学习过程中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学习效果:第一,训练题的设计注重“四要素”。即“点的突破”、“巧的探究”、“度的控制”、“量的适度”,一节课要针对重点内容进行较大容量的训练,分层要求,善待每位学生。讲究技巧,达到精练、巧练的目的;第二,课堂训练题的设计,还要注重“四性”。即目的性、层次性、多样性、实效性;目的性:就是针对所学内容编拟训练题,体现意图,明确训练目标;层次性:训练题的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层层递进,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从练习中掌握知识;多样性:训练内容具有启发性、开放性、实践性,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实效性:训练内容注重实效,提高教学效率。要突破“以偏概全”、“面面俱到”现象,要在教学设计中反复斟酌、商讨,真正把“教案”变为“学案”,让教案有适用价值、有操作性,让训练过程呈现完整的自学过程,让学生都掌握一种终身受益的学习方法。
将“教案”转为“学案”,将原来的单一的基本课堂教学,转化为开放式的有效课堂教学,是我们教学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它告别了昨天的備课花架子、时间空耗、资源浪费的种种现象,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迎来了师生共同使用学案的美好时光。
二、 创设有效导学课堂 发掘自主探究潜能
1、提供自主空间,营造有效氛围
要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要为学生提供自读自悟的机会。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创造氛围促使学生主动地、专注地、饶有兴趣地去读;促使他们在读中积极开展思维和情感活动,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体验,对所学内容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鼓励学生大胆地试着讲,老师适当点拨、引导、精讲,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有利于学生主动再创造,有利于学生猜测与验证。如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我对学生的自学要求是: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地读读课文,想一想课文的哪一部分或哪个场景最令你感动;2)把最令你感动的地方画出来,认真读一读,看看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教师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学生通过读、思、画、圈、批、注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自学,主动地寻求知识,培养能力。既能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快乐,又能使学生从中领悟到有效的学习方法。
2、组织合作交流,共同探讨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把握好交流讨论的时机,积极、有序地组织伙伴学习。同时,教师要及时抓住并利用有价值的信息,参与各组的交流讨论,巧设悬念、精要点拨,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伙伴学习达到最佳效果。例如教学古诗《游园不值》时,先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读诗句、看插图、联系注释想诗意;在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并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小画家、翻译家、朗诵家、故事家中的一个角色,分别以特有的形式表达对诗的感悟。然后再让小组推荐、学生汇报学习结果,班上的其他学生当小评委,与汇报的同学进行自由交流,教师只在关键处进行点拨、调控。这样,学生不仅各取所需,各展所长,在充分民主、轻松愉悦、乐于探究的氛围中学懂了古诗,而且在课堂中构建了“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等形式交互进行的立体型的交流网络,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淋漓尽致的张扬、体现,课堂呈现出精彩纷呈的多元化感悟。
总之,“六步”教学法改变了以往单一、被动、陈旧的学习方式,改变了学生整天处于被动的应付,把“被动性”转变为“主动性”,把“强制性”转变为“能动性”,把简单重复性转变为“体验性”。通过这样的教学,把以前教师的“教知识”转变为学生自觉地“学方法”,使学生学的更深刻、更主动,这种教学模式规范了课堂教学行为,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我觉得切实可行。它体现“规律由学生自主发现,方法由学生自主寻找,思维由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由学生自主解决”的先进理念。在践行“六步”教学法的过程中,我受益匪浅: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是从根本上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举措,提高了课堂效率。在“六步”教学法这种大教育观的推动下,我的课堂教学放开了,学生的学习放开了,打造了课堂“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现象。于是,我幸福的告诉大家:灵活的应用“六步”教学法吧,他会让我们的课堂更精彩。
如何教会学生学习,这是我们一直追求与探索的根本问题,它更是学习的本源。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传统教学的实质:忠诚学科,背弃学生;着重表演,没有观众;追求形式,忽视内容。而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模式出台是权利的回归,关系的平等,认识方式的改变,使学生找到更多的兴奋点,唤醒生命、激励生命、展示生命的力量。现在就自己的平日教学谈谈做法,使其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研究有效教学设计 力求把教案变学案
我遵循学生的认知心理,把握知识点,设计技能训练题,实施层级教学,让各类学生都吃“饱”、吃“好”。其做法是:1、把握知识点,为训练储备资料。第一、设计创设性、探究性问题,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教师从学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学的角度精心设计每节课的学习过程,运用“双基”习得学习方法。同时,依照语文学科的特点,抓住“基础知识”(字、词)、阅读知识(句、段、篇)、写作知识(表达思想、写作特点)等普遍规律来学习,以问题方式为主。例如:在学习《将相和》一文时,我设计了悬疑式的问题:你认为这场斗争是打个平手吗?是赵国占了上风还是秦国呢?让学生在疑中生疑,迫使思维跟踪,借以触动灵感,诱发他们敢想、敢问、敢说、敢论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别出心裁”、“标新立异”,鼓励学生“独来独往”、“冲破束缚”,鼓励学生“集思广益”、“求异创新”。这一过程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相互交流、合作、探究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取长补短、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第二,还给学生广阔的自主空间,体验自学成功的快乐。魏书生把莱辛的一句话抄给学生——“如果上帝一手拿着真理,一手拿着寻找真理的能力,任凭选择一个的话,我宁愿选择寻找真理的能力”。他让学生领悟自我发现、自我学习的意义,让学生体验自我学习的收获与快乐。那么,在自己的教学中如何提供一个自主、合作、交流的平台、促使学生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呢?例如:在教学《桥》一课时,我依据教学内容围绕目标,把握知识点,由学习字、词过渡到句、段、篇。完全遵循以学生自主、合作、讨论为主的教学原则。学生能自己学会的知识,教师能绝对放手,采取“学生点菜下厨”的方式,让他们在互动、研讨交流中获得知识信息。把时间还给学生这一动作,为每位学生提供了展示的舞台,坚持下去,人人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2、设计好训练题,为各类学生发展创造条件。训练题的设计在学习过程中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学习效果:第一,训练题的设计注重“四要素”。即“点的突破”、“巧的探究”、“度的控制”、“量的适度”,一节课要针对重点内容进行较大容量的训练,分层要求,善待每位学生。讲究技巧,达到精练、巧练的目的;第二,课堂训练题的设计,还要注重“四性”。即目的性、层次性、多样性、实效性;目的性:就是针对所学内容编拟训练题,体现意图,明确训练目标;层次性:训练题的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层层递进,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从练习中掌握知识;多样性:训练内容具有启发性、开放性、实践性,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实效性:训练内容注重实效,提高教学效率。要突破“以偏概全”、“面面俱到”现象,要在教学设计中反复斟酌、商讨,真正把“教案”变为“学案”,让教案有适用价值、有操作性,让训练过程呈现完整的自学过程,让学生都掌握一种终身受益的学习方法。
将“教案”转为“学案”,将原来的单一的基本课堂教学,转化为开放式的有效课堂教学,是我们教学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它告别了昨天的備课花架子、时间空耗、资源浪费的种种现象,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迎来了师生共同使用学案的美好时光。
二、 创设有效导学课堂 发掘自主探究潜能
1、提供自主空间,营造有效氛围
要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要为学生提供自读自悟的机会。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创造氛围促使学生主动地、专注地、饶有兴趣地去读;促使他们在读中积极开展思维和情感活动,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体验,对所学内容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鼓励学生大胆地试着讲,老师适当点拨、引导、精讲,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有利于学生主动再创造,有利于学生猜测与验证。如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我对学生的自学要求是: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地读读课文,想一想课文的哪一部分或哪个场景最令你感动;2)把最令你感动的地方画出来,认真读一读,看看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教师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学生通过读、思、画、圈、批、注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自学,主动地寻求知识,培养能力。既能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快乐,又能使学生从中领悟到有效的学习方法。
2、组织合作交流,共同探讨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把握好交流讨论的时机,积极、有序地组织伙伴学习。同时,教师要及时抓住并利用有价值的信息,参与各组的交流讨论,巧设悬念、精要点拨,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伙伴学习达到最佳效果。例如教学古诗《游园不值》时,先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读诗句、看插图、联系注释想诗意;在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并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小画家、翻译家、朗诵家、故事家中的一个角色,分别以特有的形式表达对诗的感悟。然后再让小组推荐、学生汇报学习结果,班上的其他学生当小评委,与汇报的同学进行自由交流,教师只在关键处进行点拨、调控。这样,学生不仅各取所需,各展所长,在充分民主、轻松愉悦、乐于探究的氛围中学懂了古诗,而且在课堂中构建了“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等形式交互进行的立体型的交流网络,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淋漓尽致的张扬、体现,课堂呈现出精彩纷呈的多元化感悟。
总之,“六步”教学法改变了以往单一、被动、陈旧的学习方式,改变了学生整天处于被动的应付,把“被动性”转变为“主动性”,把“强制性”转变为“能动性”,把简单重复性转变为“体验性”。通过这样的教学,把以前教师的“教知识”转变为学生自觉地“学方法”,使学生学的更深刻、更主动,这种教学模式规范了课堂教学行为,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我觉得切实可行。它体现“规律由学生自主发现,方法由学生自主寻找,思维由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由学生自主解决”的先进理念。在践行“六步”教学法的过程中,我受益匪浅: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是从根本上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举措,提高了课堂效率。在“六步”教学法这种大教育观的推动下,我的课堂教学放开了,学生的学习放开了,打造了课堂“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现象。于是,我幸福的告诉大家:灵活的应用“六步”教学法吧,他会让我们的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