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要在学生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
然而,我们不难发现:本应成为儿童健康成长摇篮的语文课堂却仍然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闪耀其应有的光彩,存在着误区。
误区一:教学脱离生活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除非是上观摩课、研究课,平时很少有教师采用开放而富有活力的手段进行教学,往往都是采取“教生字——讲课文——作小结——做练习”的固定模式完成教学任务。整个过程与儿童的兴趣和生活实际相差甚远,显得僵硬、呆板、没有生气。其效果是:学生虽然能学到一定的文化知识,但良好的语文素养在实际生活中却体现不出来。
误区二:学生被动接受
教师习惯从自己的角度理解教材,课上一厢情愿地演示自己的教案,千方百计让学生紧紧围绕自己设计好的思路去接受教育。学生思维稍逾常理,回答稍偏教路,教师就迫不及待、坚定不移地点拨引导,根本没有留给学生主动探究的机会。
如何改革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让其在小学阶段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根据《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我从三个方面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转变教师的教育角色
在课改实施之际,首先,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课程观、学生观。其次,教师不能再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容器”,应该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是期待点燃的“火把”。第三,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关注学生的自主性和差异性,采用生活化、探究性的教学方法,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教师的角色应发生如下的转变:
1、由权威者转变为组织者
新课程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者,让学生明白自己要学习什么和需要获得什么,并确认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使儿童能逐渐由他律走向自律,从自律走向自觉;并逐步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2、由耕耘者转变为合作者
长期以来,绝大多数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心理距离,教师很少了解学生的看法,总是默默耕耘着。语文教师要想成为学生真诚的合作者,就要做到:必须与学生互相尊重、互相信赖、互相合作,不仅要身体走下来,走近学生,更为关键的是教师的心要贴近学生,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最好的学长和最佳的合作伙伴。
3、由传授者转变为促进者
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师生关系,使得许多教师已经习惯于成为“传道、授业、解惑”的知识传授者,对学生个性发展很少关注。其后果是失去了教育的针对性,严重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新课程的理念倡导通过各种活动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必须从过去 “讲坛上的圣人”这一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催化剂”,通过师生相互交往、积极互动,转变为学生个性弘扬的促进者。
采用生活化教学方法
杜威说:“教育即生活。”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众多教育研究也表明:儿童良好语文素养的形成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儿童良好语文素养,存在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
生活化教学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它要求教师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辐射、导向、延伸功能,尽可能拓展儿童生活空间,充分利用生活资源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1、结合学校生活,获取语文知识。学校生活是儿童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这块主阵地,让学生心情愉快地去学习,去探索。例如,我校一位教师组织五年级下学期练习1的口语交际《请你帮个忙》这一活动时,让学生重点谈谈在学校遇到哪些麻烦和困难,并启发学生运用自己的智慧去解决,最后教师带领学生付之于行动。结果,学生不仅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在锻炼中得到发展,在发展中学会生活,而且获取了大量的语文知识。
2、结合家庭生活,培养语文素养。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如教学《水》这一课后,教师就可建立《家庭节水登记卡》,登记学生在家节约用水情况,使学生在亲自的生活实践中增加感性认识,并内化为自觉行动。
我坚信:这种符合儿童实际,让儿童在实际家庭生活中感受、认知、发展的思想教学,一定能促儿童的知行统一,培养他们多方面的语文素养。
3、结合社会生活,提高语文能力。“让学生在参与社会生活中学习做人”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也是新课程的核心。在教学中,教师要交给儿童通向生活的钥匙,要使他们成为生活的主人。例如,教学《神奇的克隆》、《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之类的科普文章,教师就可让学生开动脑筋,选一个感兴趣的问题研究研究,再制定计划、合作交流,逐步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
创设自主探究的空间
在当今国际教育改革的热潮中,“探究”(Inquiry)一词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推进,“探究”的理念已越来越受到重视。《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和童真出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语文教学中,教师完全可在这方面作尝试,形成探究的焦点。
1、情境体验式探究活动。小学语文虽然已使用了新教材,但教师如果还是像以往那样死板地空头说教,学生仍然会毫无兴趣,根本达不到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获得真实的感受。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知识、规范和技能融入儿童生活之中,并有机地整合为学习的主题。教师可以依据教材特点,设计一些当推销员、导游、广告设计师等综合性的情境活动,拓展儿童探究生活的空间,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儿童在情境体验中自然发展多元智能,科学地指导自己在生活中的行动,让他们的个性迅速地得到弘扬,获得轻松、愉快、主动的发展。
2、合作互动式探究活动。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因此,教师应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和个性特征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学生乐于学习、乐于探索。在教学过程中,在注重师师合作的同时,更要加强师生合作,生生合作,通过各种交往,建立起新的“学习共同体”,重建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合作关系,完成情感润滑、内心体验的探究活动。现行的语文教材中留有大量的空白,为学生表达思想和感情、进行创造活动提供了方便。教师应与学生一起参加小组讨论、设计方案;一起走出课堂、深入社会;一起搜集资料、交流感想;一起探究答案、总结经验。教师更应与学生共建和谐的教学氛围,共同分享感情和想法,共同探寻知识和真理,共同感受成功的喜悦。
3、讨论交流式探究活动。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素质不仅可以通过自身能动的活动(即主体性活动)发展起来,而且可以从他人那里获得。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提供进行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例如,教学《槐乡五月》一课,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互相交流感受,并指导学生重点讨论“为什么说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这个问题来自儿童心灵深处,非常带有儿童的情感色彩,它会让学生非常乐意去探索、去研究,真正实现教学目标向学生需求的转变,把学生引上不断质疑之路、不断探究之路、不断发展之路。
总之,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珍贵的生命,每一个儿童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都应把“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作为最根本的教学目标,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儿童成长的摇篮。
然而,我们不难发现:本应成为儿童健康成长摇篮的语文课堂却仍然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闪耀其应有的光彩,存在着误区。
误区一:教学脱离生活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除非是上观摩课、研究课,平时很少有教师采用开放而富有活力的手段进行教学,往往都是采取“教生字——讲课文——作小结——做练习”的固定模式完成教学任务。整个过程与儿童的兴趣和生活实际相差甚远,显得僵硬、呆板、没有生气。其效果是:学生虽然能学到一定的文化知识,但良好的语文素养在实际生活中却体现不出来。
误区二:学生被动接受
教师习惯从自己的角度理解教材,课上一厢情愿地演示自己的教案,千方百计让学生紧紧围绕自己设计好的思路去接受教育。学生思维稍逾常理,回答稍偏教路,教师就迫不及待、坚定不移地点拨引导,根本没有留给学生主动探究的机会。
如何改革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让其在小学阶段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根据《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我从三个方面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转变教师的教育角色
在课改实施之际,首先,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课程观、学生观。其次,教师不能再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容器”,应该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是期待点燃的“火把”。第三,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关注学生的自主性和差异性,采用生活化、探究性的教学方法,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教师的角色应发生如下的转变:
1、由权威者转变为组织者
新课程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者,让学生明白自己要学习什么和需要获得什么,并确认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使儿童能逐渐由他律走向自律,从自律走向自觉;并逐步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2、由耕耘者转变为合作者
长期以来,绝大多数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心理距离,教师很少了解学生的看法,总是默默耕耘着。语文教师要想成为学生真诚的合作者,就要做到:必须与学生互相尊重、互相信赖、互相合作,不仅要身体走下来,走近学生,更为关键的是教师的心要贴近学生,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最好的学长和最佳的合作伙伴。
3、由传授者转变为促进者
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师生关系,使得许多教师已经习惯于成为“传道、授业、解惑”的知识传授者,对学生个性发展很少关注。其后果是失去了教育的针对性,严重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新课程的理念倡导通过各种活动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必须从过去 “讲坛上的圣人”这一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催化剂”,通过师生相互交往、积极互动,转变为学生个性弘扬的促进者。
采用生活化教学方法
杜威说:“教育即生活。”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众多教育研究也表明:儿童良好语文素养的形成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儿童良好语文素养,存在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
生活化教学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它要求教师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辐射、导向、延伸功能,尽可能拓展儿童生活空间,充分利用生活资源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1、结合学校生活,获取语文知识。学校生活是儿童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这块主阵地,让学生心情愉快地去学习,去探索。例如,我校一位教师组织五年级下学期练习1的口语交际《请你帮个忙》这一活动时,让学生重点谈谈在学校遇到哪些麻烦和困难,并启发学生运用自己的智慧去解决,最后教师带领学生付之于行动。结果,学生不仅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在锻炼中得到发展,在发展中学会生活,而且获取了大量的语文知识。
2、结合家庭生活,培养语文素养。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如教学《水》这一课后,教师就可建立《家庭节水登记卡》,登记学生在家节约用水情况,使学生在亲自的生活实践中增加感性认识,并内化为自觉行动。
我坚信:这种符合儿童实际,让儿童在实际家庭生活中感受、认知、发展的思想教学,一定能促儿童的知行统一,培养他们多方面的语文素养。
3、结合社会生活,提高语文能力。“让学生在参与社会生活中学习做人”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也是新课程的核心。在教学中,教师要交给儿童通向生活的钥匙,要使他们成为生活的主人。例如,教学《神奇的克隆》、《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之类的科普文章,教师就可让学生开动脑筋,选一个感兴趣的问题研究研究,再制定计划、合作交流,逐步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
创设自主探究的空间
在当今国际教育改革的热潮中,“探究”(Inquiry)一词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推进,“探究”的理念已越来越受到重视。《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和童真出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语文教学中,教师完全可在这方面作尝试,形成探究的焦点。
1、情境体验式探究活动。小学语文虽然已使用了新教材,但教师如果还是像以往那样死板地空头说教,学生仍然会毫无兴趣,根本达不到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获得真实的感受。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知识、规范和技能融入儿童生活之中,并有机地整合为学习的主题。教师可以依据教材特点,设计一些当推销员、导游、广告设计师等综合性的情境活动,拓展儿童探究生活的空间,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儿童在情境体验中自然发展多元智能,科学地指导自己在生活中的行动,让他们的个性迅速地得到弘扬,获得轻松、愉快、主动的发展。
2、合作互动式探究活动。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因此,教师应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和个性特征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学生乐于学习、乐于探索。在教学过程中,在注重师师合作的同时,更要加强师生合作,生生合作,通过各种交往,建立起新的“学习共同体”,重建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合作关系,完成情感润滑、内心体验的探究活动。现行的语文教材中留有大量的空白,为学生表达思想和感情、进行创造活动提供了方便。教师应与学生一起参加小组讨论、设计方案;一起走出课堂、深入社会;一起搜集资料、交流感想;一起探究答案、总结经验。教师更应与学生共建和谐的教学氛围,共同分享感情和想法,共同探寻知识和真理,共同感受成功的喜悦。
3、讨论交流式探究活动。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素质不仅可以通过自身能动的活动(即主体性活动)发展起来,而且可以从他人那里获得。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提供进行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例如,教学《槐乡五月》一课,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互相交流感受,并指导学生重点讨论“为什么说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这个问题来自儿童心灵深处,非常带有儿童的情感色彩,它会让学生非常乐意去探索、去研究,真正实现教学目标向学生需求的转变,把学生引上不断质疑之路、不断探究之路、不断发展之路。
总之,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珍贵的生命,每一个儿童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都应把“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作为最根本的教学目标,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儿童成长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