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ipCar:私家车租给陌生人

来源 :中欧商业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bladerun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WhipCar首创了分享型的租车服务,让个人对个人的租车成为可能。创立之初,短短6个月时间,网站的注册车辆就达到1000辆,而英国最大的租车俱乐部花了6年时间才达到这个数值。
  
  从拥有汽车那一天开始,许多私家车主无可避免地陷入了尴尬境地。花不少钱购置的车辆,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只能无所事事地停在那里。算下来,可能平均每天开车只有1个小时,接下来的3年时间却要承受60%的车辆价值损耗,更别说日常维护费用了。
  这就是“沉没成本”,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如果一个人足够理性,就不应该在作决策时考虑沉没成本。因为沉没成本不但难以挽回,也是必需的、无条件的、不可避免的。换言之,如果你想成为有车一族,尽管买车好了,要相信,车辆折旧是“爱的代价”。
  WhipCar(汽车鞭子)——一家英国伦敦的互联网公司(whipcar.com)却不这么看。它提供的分享型租车服务变革了汽车租赁市场,让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租车成为可能,私家车不用闲置在车库里贬值,没有车的人可以灵活租用他人的车辆,车主可以获得一定的租金收入。更重要的是,开车不必买车,意味着道路承载车辆数大大减少,拥堵的交通将得以缓减。“无纠纷”的租车体验
  某种意义上,WhipCar像个婚姻介绍所,将私家车主和租车人“撮合”在一起。车主和租车人首先在网站上免费注册车辆与个人信息。安全问题最重要,怎么知道这辆车不是出租人偷来的?或者租车人不会开车消失在茫茫夜色中?毕竟,WhipCar只是一个信息平台,不参与线下交易,车主和租车人在网站匹配交易成功以后,网站从中抽取佣金(向车主收取出租费用的15%)。
  以信任为核心的商业行为,或多或少需要一套规则保障。也可以说,规则的复杂程度与国民之间的互信程度成反比。不过,WhipCar的规则算不上多么复杂,只是对外在规则的充分利用而已,其主要审核手段是借助第三方机构(驾照管理部门、银行)确认上传信息的真实性。车主想要通过身份验证,车龄不能超过8年,过去3年没有发生过大的交通事故,还要上传车辆照片。对于租车人,年龄必须在21岁到70岁之间,拥有驾照至少1年时间以上,过去5年没有酒后驾车记录,过去3年发生的交通事故不超过2起,驾照不能被扣6分以上。
  保险理赔也是一个重要问题,车辆被租用期间,产生的保险账单由谁负责?WhipCar对此作了大胆创新。公司花8个月时间与伦敦本地的保险公司合作,开发出一款高度定制、全面、综合的保险产品,在车辆租用期间临时替换车主原来投保的车险。发生事故以后,车辆能够得到赔付,赔偿请求不会影响车主原来的保险公司。从车辆维修到事故救援,保险产品全面覆盖。按照要求,租车人必须支付保费,根据不同的汽车型号与租用时长,每天的保费从5英镑到10英镑不等。
  解决显而易见的交通事故是一回事,如果车身有了裂痕或刮擦,租车人不承认该怎么办?WhipCar要求车主对汽车的具体情况作出记录,在车辆出租前与租车人达成一致。还车时,如果就谁造成了车身的裂痕与刮擦产生争执,WhipCar会居中调解,它有权从租车人的信用卡里暂扣250英镑,直到汽车回复最初的状态。如果租车人需要延长租车时间,必须告知车主,并致电WhipCar提出申请。
  每次交易完成,WhipCar鼓励车主与承租人在网站上相互评价。根据评价记录,其他车主对提出预订要求的租车人可以大致了解,如果不喜欢申请人,车主可以拒绝,反之亦然。低评价度的车主收不到很多预订申请,低评价度的租车人的请求也常被拒绝。各方力量制衡之下,WhipCar尽最大可能提供了一种无纠纷的服务体验。
  
  改变用户的消费行为
  
  根据车辆的品牌、型号和位置情况,WhipCar提供时租或日租的收费建议。例如,在伦敦中心城区,一辆奥迪A4的建议收费价为每天41英镑或每小时10英镑,而一辆宝马320i SE在伦敦北部地区可以要价每天53英镑或每小时10英镑。不过这些只是指导价格,成员大可按照自己的想法,结合当地市场的情况调高或调低价格。不过如果要价太高,就很难和传统租车公司竞争了。
  租车人可以根据选定区域搜索汽车,也可以通过高级搜索功能限定搜索请求,如燃油、变速器、品牌、型号、车体形状。还可以按照价格、距离、类别重新排列搜索结果。在线发出一个预订申请,车主会收到一封告知邮件或短信。租车人最长可以提前30天预订,车主收到预订请求后,有12个小时来决定是否接受。确定好提车时间,租车人带上预订号码(由网站生成,仅交易双方可见)和驾照前往提车地点。租车费用先进入WhipCar的账户,再在次月月中支付给车主。车主和租车人都不需要交纳会费,车主自行向税务部门申报个人所得税。
  尽管让不断贬值的汽车产生收入是一个明智的决定,但车主对于将车交给陌生人还是不免紧张。要让车主放心把车租出去,关键是消除他们内心的疑虑。公司联合创始人汤姆·赖特(Tom Wright)说:“为了消除人们的焦虑与担心,我们苦干了整整一年。”这是世界上第一项分享型租车业务,正式上线之前,他们花了6个月时间研究市场,走访车主和租车人,询问他们内心的想法。接下来的6个月时间则是筹集资金,进行产品开发。他们见了10家风险机构,得到了一家总部位于爱尔兰的风险投资的资金。
  在第一个阶段,先尝试让车主将车借给离家不远的人。因为人们还是相信离自己较近的人,以此试水非常顺利。WhipCar提供的主要是高度本地化的服务,于街区内调配运力,提高车辆使用效率。运营6个月之后,公司在英国450个市镇开展业务,每月为每位车主带来数百英镑的收入(有人每月可以得到数千英镑)。32岁的安娜因为在家从事网站设计工作,很少用车,她把自己的Mini Cooper租出去了。注册后1个月时间内,她的车租出去了4次,每次35英镑。她只选择那些自己认为合适的租车人,让Mini Cooper在为自己打工。
  有两辆车的家庭可以出租一辆汽车,不大出门的老人可以出租他们的汽车,每周开车出门购物一次的宅男也可以出租他们的汽车。这项服务的魅力在于贴近客户,弹性灵活,价格有竞争力。运营6个月,网站的注册车辆达到1000辆,而英国最大的租车俱乐部花了6年时间才达到类似的数值。WhipCar的目标是在英国每一条街道上开展服务,在城市的任何角落,一个人只要走出家门,就可以在附近租到一辆陌生人的车。
  改变用户的消费行为绝非一夜能够完成,为了创造新的消费行为,公司需要密切关注安全、保险和易于使用等问题。在此之前,没人认真想过出租私人的汽车可以成为主流。WhipCar要说服人们这是可实现的,有好的体验,值得再回来。汤姆花了大量时间与客户服务团队呆在一起。服务团队提供一周7天24小时不间断的支持,凡事得考虑周全,比如车辆出现 了故障,要能够调配车辆去接应。
  
  租车进化论
  
  很多人只是想时不时地用一下车,传统租车公司的价格太贵,缺乏机动性。一项调研显示,在英国拥有和保养一辆车的年均费用为5000英镑,每天使用不到1小时。汤姆长于运营,之前创办过gurgle.com,一家服务孕期妇女的社会化网站,后来被一家母婴用品公司收购。公司另一位创始人长于战略,做过数字媒体咨询顾问。两位创始人均受此种浪费困扰,希望开创一项服务,使私家车可以像出租车一样获得收入。有了创意,他们发现这主意太好,以至于被大家忽略了。
  两位创始人说:“运营一个初创网站最激动人心的地方在于创意实现的速度,你可以马上得到真实的反馈。并且,创造一项人人都喜欢的服务,每天让它有所改进,是一种很好的体验。不要试图控制你的用户增长数,让你的会员自己传播这件事情。我们的业务进入大街小巷,不需要5年时间。”他们还说:“如果你有一个伟大的创意,就去执行它,不要管那些反对者。先作大量的研究和消费者调查,如果还认为是个好创意,就坚定地执行。”
  挖掘汽车运力是一个有趣的话题。一辆中国出租车搭配两名司机昼夜两班倒是一种形式,顺路上班之人拼车是一种形式,合理调配车辆又是另一种形式,美国有家公司的主业就是调配公路货车,让每辆车来回不跑空趟。还未正式运营,WhipCar就接受了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和美国《连线》杂志的采访,这被创始人认为是公司的一大荣誉。就租车业而言,WhipCar无疑是一次大的创新。
  欧美国家的租车业此前已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赫兹租车为代表的大型租车公司,通过大规模采购建立自己的汽车库,有固定的租车地点(如机场),“异地还车”,“只出示身份证明、驾照、信用卡即可租车”的模式深入人心。一种是以美国Zipcar公司为代表的网上租车公司,汽车直接停放在居民较为集中的地区,消费者在网站注册会员并交纳会费后,可以通过网站预约并就近取车。相比赫兹租车,Zipcar更加机动,流程更加精简。会员前往提车地点只需5~10分钟路程,会员卡可以开锁车门(未预约的车辆无法开启),使用时长自主决定,全部用信用卡结算。
  然而,两种租车模式都要购置大量汽车,属于重资本行业。WhipCar的不同在于,公司不必拥有任何汽车,相应运营费用也会更低。说到底,汽车只是一种代步工具。只要大家遵守一定的规则,出租一辆汽车和出租一辆自行车没有区别。何况在许多国家,汽车已经相当于自行车。而今,起步不久的中国租车企业,正在风险资本的支撑下全力沿赫兹道路前进,如当年的互联网,前面是金光大道。更多的私家车则在沉睡中,可否被激活,没有人敢去想。其实,能不能被激活是一回事,敢不敢去想是另一回事。抛开诚信、消费者习惯、市场开放不谈,单单“钓鱼”执法这一出,就可以扼杀租车业的进化。
  未来的路,仍旧很长。
其他文献
一次针对230人的调研发现,为职场友谊付出很大努力的最终结果很可能是“日久生厌”。  人们普遍认为结交朋友是件好事,友好团结的工作环境往往与较高的产出联系在一起,因此人们断定,职场友谊对各方面都有益处;然而情况可能没有表面上那么明确。亲密的职场友谊可能让人们遭遇困难。  在我们的一项调查中,有200多人概述了职场友谊给工作带来的麻烦。调查结果表明,尽管职场友谊可能对员工和企业都很有价值,但某些方面
期刊
张化桥  1963年出生于湖北荆门。16岁进人中南财大学习,23岁从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毕业,进人中国人民银行工作。1989年被公派到澳洲国立大学学习。获经济学硕士学位。先后任职东方汇理银行、汇丰银行、瑞士银行,从事证券研究工作。担任瑞银中国研究部主管期间,连续四年(2001~2004年)荣获《亚洲货币》“最佳中国分析师”称号。以“敢言”著称。1998年,发表“双输论”,反对中国财政部发行美元“扬
期刊
这个案例给我们呈现了当下中国医药产业的一个典型问题。由于高技术和资金门槛的特性使然,全球医药产业一直是寡头俱乐部。实力雄厚的跨国巨头主导着全球医药产业的创新,也分享着产业的巨额收益。中国医药企业作为产业后来者,不仅研发基础薄弱,还受制于研发周期长、资金投资大、研发风险高、没有研发经验及与科研单位沟通不畅等系统性问题。所以,需要一种创新模式来解决这种重复研发投入,资源浪费和研发成功率低的问题。  在
期刊
中欧商业评论(以下简称CBR):从领导力角度看,创业者是不是一个“独特的物种”?  刘澜:李峰前面提到两个重要的因素:冒险精神和自主动机,认为这是创业的重要条件。那么是不是说如果没有这两条就不要创业了?其实我想说,很多人本来并不想创业,只是被逼无奈“被踢了一脚”。比如美国的家得宝,两个创始人原先在一家百货公司,还在跟老板建议开一家像家得宝这样的公司,也没被采纳,后来这两人因为政治斗争被开除了,只好
期刊
社会痛点吸引众多创业者用创新的商业模式,在解决痛点的同时获得商业上的成功。已然成熟的大型企业是否也能通过抓住社会痛点来开辟一番事业?    对于大公司而言,对社会痛点最直接的参与方式有三种:其一,与社会企业合作,充分利用合作伙伴的既有经验、关系、基础设施、技能和分销系统,减少靠自身发展获取新能力的需求,例如阿曼科和庄臣公司;其二,支持或投资于那些致力于解决社会痛点的社会企业(social ente
期刊
编者按:孙德良,站在人群里很容易被忽略的一个人。有人将他与马云并论,除了是互联网同行,又同在杭州,更重要的是他们共同验证了一个观点:男人的相貌与其才华成反比。孙德良极少应酬,深居简出,生活简朴,连私家车也没有。他称“表达”至关重要,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企业,并将其列为公司企业文化的一个要素。为了实现“小门户+联盟”的战略转型,2007年起,网盛生意宝进入蛰伏期,直到三年后的2010年才开始步入收获期
期刊
更好地沟通你的战略    《中欧商业评论》(CBR):当下商业社会充满了快速变化,这是否会使得战略的“保鲜期”越来越短?这种情况会给战略和执行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拉姆·查兰:当外部环境变化加剧时,你要做三件事情:第一,培养适应变化的能力;第二,使得资源分配更加灵活;第三,考虑挖掘一些在较长时期内不会受到阻碍的力量。因为我们不能让一个战略在短期内过于灵活,而只能让组织本身、让资源分配具备灵活性,来
期刊
企业接班最本质的问题还是帝制和民主的问题。帝制是传承文化,民主是优选文化,两种不同的文化基因导致了不同的道路。  这几年,企业家儿子接班的情况越来越多;儿子不行就女儿上,新希望刘永好的女儿刘畅,汇源朱新礼的女儿朱圣琴等都是例子。他们大多年龄不大,也还未具备丰富的企业实战经验。这里还有两个问题,一是这种情况为何越来越普遍,二是这些孩子能否胜任老板的角色?  大部分都是“弱二代”  眼下中国正处在老板
期刊
有一种倾向:贬低别人的活动。  研究者设计了一个试验,学生在一个商业项目中参与互动,被随机分配一个高阶的“理念提供者”角色或低层的“工人”角色。他们被要求从十个选项中,为别人选择需要从事的活动,其中一些任务是有损人格的。结果表明,那些低地位而高权力的角色,选择了更多贬低别人的活动(例如让别人学狗叫三次)。  事实确实如此。拥有权力而地位低下的美军士兵在伊拉克监狱的虐囚行为就是一例。这令人联想到20
期刊
汤因比曾说:“世俗世界的巨大成就,往往是圣城工作的意外收获。”回顾西方社会转型的历史,宗教信仰的精神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反观今日中国,急功近利可以缓解一时的文化焦虑,但绝不是一个落后文化的自我更新之途。    500年前,西方人在面对咄咄逼人的奥斯曼帝国和灿烂辉煌的明朝时,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西方文化在几百年后会领导世界潮流。而今天,处于相对落后状态的中国人也应具有这种前瞻性的眼光。中华文明的振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