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新课标中历史教学“评价建议”的特点
在十年课程改革实践探索的基础上,2011年版《历史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方面,呈现出了以下特点:
(1)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由此可见,课程标准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进行教学评价的依据。2011年版历史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评价须以本标准中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为依据”,只有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在评价学生学习时我们才能准确地把握学生知识掌握所要达到的层次和能力要求。
(2)关注学生的发展变化。学生的发展是教育的最终价值所在,是一切教育活动的本质追求。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学生都是优秀的,不存在智力水平差异的问题,只存在智力类型和学习类型差异的问题。因此,教学评价就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考虑每位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发展需要。2011年版《历史课程标准》“评价建议”(以无论是从评价内容还是评价结果的解释与反馈都提倡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这也为我们进行评价提供了更好的指引,需要我们在评价过程中正视每位学生的基础,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去看待学生,加强课堂教学评价的诊断、导向、激励等功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3)提倡评价目标、评价主体和评价方法的多元化。“评价建议”处处体现出了多元化的特点,如评价内容的多元化,指出“对学生历史学习的评价,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部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提倡“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相结合”;评价方法的多元化,指出可以采取历史习作、历史调查、历史制作、纸笔测验、教师观察、学生的自评和互评等。多元化体现出了对学生的关爱,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从不同的角度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激励他们学习的兴趣,使评价成为推动学生积极进取的动力。
二、实施历史课堂教学评价的思考
认识到2011年版《历史课程标准》“评价建议”的这些特点后,我对在教学中进行教学评价的实施有所思考。
(1)评价过程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每一位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学生之间存在着能力和性格的差异,课堂上有些学生由于本身理解能力的原因对所学知识不能及时理解,或是由于自身性格原因对一些基础知识不愿回答,但并不能说明他就学不好历史,有可能他的历史考试成绩还不错。相反有些学生课上表现非常活跃,但一考试却不如人意,在历史教学评价时就应该把这些差异充分考虑进去。我们在评价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表现,更要重视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
关注学生的差异就要求我们在评价时更多关注学生的平时表现。注意观察学生参与课堂的表现,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对历史的感知、理解的状态,观察学生是否有进步等。学生平时课上参与、提问、交流的情况应在学期历史学习总评成绩中占一定比例,这样才能调动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促进学生发展。
(2)树立开放的评价意识。这里所说的开放的评价意识,是相对于封闭性的评价意识而言的。封闭的评价主要表现在评价内容方面过多地偏重学科知识和能力的评价,忽视学生情感、态度、意志、信念等方面的评定。在评价方面注重“ 量化”,忽略“质性”评价,仍以传统的纸笔方式为主,评价过程显得封闭、静态,缺乏动态性。针对这种封闭性评价的不足,我们应尽可能创造一个开放的评价体系,它具体应包括:①评价主体向多元开放。改变以前单一的教师评价主体,让学生、家长成为评价主体参与进来。例如,我们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历史作业在教师反馈后进行分析反思,从而明确自身取得的成绩、存在问题以及制定具体的改进方法。通过自我评价可以让学生对自己历史学习的特长以及不足有较为清楚地了解,从而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提高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②评价内容向全面开放。当前仅仅掌握知识与技能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以前重知识技能的评价,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其他方面。如“对所学内容的情感倾向、对学习方式的效果领悟,以及与相关学科的迁移情况,特别是学生对历史认识上的变化”等进行全面考查和综合评价。我们在布置作业时,可以布置一些开放性的作业以考查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深刻性,以及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等。③评价方式向多样开放。改变单一的考试评价方法,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评价。我们应结合评价内容及学生学习特点,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反映学生的发展变化,通过课堂观察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用档案袋搜集学生的作品,展示学生的成长过程;从合作活动中了解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与技能等等。
(3)发挥评价的导向性作用。评价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导向作用,有效的评价能够引导学生朝着理想的目标前进。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可以通过语言来激励引导学生,也可以让学生明确评价标准。①发挥语言评价的激励引导功能。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回答、作业、表现做出的评价语言,是我们在教学中最及时的评价。如果教学中我们能及时地、适度地对学生的表现作出评价,就能够保持和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是对性格内向或是学习暂时落后的学生,我们应给予他们更多的“激励性评价”。但我们不能仅以“不错”“说得很好”这样简单的激励性评价语来进行评价,特别是在提高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时,而应将学生零散、感性的思维意识进行有效地梳理、准确地提炼转化为系统的、趋向为理性的经验或信息,提升学生思维发展。②制定学习评价量规表,提出明确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评价量规的使用可以有效地降低评价的主观随意性。通过评价量规表学生就能知道要评价什么、将依照什么标准来评价,明确自己要达到的目标,也会不断用量规表来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更好地指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
教学评价是教学的一部分,但它所起的作用绝对是与教学所起的作用等同的。教学评价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想做好这项工程,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关注学生,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江苏省常州市实验初级中学)
在十年课程改革实践探索的基础上,2011年版《历史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方面,呈现出了以下特点:
(1)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由此可见,课程标准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进行教学评价的依据。2011年版历史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评价须以本标准中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为依据”,只有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在评价学生学习时我们才能准确地把握学生知识掌握所要达到的层次和能力要求。
(2)关注学生的发展变化。学生的发展是教育的最终价值所在,是一切教育活动的本质追求。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学生都是优秀的,不存在智力水平差异的问题,只存在智力类型和学习类型差异的问题。因此,教学评价就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考虑每位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发展需要。2011年版《历史课程标准》“评价建议”(以无论是从评价内容还是评价结果的解释与反馈都提倡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这也为我们进行评价提供了更好的指引,需要我们在评价过程中正视每位学生的基础,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去看待学生,加强课堂教学评价的诊断、导向、激励等功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3)提倡评价目标、评价主体和评价方法的多元化。“评价建议”处处体现出了多元化的特点,如评价内容的多元化,指出“对学生历史学习的评价,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部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提倡“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相结合”;评价方法的多元化,指出可以采取历史习作、历史调查、历史制作、纸笔测验、教师观察、学生的自评和互评等。多元化体现出了对学生的关爱,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从不同的角度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激励他们学习的兴趣,使评价成为推动学生积极进取的动力。
二、实施历史课堂教学评价的思考
认识到2011年版《历史课程标准》“评价建议”的这些特点后,我对在教学中进行教学评价的实施有所思考。
(1)评价过程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每一位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学生之间存在着能力和性格的差异,课堂上有些学生由于本身理解能力的原因对所学知识不能及时理解,或是由于自身性格原因对一些基础知识不愿回答,但并不能说明他就学不好历史,有可能他的历史考试成绩还不错。相反有些学生课上表现非常活跃,但一考试却不如人意,在历史教学评价时就应该把这些差异充分考虑进去。我们在评价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表现,更要重视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
关注学生的差异就要求我们在评价时更多关注学生的平时表现。注意观察学生参与课堂的表现,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对历史的感知、理解的状态,观察学生是否有进步等。学生平时课上参与、提问、交流的情况应在学期历史学习总评成绩中占一定比例,这样才能调动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促进学生发展。
(2)树立开放的评价意识。这里所说的开放的评价意识,是相对于封闭性的评价意识而言的。封闭的评价主要表现在评价内容方面过多地偏重学科知识和能力的评价,忽视学生情感、态度、意志、信念等方面的评定。在评价方面注重“ 量化”,忽略“质性”评价,仍以传统的纸笔方式为主,评价过程显得封闭、静态,缺乏动态性。针对这种封闭性评价的不足,我们应尽可能创造一个开放的评价体系,它具体应包括:①评价主体向多元开放。改变以前单一的教师评价主体,让学生、家长成为评价主体参与进来。例如,我们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历史作业在教师反馈后进行分析反思,从而明确自身取得的成绩、存在问题以及制定具体的改进方法。通过自我评价可以让学生对自己历史学习的特长以及不足有较为清楚地了解,从而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提高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②评价内容向全面开放。当前仅仅掌握知识与技能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以前重知识技能的评价,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其他方面。如“对所学内容的情感倾向、对学习方式的效果领悟,以及与相关学科的迁移情况,特别是学生对历史认识上的变化”等进行全面考查和综合评价。我们在布置作业时,可以布置一些开放性的作业以考查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深刻性,以及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等。③评价方式向多样开放。改变单一的考试评价方法,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评价。我们应结合评价内容及学生学习特点,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反映学生的发展变化,通过课堂观察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用档案袋搜集学生的作品,展示学生的成长过程;从合作活动中了解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与技能等等。
(3)发挥评价的导向性作用。评价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导向作用,有效的评价能够引导学生朝着理想的目标前进。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可以通过语言来激励引导学生,也可以让学生明确评价标准。①发挥语言评价的激励引导功能。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回答、作业、表现做出的评价语言,是我们在教学中最及时的评价。如果教学中我们能及时地、适度地对学生的表现作出评价,就能够保持和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是对性格内向或是学习暂时落后的学生,我们应给予他们更多的“激励性评价”。但我们不能仅以“不错”“说得很好”这样简单的激励性评价语来进行评价,特别是在提高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时,而应将学生零散、感性的思维意识进行有效地梳理、准确地提炼转化为系统的、趋向为理性的经验或信息,提升学生思维发展。②制定学习评价量规表,提出明确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评价量规的使用可以有效地降低评价的主观随意性。通过评价量规表学生就能知道要评价什么、将依照什么标准来评价,明确自己要达到的目标,也会不断用量规表来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更好地指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
教学评价是教学的一部分,但它所起的作用绝对是与教学所起的作用等同的。教学评价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想做好这项工程,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关注学生,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江苏省常州市实验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