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发展,在教育教学中新型的教学理念被有关学者提出,即学习任务群。众所周知,对于语文学习而言,阅读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尤其是在高中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为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形成了极具影响力的群文阅读教学,引发了广大一线教师激烈的探讨。对此,本文将针对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
学习任务群是新课标于2017年首次提出的教学理念,充分体现出了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内容发生的重大变化。而这种变化中表明了教师的教学已经发生了转变,即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中心,实现有针对性的高中语文教学,从文本知识的教学转变到语文实际教学。在学习任务群的提出背景下,群文阅读教学方式能够得到充分地发挥。基于此,本文将针对于在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理念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进行具体阐述,详细情况如下文所示。
1.高中语文群文阅讀教学的概念
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方式,一直都是语文教师最为注重的教学方法之一,近年来,群文阅读教学的提出更是将这一点展现到极致[1] 。与传统阅读教学不同的是,群文阅读并不只是单单的针对于某一篇文章,而是将一组文章进行阅读探讨,师生互相交流、并达成共识。相比于传统式阅读教学,群文阅读教学打破了单篇文章的束缚,是一种模式上的创新。
2.高中语文教学中学习任务群以及群文阅读教学之间的联系
从宏观方面来说,学习任务群和群文阅读教学是极为相似的,毕竟两者都是以群的方式进行教学,对学生群进行分工;可是从细分方面来说,学习任务群与群文阅读教学又有所不同,严格上来说学习任务群是包括群文阅读教学的,所以说群文阅读是学习任务群成功投入教学的基础[2]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习任务群以及群文阅读教学相联系在一起,实现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群文阅读教学除了是学习任务群成功投入教学的基础之外,还是其教学参考的有效对象,群文阅读教学的教学目标是将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学习任务群也是进行有效整合,不过对象是关于学习方面的,如学习内容、资源等。二者之间所存在的联系是非常大的,群文阅读教学可以作为学习任务群参考的有效对象。最后,学习任务群对于教师来说是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而学习任务群效果的重要保证则是群文阅读教学,之间的联系可以说是如丝如缕。
3.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具体策略
3.1依据学习任务群对于群文阅读教学进行总结
在实际的高中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教学是学习任务群成功投入教学的基础。针对于此,教师可以将学习任务具体到学习单元之中,有针对性的进行群文阅读教学,创建多个提问,根据不同的提问选择不同的文本,实现依据文本进行教学[3]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中,有课文三篇,分别是《烛之武退秦师》、《荆轲测秦王》与《鸿门宴》。三者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即三篇均为文言文,且内容都是关于行刺一类或者是谈判,时间上处于秦朝前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与人物形象分别进行提问:烛之武、荆轲、项羽的人物性格分别是什么样的,与之对应的,秦伯、秦王、刘邦面对行刺或谈判又显示出了怎样的气度以及临场反应[4] 。带着这些问题,学生仔细对于三篇文章进行反复阅读,考察取证,当学生成功回答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将这些答案进行归纳性的总结。
3.2切实地将学习任务群落实到群文阅读教学当中
要想切实地将学习任务群落实到群文阅读教学当中,教师应当要借助相应的学习情境,良好的学习情境对于学生的思维技能和品质方面都能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有关学科知识。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中,有课文三篇,分别是《荷塘月色》、《故都的秋》以及《囚绿记》。这三篇文章之间也是存在一定联系的,时间上都是近现代,且都是表面描写景物,实际上却表达出了爱国情怀[5] 。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作者在文中所描写景物的特点、方式、内容分别进行对比,观察其中的异同,让学生进行学习和模仿,逐渐的掌握。另外,在思想情感的表达方面,三位作者都表现出了超高的写作技巧,不细细品味的话,很难感觉到文中所抒发爱国情怀,尤其是《荷塘月色》。通过三篇文章的同时对比,学生对于理解将会深刻不少,无论是对于教师还是学生来说都是有着巨大帮助的。由此可见,教师需要切实地将学习任务群落实到群文阅读教学当中,以促进学生的学习。
3.3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
教师在教学中会遇到各种不同的教学情境,这些情境都会左右其教学效果。因此,为了避免各种情境给教学带来影响,教师需要提高学生对于高中语文知识的具体运用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群文阅读教学的方式促进学生进行阅读学习,再在学习任务群的任务引导下进行提出、分析并解决问题。问题的内容应当要包括教师的教学目标,合理联系不同问题的提出原因和具体结果[6]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中,有课文三篇,分别是《兰亭集序》、《赤壁赋》和《游褒禅山记》。这三篇文章都描写了与山川相关的景象,并且展现了豁达的心胸、抒发了各自的感情。教师可以就“人生”的问题,要求学生在《兰亭集序》中找出作者的观点,如“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等,并以此方式要求学生分别在《赤壁赋》和《游褒禅山记》中找出作者的观点,加以思考分析,并用以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的高中语文学习。
4.总结
总之,为了提高学生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学习效率,教师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引入行之有效的新型教学方法,即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明确群文阅读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概念,以及其与学习任务群之间的联系,做到依据学习任务群对于群文阅读教学进行总结、切实地将学习任务群落实到群文阅读教学当中、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
参考文献:
[1] 傅振宏.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J].成才之路.
[2] 陈旭强.基于“学习任务群”的群文阅读教学[J].江苏教育研究,2018,No.374(14):35-37.
[3] 赵福楼.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的现实选择——构建单篇阅读与群文阅读复合教学模式[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4] 陈旭强,王欢.基于群文阅读的“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的实施架构[J].中学语文.
[5] 张华永.基于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阅读教学策略[J].新课程(下),2018,41(10):253-254.
[6] 袁爱国.基于任务型学习的群文阅读——《新闻阅读》教学设计[J].中学语文教学,2017,29(21):65-69.
作者简介:
彭捷(1982年12月—),女,汉族,四川达州市人,西华师范大学本科,四川省达州市第一中学校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育
(作者单位:四川省达州市第一中学校)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
学习任务群是新课标于2017年首次提出的教学理念,充分体现出了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内容发生的重大变化。而这种变化中表明了教师的教学已经发生了转变,即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中心,实现有针对性的高中语文教学,从文本知识的教学转变到语文实际教学。在学习任务群的提出背景下,群文阅读教学方式能够得到充分地发挥。基于此,本文将针对于在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理念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进行具体阐述,详细情况如下文所示。
1.高中语文群文阅讀教学的概念
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方式,一直都是语文教师最为注重的教学方法之一,近年来,群文阅读教学的提出更是将这一点展现到极致[1] 。与传统阅读教学不同的是,群文阅读并不只是单单的针对于某一篇文章,而是将一组文章进行阅读探讨,师生互相交流、并达成共识。相比于传统式阅读教学,群文阅读教学打破了单篇文章的束缚,是一种模式上的创新。
2.高中语文教学中学习任务群以及群文阅读教学之间的联系
从宏观方面来说,学习任务群和群文阅读教学是极为相似的,毕竟两者都是以群的方式进行教学,对学生群进行分工;可是从细分方面来说,学习任务群与群文阅读教学又有所不同,严格上来说学习任务群是包括群文阅读教学的,所以说群文阅读是学习任务群成功投入教学的基础[2]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习任务群以及群文阅读教学相联系在一起,实现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群文阅读教学除了是学习任务群成功投入教学的基础之外,还是其教学参考的有效对象,群文阅读教学的教学目标是将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学习任务群也是进行有效整合,不过对象是关于学习方面的,如学习内容、资源等。二者之间所存在的联系是非常大的,群文阅读教学可以作为学习任务群参考的有效对象。最后,学习任务群对于教师来说是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而学习任务群效果的重要保证则是群文阅读教学,之间的联系可以说是如丝如缕。
3.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具体策略
3.1依据学习任务群对于群文阅读教学进行总结
在实际的高中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教学是学习任务群成功投入教学的基础。针对于此,教师可以将学习任务具体到学习单元之中,有针对性的进行群文阅读教学,创建多个提问,根据不同的提问选择不同的文本,实现依据文本进行教学[3]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中,有课文三篇,分别是《烛之武退秦师》、《荆轲测秦王》与《鸿门宴》。三者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即三篇均为文言文,且内容都是关于行刺一类或者是谈判,时间上处于秦朝前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与人物形象分别进行提问:烛之武、荆轲、项羽的人物性格分别是什么样的,与之对应的,秦伯、秦王、刘邦面对行刺或谈判又显示出了怎样的气度以及临场反应[4] 。带着这些问题,学生仔细对于三篇文章进行反复阅读,考察取证,当学生成功回答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将这些答案进行归纳性的总结。
3.2切实地将学习任务群落实到群文阅读教学当中
要想切实地将学习任务群落实到群文阅读教学当中,教师应当要借助相应的学习情境,良好的学习情境对于学生的思维技能和品质方面都能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有关学科知识。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中,有课文三篇,分别是《荷塘月色》、《故都的秋》以及《囚绿记》。这三篇文章之间也是存在一定联系的,时间上都是近现代,且都是表面描写景物,实际上却表达出了爱国情怀[5] 。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作者在文中所描写景物的特点、方式、内容分别进行对比,观察其中的异同,让学生进行学习和模仿,逐渐的掌握。另外,在思想情感的表达方面,三位作者都表现出了超高的写作技巧,不细细品味的话,很难感觉到文中所抒发爱国情怀,尤其是《荷塘月色》。通过三篇文章的同时对比,学生对于理解将会深刻不少,无论是对于教师还是学生来说都是有着巨大帮助的。由此可见,教师需要切实地将学习任务群落实到群文阅读教学当中,以促进学生的学习。
3.3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
教师在教学中会遇到各种不同的教学情境,这些情境都会左右其教学效果。因此,为了避免各种情境给教学带来影响,教师需要提高学生对于高中语文知识的具体运用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群文阅读教学的方式促进学生进行阅读学习,再在学习任务群的任务引导下进行提出、分析并解决问题。问题的内容应当要包括教师的教学目标,合理联系不同问题的提出原因和具体结果[6]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中,有课文三篇,分别是《兰亭集序》、《赤壁赋》和《游褒禅山记》。这三篇文章都描写了与山川相关的景象,并且展现了豁达的心胸、抒发了各自的感情。教师可以就“人生”的问题,要求学生在《兰亭集序》中找出作者的观点,如“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等,并以此方式要求学生分别在《赤壁赋》和《游褒禅山记》中找出作者的观点,加以思考分析,并用以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的高中语文学习。
4.总结
总之,为了提高学生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学习效率,教师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引入行之有效的新型教学方法,即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明确群文阅读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概念,以及其与学习任务群之间的联系,做到依据学习任务群对于群文阅读教学进行总结、切实地将学习任务群落实到群文阅读教学当中、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
参考文献:
[1] 傅振宏.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J].成才之路.
[2] 陈旭强.基于“学习任务群”的群文阅读教学[J].江苏教育研究,2018,No.374(14):35-37.
[3] 赵福楼.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的现实选择——构建单篇阅读与群文阅读复合教学模式[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4] 陈旭强,王欢.基于群文阅读的“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的实施架构[J].中学语文.
[5] 张华永.基于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阅读教学策略[J].新课程(下),2018,41(10):253-254.
[6] 袁爱国.基于任务型学习的群文阅读——《新闻阅读》教学设计[J].中学语文教学,2017,29(21):65-69.
作者简介:
彭捷(1982年12月—),女,汉族,四川达州市人,西华师范大学本科,四川省达州市第一中学校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育
(作者单位:四川省达州市第一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