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这是放在《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的第一条,显然突出了语文学科的德育地位与要求。
世界各国道德教育的目的、内容、标准不尽相同,但“培养学生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是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首先要考虑的问题,知识是力量,道德更是力量。智育不合格是次品,体育不合格是残品,德育不合格则是危险品。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也成了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而德育教育中的感恩教育我则认为是其中的首重。儿童教育专家郭建国教授说:“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他人,更不会主动地帮助别人。”每一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社会、离不开他人的关爱。要让小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进一步的了解,要懂得知恩图报、回报社会的道理。懂得感恩,才能孝敬父母;懂得感恩,才能关爱身边的人。
德育渗透是一种隐性的品德教育的灌输,即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教育,这远比一味地空洞说教要有力有效。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从他们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入手,抓住他们的心理,来进行德育渗透,来进行感恩教育。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那些为学生感受和情感所肯定和接受了的东西,才能成为他们在理性上肯定和接受的东西。 “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一般要经历知不知,信不信,做不做三个阶段,德育不仅要解决知不知,会不会,重要的是解决信不信和做不做的问题。德育的效果最终体现在教育对象能够躬行实践、自觉笃行。因此必须加强实践环节和行为规范训练。
鉴于此,在德育的渗透上,我努力做到了“知信行”三位一体。即:抓住语文课本中隐形的道德教育创设情境让学生“知”;通过思索、领会,情感产生共鸣使学生“信”;课外延伸拓展学生做一做、写一写,教师促一促,即为“行”。
如《可贵的沉默》,老师从孩子们那里了解到,几乎所有的爸爸妈妈都知道自己孩子的生日并向他们祝贺,孩子们因此而感到骄傲和快乐;知道爸爸妈妈生日的孩子却只有几个,且没有一个孩子向爸爸妈妈祝贺生日。强烈对比之下,孩子们沉默了。此时我就抓住契机,提问学生,从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说一说父母平时怎么爱你的?让学生从内心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有愧疚,当学生对文章思想内容进行感受、体验、思索、领会之后,情感会产生共鸣,在心灵深处会产生震撼,然后引导孩子们要懂得要关心父母,并学会以行动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这样在学习课文时,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感恩父母教育。
学生年龄小,往往头脑发热快,忘性也大,所以在课后延伸中还要继续加深课堂上的感恩教育。在讲解《可贵的沉默》后,课后作业就布置学生回家为父母做一件事,以表达自己的爱心,如:给父母捶捶背、洗洗脚、帮父母洗洗碗、扫扫地等等,亲身感受一下帮父母做事让父母高兴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做完以后还要把这件事以日记的形式写下来,写出自己内心的感受,从而激发学生爱父母、尊长辈的亲情之心,理解、体贴自己的父母。第二天上课时,要让学生朗读自己的日记,对其中做的事情还有他们的感悟都要予以点评,加以表扬,不仅让所有的学生明白怎样作文,更懂得怎样做人。这样学生从“知、信、行”一路走来,对其中所受到的教育印象会格外深刻。
“文以载道”是语文学科的特点。古人说“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文与道是不可分的,即语文学科不仅有知识性,也有深刻的思想性。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除了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外,还要挖掘课文中的道德教育,对学生进行进一步更深刻的、更广泛的感恩教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使学生从对父母的爱扩展到对身边所有人的爱,由小爱到大爱,从而去关心身边需要帮助的任何人。
俄国作家托尔斯泰有一篇童话《七颗钻石》。描述了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一股巨大而清澈的水流,从水罐里跳出的七颗钻石升到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在学习这篇课文时,让学生明白这是因为小姑娘的无私广博爱心:对母亲的爱、对周围人的爱、对小动物的爱才让水罐一次又一次创造奇迹,使学生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在《她是我的朋友》中,学生了解到孤儿院的孤儿阮恒误以为献血会死,但为了抢救受了重伤的同伴,还是毅然现出了自己的鲜血,只因为“他是我的朋友”。引导学生向阮恒这种待人真诚、无私助人的品格致敬。
《给予树》中的金吉娅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需要帮助的女孩。金吉娅小小的年纪,能够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每个人都应该这样对待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掌声》中的残疾女孩英子在同学们给了她鼓励的掌声后,从此改变了她的生活态度,开始微笑面对生活。学生明白了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关心、鼓励别人。
这样一篇篇隐含正能量的小短文,经过老师的适时点拨,让小学生从懵懂中感悟到,要做一个善良的人,面对别人的困难都要主动伸出无私援助之手。然后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人、身边的小事做起,做一个有着仁爱、宽容、体贴心的人。通过日记写出自己的感悟,让心灵再一次得到净化、升华。教师还要选择其中好的文章给大家诵读张贴,让这样一些正能量得到宣扬、学习、真正落实到行动上。
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中,“知”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去做。如果只是空谈一些大道理,只是纸上谈兵,那我们的教育只是培养出了一批泛泛之徒。“教亦多术矣,运用在乎人。”德育重在实实在在、时时刻刻。对于小学生,那些大而空的道理离他们太远,我们只要抓住他们身边的小一点的、离他们近一点的,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道理并让他们付诸实践,他们认定了,接受了、实践了,小事情折射的也是大教育。
(责任编辑 王昕)
世界各国道德教育的目的、内容、标准不尽相同,但“培养学生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是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首先要考虑的问题,知识是力量,道德更是力量。智育不合格是次品,体育不合格是残品,德育不合格则是危险品。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也成了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而德育教育中的感恩教育我则认为是其中的首重。儿童教育专家郭建国教授说:“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他人,更不会主动地帮助别人。”每一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社会、离不开他人的关爱。要让小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进一步的了解,要懂得知恩图报、回报社会的道理。懂得感恩,才能孝敬父母;懂得感恩,才能关爱身边的人。
德育渗透是一种隐性的品德教育的灌输,即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教育,这远比一味地空洞说教要有力有效。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从他们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入手,抓住他们的心理,来进行德育渗透,来进行感恩教育。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那些为学生感受和情感所肯定和接受了的东西,才能成为他们在理性上肯定和接受的东西。 “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一般要经历知不知,信不信,做不做三个阶段,德育不仅要解决知不知,会不会,重要的是解决信不信和做不做的问题。德育的效果最终体现在教育对象能够躬行实践、自觉笃行。因此必须加强实践环节和行为规范训练。
鉴于此,在德育的渗透上,我努力做到了“知信行”三位一体。即:抓住语文课本中隐形的道德教育创设情境让学生“知”;通过思索、领会,情感产生共鸣使学生“信”;课外延伸拓展学生做一做、写一写,教师促一促,即为“行”。
如《可贵的沉默》,老师从孩子们那里了解到,几乎所有的爸爸妈妈都知道自己孩子的生日并向他们祝贺,孩子们因此而感到骄傲和快乐;知道爸爸妈妈生日的孩子却只有几个,且没有一个孩子向爸爸妈妈祝贺生日。强烈对比之下,孩子们沉默了。此时我就抓住契机,提问学生,从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说一说父母平时怎么爱你的?让学生从内心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有愧疚,当学生对文章思想内容进行感受、体验、思索、领会之后,情感会产生共鸣,在心灵深处会产生震撼,然后引导孩子们要懂得要关心父母,并学会以行动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这样在学习课文时,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感恩父母教育。
学生年龄小,往往头脑发热快,忘性也大,所以在课后延伸中还要继续加深课堂上的感恩教育。在讲解《可贵的沉默》后,课后作业就布置学生回家为父母做一件事,以表达自己的爱心,如:给父母捶捶背、洗洗脚、帮父母洗洗碗、扫扫地等等,亲身感受一下帮父母做事让父母高兴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做完以后还要把这件事以日记的形式写下来,写出自己内心的感受,从而激发学生爱父母、尊长辈的亲情之心,理解、体贴自己的父母。第二天上课时,要让学生朗读自己的日记,对其中做的事情还有他们的感悟都要予以点评,加以表扬,不仅让所有的学生明白怎样作文,更懂得怎样做人。这样学生从“知、信、行”一路走来,对其中所受到的教育印象会格外深刻。
“文以载道”是语文学科的特点。古人说“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文与道是不可分的,即语文学科不仅有知识性,也有深刻的思想性。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除了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外,还要挖掘课文中的道德教育,对学生进行进一步更深刻的、更广泛的感恩教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使学生从对父母的爱扩展到对身边所有人的爱,由小爱到大爱,从而去关心身边需要帮助的任何人。
俄国作家托尔斯泰有一篇童话《七颗钻石》。描述了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一股巨大而清澈的水流,从水罐里跳出的七颗钻石升到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在学习这篇课文时,让学生明白这是因为小姑娘的无私广博爱心:对母亲的爱、对周围人的爱、对小动物的爱才让水罐一次又一次创造奇迹,使学生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在《她是我的朋友》中,学生了解到孤儿院的孤儿阮恒误以为献血会死,但为了抢救受了重伤的同伴,还是毅然现出了自己的鲜血,只因为“他是我的朋友”。引导学生向阮恒这种待人真诚、无私助人的品格致敬。
《给予树》中的金吉娅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需要帮助的女孩。金吉娅小小的年纪,能够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每个人都应该这样对待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掌声》中的残疾女孩英子在同学们给了她鼓励的掌声后,从此改变了她的生活态度,开始微笑面对生活。学生明白了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关心、鼓励别人。
这样一篇篇隐含正能量的小短文,经过老师的适时点拨,让小学生从懵懂中感悟到,要做一个善良的人,面对别人的困难都要主动伸出无私援助之手。然后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人、身边的小事做起,做一个有着仁爱、宽容、体贴心的人。通过日记写出自己的感悟,让心灵再一次得到净化、升华。教师还要选择其中好的文章给大家诵读张贴,让这样一些正能量得到宣扬、学习、真正落实到行动上。
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中,“知”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去做。如果只是空谈一些大道理,只是纸上谈兵,那我们的教育只是培养出了一批泛泛之徒。“教亦多术矣,运用在乎人。”德育重在实实在在、时时刻刻。对于小学生,那些大而空的道理离他们太远,我们只要抓住他们身边的小一点的、离他们近一点的,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道理并让他们付诸实践,他们认定了,接受了、实践了,小事情折射的也是大教育。
(责任编辑 王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