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囊化基因工程菌作为尿毒症口服制剂的研究

来源 :科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yib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微囊化基因工程菌作为口服制剂治疗尿毒症是近年来的研究新思路. Klebsiella aerogenes脲酶基因(UreDABCEFG)通过质粒pKAU17转入大肠杆菌E.coli DH5a, 经驯化后能以尿素或氨为惟一氮源生长, 因此可将其视为尿素吸附剂. 以聚乙烯醇为载体制备微囊化脲酶基因工程菌, 其机械强度远远高于APA微囊, 从而解决了APA微囊易破碎的缺点. 制备聚乙烯醇微囊化工程菌的适宜条件是聚乙烯醇(平均聚合度为2450)浓度为6%(质量体积比), 用硼酸交联其pH值为6.5, 反应时间24 h, 包菌量为8%(质量体积比), 气流量为3 L/min, 射流量为1 mL/10 min, 粒径主要分布于20~40目. 体外模拟试验表明, 含100 mg湿菌体的聚乙烯醇微囊4 h内清除尿素约18.4 mg.
  
  关键词 微囊 基因工程菌 尿素 聚乙烯醇 尿毒症
其他文献
1对象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2002年1月~2003年10月施行前交通动脉瘤夹闭术69例,其中男45例,女24例;年龄32~65岁,平均46.7岁。本组均以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起病,SAH2次15例,3次4
目的探讨MR灌注成像在良性前列腺增生中的应用,评价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与MR灌注成像各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对临床诊断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42例患者和
目的 探讨神经移植与移位手术对早期分娩性臂丛神经麻痹(产瘫)的治疗价值.方法 对48例屈肘功能无恢复(肌力0~1级)的TassinⅡ~Ⅳ型产瘫患儿于出生后3~14个月行臂丛神经探查手术.术中根据损伤性质的不同而采用相应的神经修复方式:即对创伤性神经瘤,行神经瘤切除、神经移植及移位;对神经根性撕脱伤,行神经移位;对神经外观基本正常且术中电生理检测提示神经连续性存在者,行神经松解.结果术后最短随访36
摘要:机械专业课有很强的技术性、实践性、综合性。其知识繁杂,系统性、逻辑性差,理论抽象复杂。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兢兢业业、苦口婆心地启发、诱导,课堂上却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学生心不在焉,根本无法达到教学目的。究其根源,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不能正确地把握课堂教学步骤和方法。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自己处改进教学方法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教材内容 教学方法  1、正确处理重点、难点及
目的:评估脊髓髓内肿瘤的手术疗效,了解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42例显微手术治疗的髓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颈髓28例,颈胸交界6例,胸髓5例,圆锥3例。结果:肿瘤全切30
目的探讨细胞黏附分子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高血压(HT)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检测30例OSAHS血压正常患者(OSAHS组)、30例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OSAHS+HT组)及30名健康者(正常对照组)血清中可溶性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和L-选择素的含量.结果OSAHS+HT组及OSAH
目的探讨Rhodamine123(Rh123)介导的光动力学疗法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及骨髓干祖细胞集落形成的影响.方法以C57B/6小鼠为供鼠,BALB/c小鼠为受鼠,脾脏淋巴细胞混合培养,比较单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成神经元样细胞的作用及其对诱导后的神经元样细胞保护作用,为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提供更优良的细胞。方
背景与目的儿童青少年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cellnon-Hodgkinslymphoma,B-NHL)恶性程度高、进展快、早期患者对常规CHOP方案化疗可获得较好疗效,但晚期患者疗效差。对不同分
目的 比较单独应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化疗药物和CIK细胞联合化疗药物对肝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为临床上联合应用CIK细胞和化疗药物治疗肿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应用成分血分离机采集5例健康自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含IFN-γ、IL-2以及抗CD3单抗的细胞因子鸡尾酒诱导成CIK细胞,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型。裸鼠肩胛部皮下接种BEL-7402肝癌细胞,第5天起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