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是我的
两岁的小林是个小霸王,只要别人一碰他的东西就会大哭大闹,甚至动手打人。他还特别喜欢抢其他小朋友的东西,爸爸妈妈经常教育他要懂得分享,可是一点效果也没有。
在某个阶段,孩子会变得特别“自私”,不准别人碰自己的东西,甚至还会抢别人的东西,这是孩子的“物权”意识在萌芽。“物权”意识是孩子与家人分离,自己想要长大独立成人的开始。家长要经常告诉孩子,家里哪些东西是属于他的,他自己爱怎样处理就怎样处理;哪些东西是别人的,他想用要取得别人的同意;哪些东西是公用的,要好好爱护。
误区:爸爸妈妈为了面子,常常会强迫孩子与别人分享东西,或是把孩子的东西送给别人,这会混淆孩子的物权意识,分不清哪些东西是自己的,哪些是别人的,让孩子产生反抗行为和不安全感,甚至会对分享者产生攻击行为,不利于物权意识的培养,更不利于孩子今后与他人友好相处。
爸妈也有“玩耍”时间
三岁的莫莫精力十分旺盛,每天都东奔西跑、蹦蹦跳跳,常常是该吃饭的时候他闹着要去玩,等到大家都休息了他又嚷嚷着吃东西,夜里睡觉也是好一番折腾,常常十一点后才肯入睡。最让爸爸妈妈苦恼的是,莫莫喜欢缠着他们,不允许他们把注意力放在其他事物上,有时家里来了客人,莫莫还是缠着父母玩,频频打断交谈。
孩子对时间的感受不深,家长也很难解释说明给孩子听。最好的办法是通过培养孩子有规律的生活,将时间概念以非常自然的方式融入日常生活,让吃饭、睡觉,都变成培养时间观念的一个环节。告诉孩子,哪些时间是属于他自己的,可以随他安排,自由玩耍;哪些是公共时间,必须配合安排,如吃饭时间,就不能随意更改。在孩子作息开始规律的时候,家长就可以告诉孩子,每个人的时间安排是不一样的,要尊重其他人的安排,例如爸爸妈妈的会客时间,他就不能随意打断。
误区:规律的作息需要家长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如果家长本身的生活就没有规律,孩子在认识时间、遵守时间方面就会无所适从。时间边界意识培养离不开家长的引导,在孩子的玩耍时间里,家长不要随意去打扰或中断。
我的地盘我做主
六岁的小天是个让妈妈头疼的“自来熟”,每次去别人家做客,总是随意打开别人家的冰箱、抽屉,有时还会把别人卧室里的东西拿出来,让妈妈十分尴尬。
家长对孩子的爱,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保证。但这种爱,并不意味着无时无刻要和孩子在一起,家长必须懂得分离,到了孩子三岁左右,就应该考虑在家里给孩子一个独立的空间,可以是单独的房间,也可以是围起来的一小块天地,在这些空间里,孩子可以自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在给予孩子空间的同时,也要告诉孩子,哪些空间是不属于他的,在进入之前要取得别人的同意,比如父母的卧室或者别人家里;哪些空间是属于公共的,要好好维护,比如客厅里的东西拿了要放回去。
误区:在给予孩子空间的同时,家长要明白,自己想进入孩子“地盘”的时候,也必须征得孩子的同意——即使是帮孩子打扫卫生、收拾玩具,都要事先告诉孩子。这样才能不断强化孩子对于空间的独立感受。
经过这几个方面长期不间断的强调,孩子就能慢慢理解到“我”和“别人”的不同,逐渐找到自己和他人的边界,同时也能明白“我”的自由度到哪里,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慢慢地,孩子就能独立自主地处理好和他人的关系了。
两岁的小林是个小霸王,只要别人一碰他的东西就会大哭大闹,甚至动手打人。他还特别喜欢抢其他小朋友的东西,爸爸妈妈经常教育他要懂得分享,可是一点效果也没有。
在某个阶段,孩子会变得特别“自私”,不准别人碰自己的东西,甚至还会抢别人的东西,这是孩子的“物权”意识在萌芽。“物权”意识是孩子与家人分离,自己想要长大独立成人的开始。家长要经常告诉孩子,家里哪些东西是属于他的,他自己爱怎样处理就怎样处理;哪些东西是别人的,他想用要取得别人的同意;哪些东西是公用的,要好好爱护。
误区:爸爸妈妈为了面子,常常会强迫孩子与别人分享东西,或是把孩子的东西送给别人,这会混淆孩子的物权意识,分不清哪些东西是自己的,哪些是别人的,让孩子产生反抗行为和不安全感,甚至会对分享者产生攻击行为,不利于物权意识的培养,更不利于孩子今后与他人友好相处。
爸妈也有“玩耍”时间
三岁的莫莫精力十分旺盛,每天都东奔西跑、蹦蹦跳跳,常常是该吃饭的时候他闹着要去玩,等到大家都休息了他又嚷嚷着吃东西,夜里睡觉也是好一番折腾,常常十一点后才肯入睡。最让爸爸妈妈苦恼的是,莫莫喜欢缠着他们,不允许他们把注意力放在其他事物上,有时家里来了客人,莫莫还是缠着父母玩,频频打断交谈。
孩子对时间的感受不深,家长也很难解释说明给孩子听。最好的办法是通过培养孩子有规律的生活,将时间概念以非常自然的方式融入日常生活,让吃饭、睡觉,都变成培养时间观念的一个环节。告诉孩子,哪些时间是属于他自己的,可以随他安排,自由玩耍;哪些是公共时间,必须配合安排,如吃饭时间,就不能随意更改。在孩子作息开始规律的时候,家长就可以告诉孩子,每个人的时间安排是不一样的,要尊重其他人的安排,例如爸爸妈妈的会客时间,他就不能随意打断。
误区:规律的作息需要家长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如果家长本身的生活就没有规律,孩子在认识时间、遵守时间方面就会无所适从。时间边界意识培养离不开家长的引导,在孩子的玩耍时间里,家长不要随意去打扰或中断。
我的地盘我做主
六岁的小天是个让妈妈头疼的“自来熟”,每次去别人家做客,总是随意打开别人家的冰箱、抽屉,有时还会把别人卧室里的东西拿出来,让妈妈十分尴尬。
家长对孩子的爱,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保证。但这种爱,并不意味着无时无刻要和孩子在一起,家长必须懂得分离,到了孩子三岁左右,就应该考虑在家里给孩子一个独立的空间,可以是单独的房间,也可以是围起来的一小块天地,在这些空间里,孩子可以自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在给予孩子空间的同时,也要告诉孩子,哪些空间是不属于他的,在进入之前要取得别人的同意,比如父母的卧室或者别人家里;哪些空间是属于公共的,要好好维护,比如客厅里的东西拿了要放回去。
误区:在给予孩子空间的同时,家长要明白,自己想进入孩子“地盘”的时候,也必须征得孩子的同意——即使是帮孩子打扫卫生、收拾玩具,都要事先告诉孩子。这样才能不断强化孩子对于空间的独立感受。
经过这几个方面长期不间断的强调,孩子就能慢慢理解到“我”和“别人”的不同,逐渐找到自己和他人的边界,同时也能明白“我”的自由度到哪里,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慢慢地,孩子就能独立自主地处理好和他人的关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