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兴趣是教育的动力,生动有趣的教育方式才能吸引孩子,游戏法教英语是最有趣,也是最有效地英語学习法。通过游戏学英语,学生在快乐中学会语言,掌握语言,从而开发智力,在游戏中找到学习英语的兴趣。
【关键词】:英语、兴趣、游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3
目前,我校因为各种原因而存在学生多,生源复杂问题,缺乏一定的英语基础,所以呈现的是大部分学生基本都是"零基础",层次水平差距大,起步相对晚的状况。
在这种特殊环境下,对于英语教学就存在有一定的难度,那怎样让学生喜欢上英语这门课程就成了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发现问题后我们就来逐步解决。首先我们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想学英语,无可厚非游戏就成了英语课堂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有效的游戏教学模式可以将教学内容与游戏优化结合,能够让学生通过游戏学习英语,在娱乐中掌握语言,在游戏中找到学习英语的兴趣,真正"寓教于乐",同时游戏教学模式的优越性和学生的特点决定了游戏教学模式应用于英语教学的可行性,多次交流讨论适用于英语教学的游戏,希望形成一套可行的方案并且形成固定模式。游戏的选用须遵循以下原则:尽量以简单的游戏为主,不宜过于复杂,使每一名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操练,达到人人都有机会开口说英语展示自己的机会,人人都能体会成功的喜悦感。
基于以上的理念和考虑到我校的学生的情况,我们总结出了四种可行性较高的教学游戏,在此我将谈一下寓教于乐的几种游戏教学。
一、接龙游戏.此游戏参与面较广,能比较全方位的照顾到每一位同学,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展现自己,也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为了一切学生。游戏中会存在一些问题,有的学生会害怕读的时候出错,有的学生会想在轮到自己读的时候表现一番。无论什么原因,他们都会在学习单词的过程中集中注意力,跟着老师读,模仿老师发音。这样的游戏就在学生在紧张的氛围下充分开发学生大脑记忆力,加深学生对单词的印象,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游戏规则:
全班分为10个小组,用one by one 的方法朗读新授的词汇或句子,朗读流利的小组用贴星星或者发小贴画的方式给予奖励,同时考虑到时间的有限性,最好同时每次接龙至少3组以上人员参与。
二、趣味传单词.此游戏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小组协作能力,讓学生在游戏任务中不知不觉学习到英语知识,让学生明白学英语不是孤单的个体,要学会和同学分享交流,互相学习,体现了合作学习团队性。这个游戏采用让学生说悄悄话的模式来传递单词,而且也要求第一桌的学生必须会写该单词,不但明确了每位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分工,也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游戏规则:
分别给每组(10小组)后一桌学生一张单词卡或短语。每组最后一位同学得到卡片后迅速往前桌以耳语的形式传读,不能发出声音让其他同学听见,当单词传到第一桌同学那时,那位同学立刻将听到的单词写到黑板上,动作最快并且写得正确的小组会赢得奖励,同时也让写得最晚或者写错的小组,找出原因,加强了同学们的课堂协作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三.大小声.此游戏实行的前提是要求同学对单词和句型的掌握程度和熟悉度较高,最好用于复习课中,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复习记忆所学单词和句型,考察学生对所知识的掌握程度。
游戏规则:
让一个学生到讲台大声说出某个学过的单词或者句型。全班同学小声说出单词或者句型,然后再小声说出另一个单词或句型,其他学生大声说出此单词或句型,通过大小声游戏,班级的学生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害怕出错,出错的学生到讲台上重复所说错单词。
制定的这些游戏,使英语课堂充满了欢声笑语的同时,我们英语课的教学目标也得到了落实。学生对于这种寓教于乐的游戏模式反应让我们比较满意,并且他们能迅速融入英语学习的大环境里,耳濡目染,通过每一个课堂游戏潜移默化的改变对英语的学习态度,从而逐渐爱上学英语。游戏教学的寓教于乐,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总体来说,英语教学中的游戏,应作为一种教学艺术来追求。我们开展各种游戏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英语,寓语言练习于游戏中,体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自然地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去学习英语,掌握所学的内容,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成就感和学习兴趣。动静结合,动而不乱,还注意培养了学生的想像力、记忆力、观察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参考文献:
1.高颖;浅谈游戏在小学英语新课程中的运用【J】;《科技资讯》2015年31期
2.翟明卓;浅谈小学英语情趣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5年36期
3.赵敏;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J】《英语教师》2015年11期
4.曹玲玲;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5年11期
5.黄忠云;培养小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方法探究【J】《英语教师》2016年01期
6.岳凌云;小学英语口语有效教学的设计【J】《中国校外教育》2016年03期
7.吴俊英;新时期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性的提高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6年05期
作者简介:黄青,性别:女,陕西渭南人,1976年出生,学历:本科,职称:二级教师,允张逸夫小学,研究方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关键词】:英语、兴趣、游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3
目前,我校因为各种原因而存在学生多,生源复杂问题,缺乏一定的英语基础,所以呈现的是大部分学生基本都是"零基础",层次水平差距大,起步相对晚的状况。
在这种特殊环境下,对于英语教学就存在有一定的难度,那怎样让学生喜欢上英语这门课程就成了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发现问题后我们就来逐步解决。首先我们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想学英语,无可厚非游戏就成了英语课堂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有效的游戏教学模式可以将教学内容与游戏优化结合,能够让学生通过游戏学习英语,在娱乐中掌握语言,在游戏中找到学习英语的兴趣,真正"寓教于乐",同时游戏教学模式的优越性和学生的特点决定了游戏教学模式应用于英语教学的可行性,多次交流讨论适用于英语教学的游戏,希望形成一套可行的方案并且形成固定模式。游戏的选用须遵循以下原则:尽量以简单的游戏为主,不宜过于复杂,使每一名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操练,达到人人都有机会开口说英语展示自己的机会,人人都能体会成功的喜悦感。
基于以上的理念和考虑到我校的学生的情况,我们总结出了四种可行性较高的教学游戏,在此我将谈一下寓教于乐的几种游戏教学。
一、接龙游戏.此游戏参与面较广,能比较全方位的照顾到每一位同学,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展现自己,也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为了一切学生。游戏中会存在一些问题,有的学生会害怕读的时候出错,有的学生会想在轮到自己读的时候表现一番。无论什么原因,他们都会在学习单词的过程中集中注意力,跟着老师读,模仿老师发音。这样的游戏就在学生在紧张的氛围下充分开发学生大脑记忆力,加深学生对单词的印象,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游戏规则:
全班分为10个小组,用one by one 的方法朗读新授的词汇或句子,朗读流利的小组用贴星星或者发小贴画的方式给予奖励,同时考虑到时间的有限性,最好同时每次接龙至少3组以上人员参与。
二、趣味传单词.此游戏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小组协作能力,讓学生在游戏任务中不知不觉学习到英语知识,让学生明白学英语不是孤单的个体,要学会和同学分享交流,互相学习,体现了合作学习团队性。这个游戏采用让学生说悄悄话的模式来传递单词,而且也要求第一桌的学生必须会写该单词,不但明确了每位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分工,也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游戏规则:
分别给每组(10小组)后一桌学生一张单词卡或短语。每组最后一位同学得到卡片后迅速往前桌以耳语的形式传读,不能发出声音让其他同学听见,当单词传到第一桌同学那时,那位同学立刻将听到的单词写到黑板上,动作最快并且写得正确的小组会赢得奖励,同时也让写得最晚或者写错的小组,找出原因,加强了同学们的课堂协作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三.大小声.此游戏实行的前提是要求同学对单词和句型的掌握程度和熟悉度较高,最好用于复习课中,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复习记忆所学单词和句型,考察学生对所知识的掌握程度。
游戏规则:
让一个学生到讲台大声说出某个学过的单词或者句型。全班同学小声说出单词或者句型,然后再小声说出另一个单词或句型,其他学生大声说出此单词或句型,通过大小声游戏,班级的学生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害怕出错,出错的学生到讲台上重复所说错单词。
制定的这些游戏,使英语课堂充满了欢声笑语的同时,我们英语课的教学目标也得到了落实。学生对于这种寓教于乐的游戏模式反应让我们比较满意,并且他们能迅速融入英语学习的大环境里,耳濡目染,通过每一个课堂游戏潜移默化的改变对英语的学习态度,从而逐渐爱上学英语。游戏教学的寓教于乐,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总体来说,英语教学中的游戏,应作为一种教学艺术来追求。我们开展各种游戏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英语,寓语言练习于游戏中,体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自然地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去学习英语,掌握所学的内容,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成就感和学习兴趣。动静结合,动而不乱,还注意培养了学生的想像力、记忆力、观察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参考文献:
1.高颖;浅谈游戏在小学英语新课程中的运用【J】;《科技资讯》2015年31期
2.翟明卓;浅谈小学英语情趣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5年36期
3.赵敏;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J】《英语教师》2015年11期
4.曹玲玲;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5年11期
5.黄忠云;培养小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方法探究【J】《英语教师》2016年01期
6.岳凌云;小学英语口语有效教学的设计【J】《中国校外教育》2016年03期
7.吴俊英;新时期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性的提高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6年05期
作者简介:黄青,性别:女,陕西渭南人,1976年出生,学历:本科,职称:二级教师,允张逸夫小学,研究方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