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材资源的多维开发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na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并在活动中能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学习方法,我们必须要充分利用数学课程资源。数学课程资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它既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能够自主探究、进行创造学习的基础与前提,更是学生获得积极发展的有效载体。
  数学课程资源的涵盖面是非常广泛的,它主要包括数学教材资源、数学实践资源、数学信息资源以及数学人力资源等几个主要方面。其中,数学教材资源是核心部分,它是数学教学的关键材料。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与渗透,数学教材资源的内涵又有了新的扩充与发展。数学教材资源除了包括显性的教科书、教辅用书、教学挂图、实践活动材料、音像媒体等以外,还包括隐性的对教材资源的思考方式、价值取向,以及教材与社会实践联系的探究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同时,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引下,还应十分注重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教材进行学习与探索,倡导学生的个性张扬与个性发展,充分发挥教材资源的指导与促进作用。对于数学教材资源的开发,着力点要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活情景的开发
  数学是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数学教学活动,必须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要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重点。以此为目标,就要求我们教师在研究教材时,必须将为学生创造数学实践的资源与机会作为思考前提。如充分提供实践活动材料,并使活动与社会发展相结合,充分培养学生的应用数学能力,体验数学中的生活感受,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与途径。
  二、教学过程的开发
  如何科学地开发并安排教学过程,这是人们长期探索的一个问题。我国古代的教育家一般是从学习的角度来划分教学过程的。如孔子提出了“学、思、习、行”四阶段教学过程;荀子则提出了“闻、见、知、行”的教学过程,并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学用结合。不同时代的教育家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教学过程的程序与结构,它基本符合人类认识过程的一般规律,对历代的教学起着指导作用,至今仍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今,在教育改革之风的吹拂下,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对数学教学过程的开发又提出了新的理念与新的要求。首先要通过感性认识,也就是学生对教材的初步理解,再经过学生的思维加工,理解教材中的概念、公式、原理等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练习、作业、实验、活动等手段来运用教材,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恰当地运用教材并科学地开发出来的教学过程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学生积极主动并充分张扬个性的过程。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又怎样体现数学教材资源的开发呢?
  1、化“零”为“整”,组块呈现,提供充分探索空间。数学教学应向学生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由于现行旧教材编排以知识的纵向联系为主,有些地方过多地关注教师如何教学并使学生易于接受,呈现给学生的是一个个知识点,而留给学生的探索时空和思考余地却很小。教师在教学中要把这些零散的知识点组成大“知识板块”,构建“大问题”,提供大时空,让学生充分开展学习活动。
  2、变“静”为“动”,经历过程,促进学生探索交流。《数学课程标准》在原教学大纲对知识要求达到“理解、掌握、应用”的基础上,强调学生“经历了什么、探索了什么、体会了什么”,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设法把静止的知识动态呈现,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实验、探索、交流等活动,经历知识的生发、形成与应用的全过程。
  3、添“情”加“感”,注重体验,促进学习情趣培养。数学学习的过程不仅是学生知识技能达成的过程,也是他们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过程。而长期以来我们使用教材时只注重知识技能的形成,忽略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教学中我们要为教材涂抹情感色彩,增添人文因素,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主动经历合作、成功、失败等丰富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也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注入源源动力。
  三、应用价值的开发
  随着数学在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中地位的逐步凸现,数学教学在促进学生素质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实际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我们应当指导学生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积极开发与探求数学的应用价值。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积极有效地开发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感受学习数学的趣味性。
  四、背景资料的挖掘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都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程标准》中建议每个学段都要注重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在适当的地方要“介绍有关数学背景知识”。例如:数学家的故事,有关定义、定理的发明背景,数学在现代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等一些数学史料知识,都应视为“数学文化”?的组成部分,都是值得我们教师挖掘的数学背景资料。在教学中将这些背景资料与数学教材有机结合,充分进行“数学文化”的渗透与熏陶,既可增强学生的数学文化底蕴,又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数学教材资源的开发策略是以体现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为出发点,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为基础,以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为目的,融数学知识性与社会实践性于一体。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以教材为“蓝本”,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自己的教学经验,恰当地处理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审视和探究的目光去对待教材。只有这样,才能合理地开发教材,正确地链接教材,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其他文献
[摘要]英语的听、说、读、写四者密切相关,相互渗透,互为基础,又呈螺旋式提高。本文具体阐述听、说、读分别与写的关系及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方法。通过各种手段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听写结合 说写结合 读写结合 方法指导    《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通过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使用英语的能力”的教学目的。在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的训
在《纲要》中明确指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通过多种活动促进幼儿发展”要求我们做到“保障幼儿游戏的权利,为幼儿提供游戏的条件,尊重幼儿游戏的意见。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自身的满足和发展。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是学前期重要的教育手段。德国学者席勒认为:游戏更多是享受,愉快是从游戏中得来的;德国著名教育家福禄陪尔指出:游戏是儿童潜在本能的表现;美国心理学家加维认为:游戏应当是由内
【摘要】“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 本文就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的必要性和方式、手段做一些浅显的探讨。  【关键词】语言知识;文化差异;提高意识    近年来,外语教学开始注意教学和学生能力培养方面的“
【摘要】目前,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存在若干问题,导致培养的学生不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与旅游行业需要出现灾难性脱节。因此,为培养适应新需求的人才,教学创新势在必行。  【关键词】教学 创新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旅游行业的蒸蒸日上,社会对旅游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由于部分中职学校缺乏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深刻认识,教学模式不科学,导致培养的学生不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与行业需要出现
本课内容的背景:  “有理数加法”的教学,在性质上属于概念教学,历来是难点课例,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比较省事的办法是:列举简单事例,尽快出现法则,然后用较多的时间去练习法则、背法则。本节课在设计时要体现“概念形成的过程”,尽量让学生进行体验性学习,采用了让学生观察、实践、探索、发现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  教学设计思路和理念:  一、提出问题:  大家小学学习过小数、分数、自然数
[摘要]译者,同时作为原文本的读者和阐释者,在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挥其主体性。翻译教学,作为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要鼓励主体性的发挥,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关键词]译者 读者 阐释者 主体性    一、引言    随着20世纪七十年代翻译研究中“文化转向”的盛行,翻译理论家们开始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向译者,从而把译者推向翻译研究的前沿。这使得译者的主体性问题逐渐凸显出来,有
【摘要】从目前高校学风建设的现状入手,阐述辅导员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工作内容与工作方法。在分析工作内容的基础上,力求形成系统的工作思路,使辅导员发挥应有的作用,为高校学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高校 辅导员 学风建设 意识    学风是指一所学校在长期的实践和积累过程中升华出来的优良传统,凝聚着学校全体教职工和广大学生的学术思想、办学理念和思想方法,是一所学校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它主要由校
观念是人们对某一人或事物的感知,进而认识,经久而形成的对这一人或事物的思维定势。观念具有很强的稳固性,一经形成,将难于更变,并且回在实践中不自觉地左右人们的价值取向、是非判断、言谈举止。联系实际,想想我们的思想政治课教学,通存的现象是政治课难上,欲说政治好困惑,教师教得昏昏,学生学得昏昏,以师之昏昏,岂能使学生昭昭?究其原因是观念滞后使然。首先是社会变革,新思想、新事物不断涌现,人们的思想观念亦随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们对于美的东西总是充满向往,新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健康的审美情趣,列为培养目标之一,这是基础教育的美育任务在新课程培养目标上的体现。基础教育在美育方面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法国艺术大师罗丹曾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语文是美的,语文教学也应该是美的,它的美是教材、教师与教学方法的集中体现,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美的集中展示。这样的教学可以促进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科版)七(下)第14章第1节。  知识目标:会区分生活中的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  能力目标:在经历猜测、试验与分析的过程中,发展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进一步体会“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发展“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感受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游戏体会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正确理解数学中必然事